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西部地区无现代化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C.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缓慢
D.工业分布是东南沿海地区多,长江沿岸地区少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B.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C.青藏地区的气候以“高.寒”为主要特征
D.西北地区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
3、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假期旅游点还是人满为患,这除了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外,还说明我国的人口特点是( )
A.国人喜爱旅游
B.人口众多
C.我国旅游点太少
D.我国年轻人多
4、下列少数民族的舞蹈或节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维吾尔族—长鼓舞
B.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C.回族—泼水节
D.高山族—火把节
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B.耕地和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都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C.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D.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6、“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 )
A.西低东高
B.呈三级阶梯分布
C.西高东低
D.西部以平原为主
7、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是( )
A.湄公河 B.多瑙河
C.伊洛瓦底 D.萨尔温江
8、读“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图(左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
①盆地②丘陵③高原④平原⑤山地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2】我国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 )
A.耕地、林地比例小
B.难以利用土地比例小
C.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D.可利用草地的比例大
【3】下列地形区中,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比较大的是(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东南丘陵
D.黄土高原
9、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 )
A.漠河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0、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傣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11、穿衣指数是根据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下图为“我国某节日穿衣指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的日期,最不可能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儿童节
D.元旦
【2】影响全国穿衣指数如图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地势因素
C.海陆因素
D.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
12、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B.城市人口增长慢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C.人住进城里爱得病
D.人口老龄化间题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的状况是( )
A.城镇人口增长缓慢.以农村人口为主
B.城镇人口增长迅速,2016年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7.35%
C.我国城镇人口将停滞增长
D.城镇人口将逐步向农村地区流动
14、我国面积最大的胡泊( )
A. 青海湖 B. 鄱阳湖 C. 洞庭湖 D. 洪泽湖
1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甲处三角洲面积增长明显减缓,主要原因是( )
A.海浪冲刷加强
B.中游来沙减少
C.风力吹走泥沙
D.人工采沙增多
【2】黄河进入山东段的特征主要有( )
A.水能资源丰富
B.泥沙含量增加
C.冬春季有凌汛
D.全部为地上河
16、葫芦岛市所在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
A.寒温带、干旱地区
B.中温带、半干旱地区
C.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17、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长江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仍然明显
C.我国地势自东向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势逐渐降低
D.我国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18、下列关我国耕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耕地,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和四川盆地
C.耕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
D.我国宜垦荒地还有很多
19、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个民族( )
A.55 B.56 C.57 D.58
20、读图:江苏省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A.北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21、按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来划分,法国属于________国家,巴西属于________国家。
22、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等灾害。
23、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甘肃省(_____或_____)、四川省(_____或_____)、陕西省(_____或_____)、云南省、(_____或_____)贵州省(_____或______)、上海市(_____或_______)。
24、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__干线和__干线两大组.
25、从黑龙江省的 市到云南省的 县划一直线,此线——部人口稠密。
26、我国地势____________,大致呈____级阶梯状分布。
27、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指________ 地区,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________ .
28、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____。
29、三级行政区划:____个省、__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____个特别行政区,共____个省级行政区域;____:市(县级市)、自治县____:镇、民族乡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________ 的省区,因其________ 的位置,所以降水量________ ,气候________ ,由此形成富有特色的________ 农业.
3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内容。
(1)写出图中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称。
A. ; B.______________。
(2)图中丙处的气温为23.4℃,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甲处的气温约为 ℃。
(3)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6千米,则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 厘米。
(4)图中丙处小溪的流向为 。
32、读图填空
(1)图中________(山脉)——淮河线与1月_______℃等温线接近。
(2)A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__(水田/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3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甲地理区域的种植业类型属于____农业;乙地理区域的耕地以____为主,该区域的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____(粮食作物)产区;丙区域农业以____(农业部门)为主。
(2)划分甲、乙两地区的主导因素是____,这条分界线同时也是我国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3)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如图是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两幅景观图片,图中景观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绍兴砖墙斜顶房
B. 四合院
34、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战略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读图回答问题。
(1)A区域中甲是________(山脉),以西农业以________为主,以东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B省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学习C区域的经验,A区域振兴经济的措施应是________。
(4)B、C地区都成为对外联系的窗口,其地理位置上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5)D省80年代以来,以电子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最发达的地区在________。
35、下图为长江流域略图,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______河,受地势影响,自西向东,注入______海。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______,集中分布在______(上.中.下)游。
(3)我国为了更好的开发长江上的水能,修建了众多水电站,其中A______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