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基于我国古丝绸之路建立起来的以合作共赢、互利共进、互联互通为主题的新经济带。为了更好地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小明和几位地理爱好者计划“云游丝绸之路”。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气候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地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可以( )
A.消除区域间的差异
B.维护区域间的独立
C.统一区域间的文明
D.促进区域间的合作
2、2022年2月1日,设计井深达8457米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大北401井鸣笛开钻,向天山南部超深地层钻进,寻找优质气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油田大北401井位于我国(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影响该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
A.北方地区
B.人类活动
C.海陆分布
D.地形
【3】施工人员面对艰苦环境,需克服重重困难。当地主要的环境特征是( )
A.炎热,多蚊虫
B.高寒,多冻土
C.寒冷,多冰雪
D.干旱,多风沙
3、冬季羽绒服在黑龙江省很畅销,在海南省却几乎没有市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特征
D.生产厂商
4、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 )
A.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
C.黑龙江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中
D.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5、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 东高西低,由东向西缓缓倾斜
D. 西高东低,由西向东缓缓倾斜
6、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陆地上的冰川
B.江河水、淡水湖泊水
C.深层地下水
D.海洋水
7、2015年3月5日,“两会”在北京召开,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教育、科研中心
C.经济中心 D.文化中心
8、夏季,青藏高原地区比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夏季风影响
D.河流分布多少
9、位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10、下列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口
B.黄河下游由于形成地上河,流域面积狭小
C.黄河航运发达,下游有“黄金水道”之称
D.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该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1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A.跨经度广,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营
B.海陆兼备,海陆交通便利
C.大部分位于热带,光热充足
D.东部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洪涝灾害频繁
12、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垃圾智能回收箱。垃圾智能回收箱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利用垃圾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
C.风能资源
D.水能资源
【2】利用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垃圾分类有偿回收,可以( )
A.智能回收垃圾,人们以后可以乱丢乱扔垃圾
B.获取垃圾回收信息,方便出口周边发达国家
C.高科技回收垃圾,淘汰文化落后人群
D.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3】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 )
A.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B.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C.年际分配不均的问题
D.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4】下列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
①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②为了发展经济,在长江干流上尽可能多的修建水电站
③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 ④迁走长江沿岸1千米范围内的化工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位于内蒙古高原阿拉善盟的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下图为“我国四列山脉及两侧地形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数字序号能正确表示内蒙古高原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搜救队员在内蒙古高原东风着陆场看到的地理景观可能是( )
A.
B.
C.
D.
14、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接种疫苗是抗击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截止2021年4月,我国有5种国产疫苗进入市场,其中有3种在北京研发,北京成为我国新冠疫苗研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气候温和
C.城市密集
D.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15、能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16、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寒带
17、下列建筑能体现湿热环境的是( )
A.
B.
C.
D.
18、“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读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
A. 东少西多 B. 东南部人口稀疏,西北部人口稠密
C. 南多北少 D. 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19、关于我国的四至点,说法正确的是( )
A.最东端位于松花江 B.最西端位于青藏高原
C.最南端位于曾母暗沙 D.最北端位于阿尔泰山
20、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横断山脉
21、我国的五个自治区是指 。
22、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____地区,目前干流上的________是全国最大水电站。
2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纬度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
24、在我国华北平原一般容易发生______旱,伏旱一般发生在________地区。
25、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__干线和__干线两大组.
26、①我国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②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 、 三级。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 ④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 向_________ 递减。
27、南极地区泛指________以南地区,北极地区泛指________ 以北地区,以________ 为核心,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
28、澳大利亚海岸南北延伸2 000多千米的珊瑚礁——大堡礁位于________。
29、交通运输中运量最大、运输成本最低的是____,速度最快、成本最高的是____。
30、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的生产实际,从南到北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写出对应序号代表的温度带。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⑥____
3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B___________地区,D___________地区。
(2)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①___________和河流②____________。该线以南的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大约在____________℃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大致在___________毫米以上,为___________(干湿地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是___________(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
(3)A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4)下图展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地区,这种民居屋顶坡度较___________(大/小),墙体较高,反映了当地___________(湿热/干冷)的气候特征。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下图示意黄河水系及水土流失实验。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里的“海”目前是指____海。
(2)黄河在经过中下游分界点A____后进入下游河段,由于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使得下游河段形成“____”景观。
(3)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塑造了被誉为“塞外江南”的①____和宁夏平原。
(4)黄河三角洲所在的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是____资源短缺,缓解这一问题的大型水利工程是____。
(5)地理实验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县某校学生开展了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的实验(上图)。该组实验说明了____会影响水土流失。说出影响水土流失的其他因素____。
(6)“治黄百难,唯沙为首”,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____(地形区),请你为当地居民提出两条措施,助推该区域水土保持____。
33、读“长江、黄河水系图”及两者的对话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①是_________;黄河中、上游的分界点②是_________。
(2)重要支流: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
(3)水利枢纽:F是_________;G是_________。
(4)黄河中游的忧患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因此加强中游_________(地形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是治黄的根本。
(5)长江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_________”之称。
(6)右图漫画中长江说:“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_________。
34、读图,回下列答题。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和______一线。
(2)山脉A是______,省级行政中心B是______,C省的简称是______。
(3)江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试简要说明鄱阳湖平原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至少两方面说明)__________
(4)C省受寒潮影响比D省小得多的原因是什么?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8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分别上升了5.44%和4.63%
材料二:中国人口分布图
(1)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______一线为界,东部与西部人口分布的差异是_____。
(2)A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其简称是______。
(3)B自治区人口分布是______(稠密/稀疏),本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图示台湾人口主要分布在台湾岛________(东或西)侧、导致台湾人口地区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
(5)由材料一可知、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比重_______(较大或较小),且有加剧的趋势,这会给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带来哪些不利影响?______(至少例举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