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带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中国空间站建造之旅。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1】“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走出太空舱,看到地球呈蔚蓝色,这是因为( )
A.地球外部被蓝色的大气包围
B.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视觉错觉
C.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大部分
D.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大部分
【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图2中的( )
A.甲——乙间
B.乙——丙间
C.丙——丁间
D.丁——甲间
【3】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东一区)的区时是( )
A.6月5日10时44分
B.6月5日17时44分
C.6月5日3时44分
D.6月6日3时44分
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为此主要采取的水利工程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防治水污染 C.节约用水 D.跨流域调水
3、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 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4、下列河流中,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和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分别是( )
①黄河②长江③塔里木河④额尔齐斯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不属于基督教主要分布地的是( )
A.亚洲
B.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6、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对于我国年降水量表述最佳的是(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以银川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增
D.由东向西递减
【2】有关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西南季风,来自太平洋
B.②是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
C.①是东南季风,寒冷干燥
D.②是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
7、图左示意黄河水系,图右示意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行山脉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
A.兰州—青铜峡
B.青铜峡—河口
C.河口—陕县
D.陕县—利津
【3】黄河下游出现“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这现象说明( )
A.黄河形成地上河
B.我国发射宇宙飞船
C.人们的美好愿望
D.海市蜃楼,船影在天上
【4】青铜峡至河口段黄河流量减少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引水灌溉
B.生态调水
C.用水浪费
D.污染加剧
8、读下图,能够正确反映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特点(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西宁
D.上海
9、睁大眼睛,你会发现新大陆。有关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B.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C.北京的交通特别发达,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为主的运输网络
D.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10、下图示意松花江水系和哈尔滨的气候、水文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尔滨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2】哈尔滨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少
【3】哈尔滨水文站测得松花江的水文特征有( )
①有结冰期②水位季节变化较大③流速较快④有春、夏两次汛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三、四月,松花江流量变化及其原因是( )
A.流量减少气温降低,河水封冻
B.流量减少进入旱季,降水减少
C.流量增加进入雨季,降水增多
D.流量增加气温升高,冰雪融化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领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北温带
B. 海南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是第二大岛
C. 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千米
D. 我国现有4个直辖市,其中北京市面积最大
12、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来看,华北平原属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南水”指代的是( )
A.海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14、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A.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B.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 从南向北递减 D. 从北向南递减
15、能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缺,又能对东部环境有所改善的工程是( )
A. 南水北调 B. 西气东输 C. 青藏铁路 D. 北煤南运
16、五个自治区中,哪个不是位于边疆的( )
A. 新 B. 宁 C. 桂 D. 藏
17、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18、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下列现象多出现在东北地区的是( )
A.传统民居墙体厚,北窗较大,以平原为主
B.冬季人们喜欢在户外溜冰、滑雪
C.当地的风味食品多以米制品为主,如汤圆、过桥米线等
D.肥沃的黑土地里播种着冬小麦、青稞等作物
19、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及其所在的位置是( )
A.塔里木河、塔里木盆地
B.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河、柴达木盆地
D.雅鲁藏布江、柴达木盆地
20、我国人口数量约13.7亿,国土面积约为960万km2,那么我国的人口密度大约为
A.143人/km2 B.135km2/人 C.1440人/km2 D.15人/km2
21、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 省的 到 省的 。
23、香港形成了以 为基础,以 、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24、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 ”的特点.
25、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6、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 、 .
27、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除____地区之外,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高温现象,该地夏季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
29、我国主要的外流河:
(1)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____江,②黄河,③淮河,④____江,⑤珠江,⑥澜沧江
(2)注入印度洋的河流:⑦____江,⑧____江
(3)注入北冰洋的河流:⑨____河
30、我国共有_______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特别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
31、【望大洲,感悟气势】
“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中国希望此构想可以推动亚洲发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F____(山脉)G____(地形);①____(气候类型);②____(气候特征)
(2)下面是某位同学读图后得出的结论。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补充一些证据。结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证据:____。(从河流的分布状况分析)
(3)亚洲河流众多,被称为“巨河之洲”,其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填字母和名称)其上游是____。
(4)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由于二者受热、放热速度不同,便出现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而亚洲____气候非常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夏季容易出现____灾害。
(5)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越纬度大
B.东西距离长,离海远近差异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多样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6)从图中可以看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述的地区应该是( )
A.亚洲北部
B.亚洲南部
C.亚洲西部
D.亚洲东部
32、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盆地)C__________(高原)H__________(海洋)
① 山脉⑤ 山脉⑥ 山脉
(2)读上图可知,山脉是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归纳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
33、雨燕是北京地区典型的夏候鸟。图左示意雨燕迁徙路线、图右示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雨燕在迁徙过程中会选择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徘徊停留,温暖湿润能够促进当地昆虫的大量羽化,为雨燕提供充足的食物以补充能量。
(1)雨燕迁徙跨越亚非两大洲,两洲陆上的分界线A是____,它们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
(2)雨燕穿越甲地所在半岛,可能看到身着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人为____人种,该居民大多信奉____(宗教);也可见沙漠中遍地分布着进行开采____(矿产资源)的井架。
(3)雨燕途经乙地和丙地都属于____沙漠以南的地区,该地区是____人种的故乡。
(4)雨燕越冬地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雨燕在此地停留的月份正值该地的____季,昆虫较为丰富,能满足雨燕的食物需求。
34、图1示意我国季风的进退与雨带推移、图2示意我国东部四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经过的山脉:A______,B______。
(2)图1中,此线以西为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该区内C______(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和山地降水。
(3)由图2气候资料可知,我国东部这四个地区夏季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35、读图,填空.
(1)位于冬季多雨区的是__,位于夏季多雨区的是__,位于全年少雨区的是__.
(2)图中A地终年炎热,D地终年寒冷,造成AD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