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类型齐全
D.冬季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2、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南端位于海南省的曾母暗沙
B.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C.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
D.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省、县、乡
3、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我国( )
A.就业困难
B.劳动力不足
C.交通拥挤
D.住房紧张
4、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5、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当地震发生时,应立刻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
B.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下坡跑
C.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D.当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且远离大树,避免砸伤
6、下图示意我国四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乌鲁木齐
B.拉萨
C.天津
D.广州
【2】关于乌鲁木齐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3】据图判断天津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读我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位同学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李明说: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小红说: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C.张涛说: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李林说:我国大部分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2】我国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图中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②
B.③
C.⑤
D.⑥
【3】那达慕大会是某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①
B.③
C.④
D.⑤
8、关于我国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人口总数达到十五亿
B.人多劳动力就充足,所以人越多越好
C.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总数迅速减少
D.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9、我国正在建设的白鹤滩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工程,位居世界第二,全部机组将于2022年7月实现投产发电。读“长江流域水系和白鹤滩水电站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鹤滩水电站位于我国(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
D.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2】关于长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沿岸地区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B.流域面积广,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C.上游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
D.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注入渤海
【3】以下对长江流域开发和治理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沿岸地区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B.退耕还林还湖还湿地,植树造林
C.在长江的干流上多修水电站
D.加强立法,在重点水域全面禁渔
10、读图,“人民币上学地理”。依据第五套人民币20元和50元回答问题。
上图示景观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壮族、藏族
B.高山族、满族
C.苗族、回族
D.傣族、蒙古族
11、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外流河由西向东注入(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2、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水能发电在我国占重要地位。读图完成我国水电站多分布在( )
A.人口稠密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阶梯交界处
D.大河中下游地区
13、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独两孩”政策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晚婚晚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有效措施
C.延迟退休的根本目的是减轻子女的负担
D.依据我国现在,计划生育国策可取消。
14、造成黄土高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是
A. 黄土质地疏松 B. 黄土层受水浸湿后,强度降低,极易塌陷
C.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雨 D. 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15、“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干线西起四川达州,东至上海。读“川气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川气东送”工程干线经过( )
A.横断山区
B.黄河干流
C.三峡工程附近
D.地势三级阶梯
【2】“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A.线路短,沿途地形平坦开阔
B.缓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危机
C.途经降水丰富地区,水能丰富
D.沿线经济发达,对天然气需求量大
【3】“川气东送”工程可以减轻( )
A.西气东输线路的输气压力
B.长江水运的压力
C.四川与上海人口流动的压力
D.长江洪涝的压力
16、下列关于黄河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B.流经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C.下游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D.干流水量从源头持续增大
17、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地跨我国的热带和暖温带
C.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D.大部分地区位于半湿润区
18、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洪涝
C.沙尘暴
D.低温冻害
19、春节前小涵收到朋友寄来的家乡特产牦牛肉,那小涵朋友的家很可能在( )。
A.广州
B.西藏
C.海南
D.内蒙古
20、对图地理事物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A.①山的南侧,常见成群的牦牛在觅食 B.②山所在的省是我国最西的省区
C.③山北侧的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④山的东侧秋季稻谷飘香
21、我国气候分布图。
A__B__C__D__ E__.
2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________、________、台。(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2)①是________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全称),与其接壤的最大内陆国是________________。
(3)②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________,③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4)④是________海峡,该海峡西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________。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⑤是________(国家);⑥是________(国家)。
23、我国耕地保护的红线是__________亩 。
24、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____________、东部____________。
25、我国共有 ______个民族,其中 _____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口所占比重较小,统称为 _________民族。
26、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称为 ,周期为365.25天.
27、__ 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8、将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表中对应的横线中。
图中字母 | 山脉 | 图中字母 | 地形区名称 |
A |
| E |
|
B |
| F |
|
C |
| G |
|
D |
| H |
|
29、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________降水多.
30、请回顾世界的气候类型相关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 | 主要分布地区 |
热带雨林气候 |
|
|
热带沙漠气候 |
|
|
地中海气候 |
|
|
寒带冰原气候 |
|
|
高山高原气候 |
|
|
31、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A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我国气候的两大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C和B大致以_____________( 山脉 )、________(河流) 为界。
(4)乙图中箭头所示的风,是我国夏季盛行的从_______洋吹来 的_______风(风向),温暖湿润,使得气候_______同期,特别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32、读下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条地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
(1)②、③两线的北端都起于______________(山脉)。
(2)①、③线之间的地形主要属于( )(填字母)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
(3)图中a处年降水量少于b处的主要原因是a处位于___________内陆,难以受到__________(季风)的影响,
(4)①线是第____阶梯与第____阶梯分界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5)④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的东段大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请写出其表示的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两项)
33、阅读图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是指沿长江附近的经济圈,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2016年和2018年分别在重庆和武汉召开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确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思路。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图中A是______(直辖市),B是___________省的行政中心城市。
(2)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个省市中,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两个省市是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占全国的40%,有“__________”之称。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长江上游森林破坏严重,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二点)。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可采取的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中游地区是洪涝灾害易发河段,从水系、水文两个方面分析主要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6)受地形影响,长江下游具有__________的水文特征,因此航运价值高,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助推剂。
34、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_____,B______,C________, D____。
(2)A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B区域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C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D区域代表性的畜种是______。
(3)①②两地中,沙漠广布的是______;②③两地中,森林资源丰富的是____。
35、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可谓“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人均____。
(2)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④代表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
(3)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煤炭②河水③旱地④太阳能⑤天然气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作出自己的贡献?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