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安徽蚌埠初三上册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读“黄河流域示意图”,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黄河“地上河”河段的是( )

A. B. C. D.

2、我国多旱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 )

A. 冬季风势力太强   B. 受气温影响大   C.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D. 地形复杂多样

3、江西泰和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让这里从荒芜之地变为生机勃勃的生态试点,如今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在积极构建。读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是(     

A.鱼塘、果园、农田

B.鱼塘、农田、果园

C.农田、鱼塘、果园

D.农田、果园、鱼塘

【2】该地形成“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地形

D.气候

【3】该地种植的农作物最可能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甜菜

【4】千烟洲地区曾经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     

①过度放牧②采薪砍柴③陡坡开荒④种植果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千烟州适合种柑橘,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大规模种植,其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政策的大力支持

B.引进先进技术

C.市场需求变化

D.年降水量持续增加

4、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根据所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②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③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④我国有55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5、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满族

C.回族

D.壮族

6、我国的内海有(  )

A. 渤海、黄海   B. 黄海、琼州海峡

C. 东海、南海   D. 渤海、琼州海峡

 

7、“天无三日晴”是指以下哪个城市(  )

A. 贵阳   B. 杭州   C. 福州   D. 重庆

8、内蒙古高原东部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牧,超载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为改变这一现状,下列生产方式合理的有(     

①弃畜毁草开荒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③划区轮牧④植树造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当地震发生时,户外选择空旷地带进行避震

B.当地震发生时,高楼撤离要乘坐电梯,可迅速逃生

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跑

D.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10、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来自东北三省的运动员共获得4枚金牌,成绩斐然。东北三省发展冰雪运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     

A.海岸线漫长

B.气温低,冬季漫长,多积雪

C.良好的体育传承

D.有漫长的极昼

11、读图“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地震

D.风暴潮

【2】不同的自然灾害应对的措施不同,下列做正确的是(     

A.发生洪水时,赶快游泳逃生

B.发生泥石流时,顺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

C.台风来临时,赶紧躲在电线杆下

D.发生地震时,若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12、北回归线横穿我国的

A.云南、贵州、广东、福建

B.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C.海南、江西、广东、广西

D.海南、广西、广东、台湾

 

13、在“黄河干流示意图”上,指出发生凌汛的河段是哪两段(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B.是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C.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D.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

15、下列山脉中,呈东西走向的是(  

A.武夷山

B.阴山

C.太行山

D.台湾山脉

16、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

A.省、市、县 B.省、县、乡

C.中央、省、县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17、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 )

A.新疆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18、   如图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由南向北雪期变长——海陆位置 B.由南向北雪期变长——纬度因素

C.由南向北雪期变短——地形因素 D.由南向北雪期变短——海陆位置

19、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最多的洲是(   )

A. 非洲   B. 欧洲   C. 亚洲   D. 北美洲

2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A.M、P两地区

B.N、P两地区

C.M、N两地区

D.Q、N两地区

【2】下列关于M、N两地区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当前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针对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通过   、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等。

22、我国最长的外流河是   ,最长的内流河是

 

2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_____河流,是我国_____河的主要分布区.

24、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_。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________  ,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________

2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________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________和东北地区。

26、我国东部濒临   (大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的

 

27、_______高原号称为“世界屋脊”,被称为“天府之国”是________盆地。

2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自然景观从东到西呈现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的是________(地区),成都位于________(地区)。

29、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

30、欧洲西部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游客络绎不绝。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无锡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印度洋、B______运河、C大西洋、D南美洲、E______运河、F太平洋、最后回到无锡。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现象1: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现象2: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

①模拟旅游路线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____

②甲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交流,大多信仰伊斯兰教。____

③D大洲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为“南北对话”____ 

④B和E运河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____

32、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陆界邻国:A____

(2)隔海相望的国家:B____

(3)临海:C____,它与____海峡同属于我国的内海。

(4)岛屿:D____

(5)海峡:E____海峡,属于____海。

(6)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________

33、读青海省略图。

(1)材料中的藏北高原地区位于____高原北部,现在该地区成立了②____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藏羚羊、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

(2)现在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成立于2000年8月19日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指的是a.____,b.____,c.____

(3)湖泊d.____,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

(4)图中铁路为____

34、读“我国季风的进退与雨带推移示意图”(下图1)及“我国东部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图”(下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经过的山脉B是____,此线以西为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2)由图2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大致是____

(3)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___,雨带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易出现“北________”的气象灾害。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山和天山之间有一个大盆地A,为_______盆地;在东北地区有个大平原B,是_______平原;D地区的丘陵名叫_______丘陵;图中为_____山脉,这条山脉以西是_______盆地。

【2】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这条河流,从发源地到______地名为上游,从这个城市到_______地名为中游,该河最终注入______海。著名的三峡水库位与重庆市和______省之间。

【3】图中为______河,该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海。河南省的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是该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