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西藏拉萨初一上册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2、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蒙古族 D.回族

3、大约1.5亿年前,世界三大黄金水源之一——阿尔卑斯山曾经是古地中海一部分,阿尔卑斯山的形成与哪些板块运动有关(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

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

4、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B.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

5、读我国30°N附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下列山脉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A.昆仑山

B.秦岭

C.巫山

D.天山山脉

【3】此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交通

C.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D.受此地势影响,西部地区的交通不如东部地区方便

6、我国工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其关键因素是(  

A.丰厚的农业基础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发达的科技和高科技人才

D.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7、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迅速.这是由于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   )

①鱼类资源

②油气资源

③盐类资源

④糖类资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     

A.河口以西河段

B.河口----桃花峪河段

C.桃花峪以东河段

D.发源地

【2】下列关于水文特征的描述,与黄河相符的是(     

A.汛期长,主要在冬季

B.水量大,无结冰期

C.河水补给来源主要是降水

D.枯水期和结冰期都很长

【3】图中黄河甲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下列与黄河甲河段产生凌汛有关的因素是(     

A.流速

B.流量

C.流向

D.含沙量

9、居民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 (   )

A. 江南丘陵   B. 山东丘陵   C. 华北平原   D. 黄土高原

 

10、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固黄河下游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11、手机用户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查阅的地图是(     

A.剖面图

B.电子地图

C.遥感地图

D.传统纸质地图

12、“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灌农庄。”“天山南北好牧场”,该牧场的优良畜种是( )

A.三河马 B.细毛羊 C.牦牛 D.三河牛

13、关于我国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稠密

C.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

D.民族分布“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14、下列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   B.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

C. 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煤炭   D. 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

15、下列叙述中,不是描述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显著 D.全年温和湿润

1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不全

B.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合理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会不断减少

17、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

A.山东、江苏 B.青海、四川

C.陕西、湖北 D.甘肃、河南

18、下列民族与民族传统节日连线正确的是(     

A.蒙古族---那达慕节

B.苗族---雪顿节

C.藏族---丰收节

D.傣族---开斋节

19、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四地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最多的是甲

B.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的是乙

C.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D.丁全年多雨,四季分配均匀

【2】有关四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的1月气温相差不大

B.四地的7月气温相差很大

C.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D.四地所处的纬度可能依次升高

20、我国制糖工业主要分布在(     

A.原材料种植区

B.大城市

C.铁路线附近

D.人口稠密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长江干流横贯东西,_______以下四季通航,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___”。

22、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若干年后,其他学者用 的方法进行研究,证实了魏格纳的观点

23、巫山是______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山脉,太行山脉以东是 (地形区)。

24、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交错杂居分布的特点。

 

25、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26、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27、连接成都和陇海线的铁路线是 ;陇海线与京沪线的交汇城市是  

28、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南抵_________

29、北半球寒带气候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两种气候类型.

30、山脉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请你写出下列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山脉名称

A   ;B   ;C   ;D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我国铁路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新疆有一批长绒棉,选择用铁路运输运往上海,需经过G________线,C________线,A________线。

(2)A线与C线交汇的枢纽城市是________,D线与E线相交的枢纽城市是________

(3)F________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32、读“我国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不同季节盛行风向____(相同/相反),形成了典型的____气候。

(2)夏季,我国盛行来自太平洋的____风和来自____洋西南风,____(温暖湿润/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冬季,我国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____(偏北/偏南)风,如果冬季风活动过于强烈,容易形成____等灾害性天气。

33、 中国地形图(数码代表山脉,字母代表高原和盆地),完成下列各题。

]

(1)天山是图中数码   表示,其主体部分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西部草原牧场,东部黑土沃野描写的山脉是数码

(2)代表的是 山脉,山脉西部的高原名称是

(3)图中字母  表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成都大致位于字母  所在盆地的  (东或西)部,图中数码      表示巫山。

(4)你认为图中G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试着提出两条治理措施:

 

34、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长江东逝水”……阅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为长江上游河段,该河段被称为“水能宝库”,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____,水能资源丰富。

(2)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试从气候方面分析长江水量大的原因:____。图中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易发生的自然灾害为____

(3)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图中乙为黄河中游河段,流经____高原。该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图中丙为黄河下游流经的____平原,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

(4)“南水北调”是把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地区和____地区。该工程主要是调节我国水资源____(时间/空间)分布不均。

(5)关于“南水北调”三条调水线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运水通道

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接从葛洲坝水库引水

C.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D.南水北调西线方案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缓解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35、读图回答问题。

(1)地图上测得龙岭与云岭两山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龙岭和云岭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

(2)图中a、b、c、d是山脊还是山谷?a______;b ______;C______;d_______

(3)图中甲、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形?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4)若d处有一小河,则该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

(5)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_方向。

(6)龙岭与云岭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