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是
A.长三角城市群
B.环渤海城市群
C.珠三角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
2、福建省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 )
A.畲族
B.高山族
C.黎族
D.壮族
3、我国领海宽度是 ( )
A. 12海里 B. 120海里 C. 24海里 D. 240海里
4、澳大利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下列各项与澳大利亚相符的是( )
①南半球的国家 ②高度商品化的农牧业 ③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④有许多的古老动物如鸭嘴兽、袋鼠等 ⑤地形分为北、中、南三大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5、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低的是 ( )
A.江苏
B.湖北
C.广东
D.青海
6、如下图是某地景观图,据图回答下题。
上图中聚落的分布形态主要是受到( )
①地形的影响
②气候的影响
③河流的影响
④资源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以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
8、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下列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太行山
B.秦岭
C.天山
D.昆仑山
9、下列省区中有“岭南热土”之称省区是( )
A.
B.
C.
D.
10、《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还珠格格》主要饰演的是我国某个少数民族,该民族缔造了大清王朝,里面的“格格”、“贝勒”都喜欢穿旗袍和袍褂。下列四幅图中,能够体现该少数民族服饰特色的是( )
A.
B.
C.
D.
11、进入21世纪,我国对人口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的目的是( )
A.计划生育将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我国人口总数将呈明显减少趋势
C.人口增长速度将加快,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D.人口的增长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12、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2】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我们不仅要“节流”,而且要积极“开源”,以下属于“开源”的是( )
A.改进技术工艺
B.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
C.光盘行动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13、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在人口由乡村向东部城市流动
B.上世纪八十年代人口增长最快
C.为减少对环境破坏,人口越少越好
D.印度人口数第一,我国人口数第二
14、关于我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C.目前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15、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城市大多
A.沿江分布 B.沿铁路线分布 C.平原零星分布 D.沿海岸线分布
16、珠江三角洲位于( )
A. 广东省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云南省 D. 青海省
17、小明在停车场看到一辆汽车的牌号为 粤A57489,该牌号车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A.广东省 B.黑龙江省
C.上海市 D.山东省
18、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常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限大致吻合的是
A. 1月0℃等温线的东段 B.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D. 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19、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暴雨和泥石流 B. 干旱和水土流失
C. 荒漠化和干旱 D. 酸雨和水土流失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B.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内陆大国之一
C.我国的陆上邻国包括韩国
D.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21、19世纪末,巴西开始了________进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________大国。
22、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亚洲 ,太平洋西岸,是一个 兼备的国家。
23、管道运输主要运输液体和气体,如__________等。
24、读图“我国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___(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南的____洋和西南的____洋,气流特点是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5、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你写出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区名称:__、__、__、__、____。
27、选择填空。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有四大高原,四大高原的地表特征各异,你能从下面的描述中对应填出四大高原的特征吗?(括号中只填字母代号,否则不得分。)
青藏高原_____,内蒙古高原_____,黄土高原_____,云贵高原_____
A.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深厚,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峰岭众多,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形发育。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西部戈壁、沙漠广布。
28、下图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依据左图在右图中横线上填入相应词语,说明我国农业的分布格局,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
29、世界上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湖。
30、读“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回答:
该地区属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名称为____,古老的引水工程为____,盆地中部修建了两条沙漠公路的目的是____,从该地区出发修建了两条西气东输工程:一条东至____市,另一条南至____市。
31、读“地球公转及自转示意图”和“某物影长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1年6月13日,此时的你正在参加2021年自贡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则地球公转的位置应为____之间。
(2)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极昼/极夜)。
(3)如右图所示,一天中此物体的影长变化不同是由于地球的____(公转/自转)处于早晨的物体对应的序号是____。
32、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______它是第 _____ 级阶梯和第 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__________乙是________ (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__________ 平原,②是_________ 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 _______,_________ 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________ (地形区)。
33、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虽然我国人口总数持续___________,但人口年均增长常发生了较大变化,如1982年人口增长常为2.09%,2020年人口增长率为___________。
(2)人口快速增长,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___________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人口老龄化、___________、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3)我在2016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实行___________政策,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目的是提高我国的人口___________率,控制人口老龄化向题。
(4)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为了解决人口问题,人类要如何做”谈一谈你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
34、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工程,是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向北调入渭河,隧洞总长98.3公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长江、黄河水系图(左图)及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右图)
(1)“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过的山脉A是____,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该山脉的地理意义____;____(两条)。
(2)“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从气候角度分析汉江水量比渭河大的原因是____;____;除了水量外,请你再列举一例:体现汉江、渭河在水文特征方面的差异____。
(3)“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输水路线长
B.植被分布广
C.沿途水库多
D.地质条件复杂
(4)“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利于( )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②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③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④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线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可以自流北上,说明该线路沿途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
(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____山脉。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流入____海。
(7)长江因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有____称号;中下游存在的生态问题有____、____和水污染。
3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半球夏至日,地球的位置位于图中的 处,太阳直射_____ 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 现象。
(2)D点的日期是________,此时西安市的昼夜状况是 。
(3)西安市白昼时间最短,地球位于图中的 处,是我们的 季。
(4)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 , 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