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北向南临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大部分在温带,没有热带和寒带
C.我国领土的最东点是台湾岛的最东端
D.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环保旅游爱好者张明骑着自行车进行了一次“自驾旅游”,他的自驾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题。张明沿途遇到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这些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①回族 ②蒙古族 ③傣族 ④藏族 ⑤维吾尔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4、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温泉②草地③核能④花岗岩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5、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B.同一地区只会发生一种自然灾害
C.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渤海沿岸地区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6、下图中简称为“鲁”的省级行政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下面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最东端到帕米尔高原
C.我国地跨东、西半球
D.地跨寒、温、热三带
8、2015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四川省共接待游客5349.76万人次,同比增长14.5%,实现旅游总收入316.45亿元,同比增长24.5%.下列旅游资源不属于四川省的是( )
A.川剧变脸
B.傣族泼水节
C.峨眉山
D.都江堰
9、世界著名的葡萄酒多产自地中海沿岸的原因是 ( )
A. 气候和工艺 B. 人口与资金 C. 交通和风俗 D. 国家和地区
10、宇航员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因为海陆面积比例是( )
A.A
B.B
C.C
D.D
11、下图反映了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西向东( )
A.由温带海洋性气候逐渐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B.夏季气温越来越高,防止阳光照射
C.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防寒保暖
D.太阳光热逐渐减弱,气候寒冷
12、下列有关深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东南部 B.位于我国第二阶梯
C.地形以丘陵为主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3、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四川 B.黑龙江 C.云南 D.贵州
14、下列山脉的走向与其他不同的是( )
A.大兴安岭 B.长白山 C.武夷山 D.祁连山
15、《中国诗词大会》引发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古人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生动写照,用现代眼光来看这句诗,其科学含义应该是( )
A.夏季风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B.冬季风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春季很短
D.西北地区春季无风
【2】“五原春*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冬季风
16、图示意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福建省所处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中温带
【2】海南省的主要农作物有( )
A.小麦、马铃薯
B.甜菜、花生
C.苹果、茶叶
D.橡胶、水稻
【3】吉林省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7、下列不属于放牧畜牧业区的是
A.松嫩平原西部 B.呼伦贝尔草原 C.三江平原 D.林区草地
18、宜昌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汉族
B.土家族
C.壮族
D.回族
19、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B. 东南、西南和东北地区
C. 东南和东北地区 D. 东部和西南地区
20、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B.人口干旱和资源问题
C.人口、粮食和宗教问题 D.宗教、粮食和环境问题
21、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2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表格。
地理区域 | 区域界线 | 主导因素 |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青藏地区同其他三个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23、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则呈现___________时针转。
24、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它穿越崇山峻岭,工程建设难度比青藏铁路还要大,又是我国一个超级工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暑假去青藏地区需要携带羽绒服和防晒霜,原因是________
(2)坐着青藏铁路的火车会穿越长江的发源地________山脉,可见到被称为“高原精灵”的________(珍稀动物)。
(3)川藏铁路东起________(行政中心),西至拉萨,沿途经过B________山脉,这里山河相间,地势陡峭,地壳活跃,修建难度大。
(4)据图描述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东南部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是受到了________因素的影响;
(5)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带,简要说明城镇分布在该地带最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
(6)到了青藏,藏民们用青稞面做成主食________和青稞酒、酥油茶招待游客。
25、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多的是 省。
26、我国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是_______市,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________市。
2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港,澳门经济支柱产业是_________。
28、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
(2)读夏季风示意图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_洋和南面的印度洋,盛行的是偏_______(南、北)风,气流特点是___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季节。②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灾害。
29、我们湖北省的气候类型为 ________, 冬季河湖______不结冰或结冰),多发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 。
30、根据土壤特点,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北方地区的农业类型是 。人们常用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1、2021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已七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70.7万(2017年底)。
材料二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137.21立方米(统计年鉴2017数据),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材料三 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和北京市气候资料图。
(1)南水北调工程可缓解我国水资源_______(选填“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从季节分配来看,北京的降水_______多,_______少,年际变化_______。
(2)此中线调水工程从位于_______河流上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但近几年该河流北调水量有所减少,专家指出可以从长江_______(选填“上”“中”或“下”)游的三峡库区调水补源。若此方案实施的话,宜昌以下河段水量将________(选填“减少”或“增多”)。
(3)结合材料,分析北京市严重缺水的原因。(任答2点)
(4)2021年3月22日是第29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从日常生活出发,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指点迷津。(任答2点)
32、下图是“我国地形地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_______级阶梯,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最湿润的________盆地。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__高原;字母A和B代表的山脉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3】字母E代表我国最大的岛___________岛,该岛屿东临_____________洋。
【4】写出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5】图中G山脉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G代表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分界线大致是1月 等温线和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以北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该山脉以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6】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字母D所在的地区属于____________气候。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属于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 (提示: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分配)。
33、读青藏地区(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乙)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D处为重要农业区,是___谷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
(2)甲图中ABC圈内所在区域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____地区,它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3)乙图中铁路线B是_____线。
(4)百川东到海,甲图ABCD河流中,最终流向乙区域的河流是___(填字母)。
(5)甲图中,拉萨和成都纬度相同,年平均气温比成都低很多,这是受____因素影响。
(6)相对于甲区域,乙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条件是___。(一条即可)
3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读图,尝试探究下列问题。
(1)探究一: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____。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____。
(2)探究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水量____(大于或小于)以南的河流。
(3)探究三: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mm,湿润地区,植被____(茂密/稀疏),河流含沙量____(大/小)。由此可知,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流向、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而这些河流特点与____、____和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4)经过探究,得出“河流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上图为“我国松花江、黄河、珠江和长江的流量图”。图中四条河流,若按照从高纬向低纬的顺序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__。(写河流的序号)
(5)上图的四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写河流的序号),这两条河的汛期都在____季节;流量小的是____、____(写河流的序号),由于流域内雨季较____(长/短),所以流量小。
(6)四条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____和____(写河流名称)。
35、某集团一份“碰瓷”新疆棉花的声明引发众怒,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势力玷污抹黑。2021年4月9日,随着气温回暖,作为中国的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阅读材料,结合西北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有我国最大的盆地A—____,该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现国家已实施了“____”工程,通过管道运输方式,将这些资源运送到东部地区。
(2)B是____山脉,从新疆山脉和盆地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新疆地形的典型特征是“____”。
(3)新疆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____,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河水补给主要来源于____,图中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C—____。
(4)“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的长绒棉品质优良,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5)棉花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来浇灌,新疆吐鲁番地区人民创造的一种古老引水工程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