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
A.15°S,25°E B.15°S,25°W
C.15°N,25°W D.15°N,25°E
2、位于我国最北端和最南端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黑龙江省、广东省 B.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
C.黑龙江省、海南省 D.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
3、下图中,在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黑土地”是指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渭河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5、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台湾海峡
B.渤海、琼州海峡
C.黄海、琼州海峡
D.黄海、台湾海峡
6、图A中②所示耕地类型是_______,该地区的降水量范围是_______( )
A.水田,多数大于1600毫米 B.水田,大于800毫米
C.旱地,400-800毫米 D.旱地,800-1600毫米
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新疆 B. 西藏 C. 内蒙古 D. 青海
8、读“长江流域图”,有关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干流各段都是自西向东流
B.长江上游与其他河段相比水能更丰富,原因是年平均流量最大
C.阴影地区森林破坏造成的影响是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
D.三峡工程有调控长江中下游水量的作用
9、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描写了河西走廊玉门关一带黄沙漫漫、将士戍边的场景。
尽管河西走廊沙漠广布,但凭借较为丰富的灌溉水源成为甘肃省重要的粮仓。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青海湖
B.黄河水
C.天山冰雪融水
D.祁连山冰雪融水
10、小明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辆车牌号为“粤B·K5856”的奔驰车,这辆车来自
A.广东
B.广西
C.浙江
D.福建
11、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垦山种粮,促进山区农业发展
B.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C.保护耕地,走科技兴农之路
D.开垦草原,把牧场变成耕地
12、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下图示意我国三大荒地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大荒”盛产新疆优质棉,其主要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
①昼夜温差大②土地肥沃
③光照强,日照时间长④降水较丰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推测新疆棉花的主要分布在( )
A.绿洲
B.山顶
C.沙漠
D.高原
【3】与“北大荒”相比,“南大荒”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
A.热量
B.土壤
C.水源
D.地形
1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热量充足,利于农业生产
C.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利于发展海上交通和边境贸易
D.领土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
14、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生活在哈尔滨的许多退休老人到终年如夏的海南岛居住生活,被称为“候鸟族”,造成两地气候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经度差异
1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国河流向东流的形成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气候特征
C.海陆位置
D.地势特征
16、在迎国庆知识抢答赛上,主持人问:“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小华迅速按响了抢答器,并报出了自己的答案,主持人宣布小华回答正确。你认为小华的答案是( )
A.我国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
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使用统一的语言和文字
D.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散居”
17、地球公转产生了( )
A.四季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昼夜更替
D.火山地震
18、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强力推进,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而又庞大的群体独生子女家庭,而由独生子女加父母组成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成为城市中最基本“4+2+1”的家庭模式(如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4+2+1”的家庭模式所反映的问题是
A.男女比例失调
B.人口老龄化
C.城市人口变化
D.家庭生育观念的改变
【2】针对此问题的对策是
A.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B.鼓励向海外移民
C.加快城市化建设
D.发展老龄产业
【3】近年来,我国调整了全面二孩的政策,这种做法
①能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大的问题②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③可以提高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④顺应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
C.与朝鲜隔海相望,同俄罗斯有不连续的陆上疆界
D.最北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0、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个数分别是( )
A.22、5、4、3 B.23、4、5、2 C.23、5、4、2 D.24、4、4、2
2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22、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____。水量丰富,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的河流是____。
2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的依据是____。
24、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___________亿。
25、认识祖国: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地图回答:
⑴我国位于 ______洲的东部, ______洋的西岸。
⑵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属于内海是 ______海,最南面的是 ______ 海。
⑶我国陆地面积约 ______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约跨纬度 ______度。
⑷我国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人口最多的是 ______。
2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于板块交界处, 比较频繁。
27、“黄河水系图” (如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C是___________山脉;支流:②_______________。
(2)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脉,自西向东注入__________海。
(3)图中建成的黄河水系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有________。
(4)从干湿地区看,黄河下游流经___________地区。
(5)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_,
28、巴西的首都是_____,每年二月,巴西各地举行的盛大节庆是_____节.
29、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谷地和藏南谷地。
30、下表中的“风”指的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请写出其名称。
序号 | 诗句 | 名称 |
1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________ |
2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________ |
3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________ |
4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________ |
5 |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 ________ |
6 |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________ |
31、读图“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
(2)图1中甲、乙、丙、丁代表我国四大主要工业基地。丁是____(填名称)工业基地,其中,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填代号)。
(3)连接乙、丙两工业基地的重要铁路干线是____,连接乙、丁两工业基地的重要铁路干线是____和____。
32、下面是台湾省的有关资料,据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部,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几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与祖国大陆之间贸易密切,台湾省与大陆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
(1)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2)台湾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________科技园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
(3)不是描述台湾美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东方甜岛” B.“亚洲天然植物园” C.“东方之珠” D.“水果之乡”
3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图中字母A、B、C、D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诗句“雪山连绵入天际,时在七月遇高寒”描述的现象位于____地区。(填写字母)
(2)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界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是:①____(山脉),②____(河流)。
(3)竹笋多分布于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颜教授说“竹笋是她家乡常见食材”,颜教授家乡最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填写字母)
(4)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分布在____地区(填写字母),它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但20世纪90年代该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
34、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其中②工业基地为______工业基地,连接乌鲁木齐和连云港的铁路干线是______(填“京包—包兰线”或“陇海—兰新线”)。
(2)①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试分析其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任答一点)。
(3)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______(填“工业”或“农业”)。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征
B.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只有劳动力因素
C.张江高科技园区位于③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上海
D.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具有沿江、沿海的特点
(4)③、⑤、⑥工业基地是我国一大经济带,它们主要依靠______(填“长江”或“黄河”)的水运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动脉。
35、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731亿斤,其中黑龙江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占全国11.3%,连续十三年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源泉,技术进步对黑龙江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5%。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山脉)B.____(行政中心)②____(工业基地)
(2)①区域是黑龙江水稻种植地之一,该地能够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____。②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____工业基地,据图可知,主要原因是____。
(3)黑龙江粮食生产居全国首位,影响黑龙江农业生产的自然原因有( )
①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②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高③热量充足,水量充沛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简述科技投入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