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西藏林芝初三上册期末地理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我国行政区域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组合正确的是(     

A.23、5、4、2

B.23、5、3、2

C.22、5、4、2

D.24、5、4、1

2、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由汉族和56个少数民族组成

B.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C.民族自治区域内没有其他民族居住

D.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3、我国陆地总面积仅次于的国家是(     

A.俄罗斯、加拿大

B.俄罗斯、美国

C.加拿大、美国

D.美国、澳大利亚

4、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①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棉花。 B.②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5、体验“烤全羊,马头琴”这样的少数民族生活与下面选项中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A.泼水节

B.那达慕节

C.火把节

D.雪顿节

6、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我国甘肃省临夏州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位于(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③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④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地震发生时,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①在家里——找出贵重物品躲进衣柜        ②教室内——条件允许及时有序撤离

③操场上——远离建筑物并原地蹲下        ④高楼内——立刻乘坐电梯逃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我国南方地区的植被主要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草原   D. 荒漠

8、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与其简称、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一项是(     

A.福建省——闽——厦门

B.青海省——青——兰州

C.贵州省——黔——贵阳

D.广西壮族自治区——粤——桂林

9、下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湿润地区——森林

B.半湿润地区——荒漠

C.半干旱地区——森林草原

D.干旱地区——草原

10、下列省(区)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A.吉林省—吉—吉林

B.广东省—广—广州

C.贵州省—贵—贵阳

D.山东省—豫—济南

11、我国人口的分布是(  

A.南方多北方少

B.东部多西部少

C.东北多东南少

D.西北多西南少

12、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①、②、③、④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分别是(     

A.琼、晋、蜀、甘

B.晋、琼、川、陇

C.琼、陇、川、晋

D.琼、陇、蜀、甘

【2】祖国大力发展的航空航天工业属于(     

A.高新技术产业

B.石油加工工业

C.传统工业

D.船舶工业

13、我国没有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4、下列关于我国国情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众多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

C.人均耕地多

D.工业化程度高

15、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  )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江面上

B.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江岸上

C.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16、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加剧,为了应对这种现状,现阶段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鼓励提前退休 B.奖励多生多育

C.推行“全面二孩”政策 D.扩大城市规模

17、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

A. 汉语   B. 日语   C. 俄语   D. 法语

 

18、下列省区为我国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河南

B.黑龙江

C.广西

D.新疆

19、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多的是( )

A. 河南省   B. 浙江省   C. 云南省   D. 青海省

 

20、长江洪水对流域内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A.源头地区   B.四川盆地

C.三峡地区  D.中、下游地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_________,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2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23、读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年份/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人口/亿人

5.8

7

10.1

11.4

12.7

13.4

(1)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__________亿人。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增加的人口数相比较,我国这十多年来,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这说明当时我国实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国策已见成效。近年来,我国__________(填“老年”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__________(填“老年”或“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______________政策。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如果从黑龙江__________到云南__________画一条直线,则此线东南地区的人口__________,西北地区的人口__________

24、我国农业具有西牧____、南稻____的分布特点。

25、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   最高、   最大的高原湿地.

 

26、我国气候总特征是    

 

27、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_____________。

 

28、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横线上:山脉1____,山脉3____,山峰4____,高原A____,高原B____,平原C____,平原D____,盆地E____,盆地M____。(秦岭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昆仑山脉太行山脉天山山脉珠穆朗玛峰博朗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29、我国的陆地面积达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30、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与祖国大陆   省相邻、我国政府制定了   政策,祖国内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现资本主义制度。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下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线及人口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的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______,腾冲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__

(2)图示铁路线东南端濒临的海峡是______。从东南向西北沿途景观呈现森林向草原、荒漠的变化,反映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

(3)从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沿线区域距海遥远,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属于______气候。

(4)甲山脉是______,乙山脉所在省级行政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六大经济走廊,指的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规划的一个经济带建设,包含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

材料二 六大经济走廊示意图

(1)中蒙俄经济走廊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该国工业区与矿产资源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人口第二大国是______,近年来,该国的软件产业令世界瞩目,其产业中心是______

(3)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本地生产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运销往西欧、美国和东亚,“石油海峡”是指______海峡。

(4)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中南半岛属于东南亚。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______,半岛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这里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其中泰国的______产量占世界首位。

33、某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拟探究“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研究思路和部分研究材料,请你根据材料信息,帮他们完成研究过程。

(一)研究思路

(二)背景材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稀少,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大漠孤烟,黄沙漫漫……

(三)研究过程

(1)背景材料描述的是我国的____(四大区域之一)。

(2)本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原因是____

(3)请你评价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对种植业的有利影响____、不利影响____

(4)分析本题“背景材料”里,例举了哪些区域自然地理因素____。(至少两个)

3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属于____气候,图乙中能反映其气候特征的是____

(2)五道梁位于我国的____(地形区),夏季气温____(较高、较低),图乙中与其相对应是____

(3)冬季漠河、海口两地气温差异____(大、小),主要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图乙中与两地气候特征相符的分别是________

(4)图甲中,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

35、寒假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旅游并实地考察,读图回答问题:

(1)该兴趣小组实地考察经过的铁路线是   线.

(2)鞍山位于   工业基地,这里   矿丰富,适宜发展   等工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