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初三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能用眼睛观察到,也能用光屏接收到

B.实像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

C.当凸透镜成虚像时,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D.虚像可以由反射形成,也可以由折射形成

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彩色鸡尾酒时,利用了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密度

B.制造机器的底座尽可能选用密度小的材料

C.影视剧中的道具石头由泡沫材料做成,是利用了泡沫材料密度大的性质

D.一瓶矿泉水喝掉一部分后密度减小

4、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B.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C.在使用前应用手捏住其上端,用力向下甩一甩

D.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5、我们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只公鸡的质量大约是20kg       ·

B.运动员百米赛跑时间大约5s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23℃

D.我们的教室门的高度大约1m

6、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可以边旋转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不需要振动发声

B.音箱音色优美,一定不是噪声

C.调大音箱音量,声音的音调变高

D.听到音箱发声,靠空气传入人耳

7、平静的大凌河河面上映出了正在空中飞翔的一只小鸟,正在河边散步的小红说:“快来看,小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她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A.鱼和鸟都是虚像

B.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鱼和鸟都是实像

D.鸟是实像,鱼是虚像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物体受到了力就会有运动状态的改变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

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9、小珠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改变蜡烛放置的位置多次实验,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40

24

16

12

10

像距v/cm

10

12

16

24

4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小

C.第2次实验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完成第2次实验后,在P处放一近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

10、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撞击声响度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撞击月球产生的声音音调太低

D.月球受到撞击时不产生振动

1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设备,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感应水龙头

B.非接触温度计

C.倒车雷达

D.验钞机

1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13、一位中学生的身高为1.61m,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61m=1.61m×100cm=161cm

B.1.61m=1.61m×100=161cm

C.1.61m=1.61×100cm=161cm

D.1.61m=1.61×100=161cm

14、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语音识别系统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

D.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发源地减弱噪声

15、如图所示,天气较冷时,戴近视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当他进入温暖的房间后,镜片又变清晰,下列与“变清晰”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汽车尾气管冒“白气”

B.衣柜樟脑丸“变小”

C.西岭雪山树枝上的“雾凇”

D.教室里的积水“消失”

16、甲、乙两小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的速度为6米/秒

C.甲车越来越快

D.乙车不可能静止

17、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水的密度是,表明的水质量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变大

1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19、红歌会前,同学们对着镜子整理仪表,下列与照镜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凿壁偷光

C.风雨之后见彩虹

D.水中的月亮

20、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大石块的质量大于小铁块的质量,所以石块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C.蜡的密度是,表示蜡的质量是

D.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时,常选用密度大的材料做道具,以确保演员安全

21、如图,是近日株洲市民小龙在神农公园拍到鸟儿在水中觅食的场景:一束阳光从右侧射向水面的小鸟,小鸟左侧和下方的水面出现了两个“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光的反射

B.影子——光的直线传播

C.倒影——光的色散

D.倒影——光的折射

2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23、图所示的是小东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教科书上“八”字放大的像,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八”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教科书上的“八”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D.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4、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D.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按要求填空。

(1)如图1,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根据______(选填上或下)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2)如图 2,木块在木板表面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如图3,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然后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拉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26、和煦的阳光洒向湖边茂密的树林,树荫下的地面上圆形的光斑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________,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

27、如图所示的体温计,分度值是____℃,读数是____℃,把体温计放到腋下或口腔中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28、物体受到几个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状态,我们就称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物体处于______状态。

29、如下图,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过40°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M点的距离______(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像S′M点转过的角度为______

30、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凹透”或“凸透”)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31、小季同学身高1.7米,站在高1米的平面镜前2.5米处。若小季同学向靠近平面镜的方向运动了1米,此时像与人之间的距离为______米,像高______米。

32、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响声不绝于耳,带来了喜庆同时也颇为扰民,甚至有些爆竹声会使我们感到“震耳欲聋”,这里的“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_____很大。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城市出台了城镇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让市民过一个安宁祥和的春节,这是采用了 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

3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响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两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为______透镜;若入射光线射向光心,则该光线通过透镜将会______(选填“偏折”或“不偏折”)。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情况时,某小组同学用玩具车、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先用甲小车进行实验,打点计时器记录的纸带撕成如图AB所示的两段,他们应选用_____纸带上的数据进行研究,因为该纸带表示小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然后他们再用小车乙重复刚才的实验,发现小车乙比小车甲运动得快,并把两次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的两表中。

 

表一:小车甲

 

表二:小车乙

序号

时间/

路程/厘米

 

序号

时间/

路程/厘米

1

0.1

2

 

4

0.1

4

2

0.2

4

 

5

0.2

8

3

0.4

8

 

6

0.3

12

 

 

1)分析比较序号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运动路程相同时,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就运动得越快。

2)分析比较序号14(或25)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张宁乘坐一辆出租车,如图所示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的平均速度.

 

37、国庆节期间,小聪一家驾车自驾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小聪注意观察汽车里的时间表、里程表和速度计,并观察了公路旁边的指示牌,记录下几组数据:

(1)甲图数据: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示数如图甲所示,请你计算出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并与图乙所示数据进行比较,说明它们的数值为什么不同?

(2)丙图数据:在某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丙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

38、铜仁市碧江区扶贫工作小组,在九龙洞景区为一精准扶贫户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完工后,测得畜饮水池的长为3m、高为50cm、宽为1m。求:

(1)该饮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2)该饮水池能装多少kg的水?(水的密度为1.0g/cm3

(3)由于还要修建其它设施,该池暂时要用于装细沙,测得装满细沙时其质量刚好是1.8吨(沙与池相平),则沙子的密度是多少g/cm3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北捍苹果——水晶红富士是翼城县六大美食之一、为了让苹果色泽红润,甜度增加。每年九月份果农朋友们会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银色地膜,如图甲所示。利用光的反射使苹果能接受更多的光照。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一束太阳光经银色地膜反射至苹果A的光路图。

 

40、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平板车上,随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41、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中各元件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