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湿润区植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
B.属于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
C.沙漠和戈壁广布
D.植被以森林为主
2、小明在路上看见一辆为“闽A-34567”的小轿车,这辆车来自( )
A. 福州 B. 合肥 C. 南京 D. 沈阳
3、读北京市年降水量极值图,该图反映了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是( )
A.我国降水南北差异大 B.我国降水季节分布不均
C.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D.我国降水东西不均匀
4、我国人口在未来仍将缓慢增长,主要是因为(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C.人口基数大
D.老龄化严重
5、下列对我国区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B.香港解决人地矛盾的措施是“上天下海”
C.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D.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在改善本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本区经济是一个重大课题,读“黄土高原局部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所示,水库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的河流源头附近,推断该地水库的最突出作用是( )
A.水产养殖
B.拦蓄泥沙
C.防洪减灾
D.调节径流
【2】黄土高原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有(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名胜古迹众多 ③工业基础雄厚 ④国家政策、资金扶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长江上游河段总体特征是( )
A.支流少
B.水能丰富
C.河段平直
D.水流速度慢
8、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信息显示,每年春节期间的长线旅游中,北方的冰雪旅游和南方的避寒旅游都是热点。导致南北方旅游特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因素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植被差异
9、“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可以发展高技术农业,下列属于高技术农业的是( )
A.生物制药 B.旅游农业 C.工厂化繁育优良林木种苗 D.外向型农业
10、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是( )
A.北京中关村
B.上海陆家嘴
C.西安高新区
D.武汉东湖高新区
11、香港从大陆引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 )
A.技术和资金
B.高级服装和电子产品
C.技术和劳力
D.日常生活消费品和淡水
12、旅游爱好者小李骑着自行车进行了一次自驾旅游,读自驾旅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李沿途遇到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这些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①回族②蒙古族③傣族④藏族⑤维吾尔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2】在民族集中分布区中还有汉族,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所有民族集中分布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汉族主要分布南方地区
【3】小李的旅途中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造成其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的差异
B.气温的差异
C.海拔的差异
D.土壤的差异
13、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
A.海南岛
B.青藏高原
C.吐鲁番盆地
D.漠河以北
14、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同( )
A.7月20℃等温线一致
B.热带、亚热带分界线一致
C.800mm年降水量线一致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一致
15、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面积较广,耕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2】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6、下列各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17、我国北方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最大的是( )
A.油菜 B.花生 C.芝麻 D.大豆
18、下列哪组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A. 天山——阴山 B. 昆仑山——秦岭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阿尔泰山——祁连山
19、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耕地面积减少
C.草场退化
D.土地盐碱化
【3】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B.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20、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但青藏高原却很凉爽,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季风因素
D.地形因素
21、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______ 部和 ______ 部.
22、____和____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____方向风,夏季盛行从____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____洋吹来的西南风。
23、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
24、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25、我国的煤、铁、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 。
26、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 、藏绵羊、藏山羊等。其中, 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
27、根据几个省的轮廓位置地理特征,写出它们的名称和简称。
图职号 | A | B | C | D | E |
省的名称 | 广东省 | 湖北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黑龙江省 |
省的简称 | 粤 | 鄂 | 云或滇 | 陕或秦 | 黑 |
28、我国的耕地90%以上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________(干湿)地区。
2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___。
30、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____。
31、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天上”是指青藏高原的______山脉;黄河干流呈一个巨大的“几”字,自西向东注入______海。
(2)黄河上游_____资源丰富,建有龙羊峡、李家峡等大型水电站;黄河中游流经______高原;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__”。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洪涝威胁,为了防止这一灾害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是______。
32、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将图中序号或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的横线上。①_____山脉,②_____山脉,③_____山脉,④_____山脉,⑤_____山脉,⑥_____山脉,⑦_____山脉,⑧_____山脉,⑨_____山脉,⑩_____山脉。A_____盆地,B_____盆地, C_____高原。
33、读下图“板块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全球分为________大板块。大洋洲陆地大部分位于________板块;完全由大洋构成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
(2)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由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________(张裂或碰撞挤压)形成的;从图中预测红海将不断________(扩大/缩小)。
(3)日本位于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当地震发生时,你可以采取了哪些适当方法有效避灾:________。(至少写一点)
34、读中国政区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省的行政中心是 。
(2)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
①邻国:蒙古 ②内海:渤海 ③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3)长江发源于 省,黄河注入 海。根据黄河、长江的流向,可以判断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4) 图中曲线PP'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35、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
(2)图中甲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该城市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____带动作用,其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
(3)现在,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____”。
(4)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常会出现“游人如织”的景象,试说出这里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至少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