1、我国领土位于五带中的
①北寒带 ②热带 ③北温带 ④南温带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2、以下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 东海、台湾海峡 B. 渤海、琼州海峡 C. 渤海、台湾海峡 D. 东海、琼州海峡
3、小兰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地区,溶洞多;地表崎岖。江清水碧,四季如春。山间小盆地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小兰的家乡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形区( )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4、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
B.广东省
C.四川省
D.河南省
5、下图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线的水量更大,水质更好
B.东线工程引黄河水到京津冀地区
C.中线工程沿京杭运河北上
D.该工程缓解了京津冀地区的缺水问题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河流无结冰期
C.位于季风区
D.耕地类型都是旱地
【3】南水北调给华北地区带来的“福祉”是( )
A.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变耕地类型
D.提高黄河航运能力
【4】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因为( )
A.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B.我国水污染严重
C.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6、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较远 B.纬度较高 C.海拔较高 D.温度较高
7、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地表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左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右图为我国3个地区夏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山麓天然植被为( )
A.热带季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荒漠
【2】右图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暴雨概率出现的时间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南向北逐渐推迟
B.自北向南逐渐推迟
C.自长江向南北逐渐推迟
D.同时出现
【3】从降水角度分析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降水季节变化大
B.降水集中于夏季
C.降水年际变化大
D.降水较均匀,且总量多
【4】我国某城市,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3℃和28℃,年降水量约900毫米,该城市可能是( )
A.海口
B.武汉
C.沈阳
D.哈尔滨
8、下图1为干湿区分布图,图2为温度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干湿地区的名称正确的是( )
A.①⑤是湿润区
B.②⑥是半干旱区
C.③是半湿润区
D.④是干旱和半干旱区
【2】图2中关于温度带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暖温带
B.图中B表示寒带
C.图中C表示中温带
D.图中D表示亚热带
9、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
材料二: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1】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人口( )
A.占世界人口比重上升
B.人口总数不断下降
C.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D.汉族人口总数减少
【2】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连续调整,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鼓励三孩”,是为了( )
①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②我国人口已出现负增长③延缓老年化进程④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我国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D.汉族只分布在东南沿海
10、自我国北方大港天津港航行至南方大港广州港,沿途经过的海域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C.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D.东海→黄海→南海→渤海
11、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的重要工程( )
A.南水北调 B.引黄济青
C.兴建水库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12、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稀少,粮食产量大
B.河湖密布,地域广阔
C.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3、新疆大量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广州,其最佳运输方式是( )
A.火车装运 B.管道运输 C.汽车装运 D.飞机装运
14、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特点有( )
①位于沿海地区②海陆交通便利③便于引进外资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发布的石油产量、储量全球数据,按国家衡量,中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能源驱动国,全球大储油区里品质最好的是北海布伦特,最差的是委内瑞拉。右图示是这两个著名的产油区所在的大洲和位置。
【1】关于北海布伦特和委内瑞拉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
A.委内瑞拉北临太平洋,是大洋洲国家
B.委内瑞拉北临加勒比海,是南美洲国家
C.北海布伦特分属英国、挪威、丹麦、德国和荷兰
D.北海布伦特位于英国、挪威和欧洲大陆之间
【2】图示中的两个大洲的不同点有( )
①经济发展程度②混血种人所占的比例③原住民④农业生产方式⑤宗教信仰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新冠疫情期间,国际油价暴跌,关于可能造成的原因或影响正确的是( )
A.石油输出国可将开采的原油加以储存,等疫情之后再行销售
B.疫情期间石油输出国通过加大增产保证收入不减,经济平稳
C.导致石油输出国居民家庭油气使用量大幅度提高费用支出增大
D.因为防控隔离而减少的消费领域使得世界能源需求大幅度下调
16、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西高东低 B.季风区广大
C.气候和地形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17、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18、读图,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活动判断正确的是
A.①维吾尔族
B.②蒙古族
C.③傣族
D.④壮族
19、2020年春天,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等战疫举措从北京向全国发出,凸显北京市的主要职能是全国的( )
A.旅游胜地
B.首都
C.文化中心
D.工业制造城市
【2】武汉是这次疫情最受关注的城市,作为省级行政中心,它属于( )
A.湖北省
B.广东省
C.湖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3】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医护人员从四面八方汇集武汉。目前,我国共有___个省级行政区域( )
A.23个
B.5个
C.34个
D.4个
【4】从北京向武汉紧急调运医疗急救设备,最佳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公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航空运输
【5】疫情平稳后,武汉文化局在网上向各省发出感谢卡。其中一张写着“八闽来助,江城有福”,“闽”指的是( )
A.上海市
B.云南省
C.福建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长江上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 )
A.川江河段
B.金沙江河段
C.荆江河段
D.扬子江河段
21、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和____为主;人们常用“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________ .
23、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受流水的溶解和侵蚀,形成石林、孤峰、溶洞等,统称为__________地形。
24、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 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 ,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律.
25、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其中农业用地包括耕地、 、 .
26、我国水资源的南、北界线是长江流域北界( )
27、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区、__________ 、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
28、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29、秦岭-淮河线是1月 ℃等温线和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地方。
30、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 ) 、和东北地区。
31、土地资源的分布
利用类型 | 主要分布地区 | 干湿地区 | |
耕地 | _______ |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平原 | _______ |
_______ |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平原、丘陵 | ||
草地 | _______ | _______ | |
林地 | 主要分布在山区_______ | _______ |
32、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________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6%,B代表________国家,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的28%。
(2)中国属于________(填字母)国家;日本属于________(填字母)国家。
(3)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的国家是________(填字母)国家。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左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____
(2)黄冈市中考这天(6月20日),地球公转至左图中的______(填字母)点附近,此日太阳直射点在______(纬线)附近,黄冈市的昼长____(“<”或“>”)夜长,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______现象,此时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______。
(3)地球自转的周期________,下列属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理现象是________。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昼夜的更替 C.四季的更替 D.温度带的形成
(4)下图为黄冈某学校的玲玲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如玲玲的身高不变,请比较判断:若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______图;若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_______图。
3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长征路线从瑞金至延安地区,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东南丘陵、云贵高原、____高原、黄土高原。
(2)七律《长征》中写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其中的大渡河是____(河流)的支流。
(3)在长征途中,红军靠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翻过大雪山,越过水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结束长征。请从地理角度分析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主要自然灾害有____等。
(4)1935年5月3日,中央纵队开始从图中甲地渡江。诗句中“金沙水拍云崖暖”,“暖”字表达了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摆脱敌军围困的喜悦,也缘于红军从当地老百姓感受到的温暖。从气候角度看也有“暖”意,图中甲地属于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12月30日,印度尼西亚班达海海域发生7.5级地震。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3次。
材料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及印度尼西亚区域示意图。
(1)印度尼西亚地处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____。
(2)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为____,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____。
(3)印度尼西亚岛屿面积都不大,岛内多山地丘陵。说明岛上河流长度、河流流速的特征。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