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四川眉山初三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测量工具与所测物理量对应错误的是(  )

A.刻度尺—测量长度

B.电子表—测量时间

C.温度计—测量温度

D.量筒—测量质量

2、关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监测和分析次声波,可以预警火山爆发、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B.超声波频率高,在医疗领域常被用于治疗疼痛和医学成像

C.超声波频率高,能量易集中,工业上常被用于金属内部探伤和精密仪器清洗

D.在海洋开发中利用次声波确定潜艇、鱼群位置和测量海水深度

3、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  )

A.4:3

B.5:2

C.2:5

D.6:5

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反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5、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季与夏季煤气的价格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煤气在两季的密度不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鉴别一个实心的金属球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需测出它的密度即可做出准确判断

6、如图, 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运动的是(     

A.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都是运动的

B.联合收割机和运水稻的车都是静止的

C.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运水稻的车是静止的

D.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运水稻的车运动的

7、下列一些物理数据,合理的是(  )

A.课桌高大约是

B.株洲市冬天最低气温是

C.一个鸡蛋大约是

D.初三学生小明50米跑的时间约为5秒

8、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碗里液体“沸腾”在不断放热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9、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外科医生常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小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C.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

D.中高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爱观察的小明发现,炎热的夏天,人们常穿着颜色浅的衣服,而寒冷的冬天,却穿着颜色深的衣服。思考后他提出: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12、如图,物质M从甲态先变成乙态,再从乙态变成丙态,两次变化均要放热。甲态名称及M由甲态直接变为丙态的过程为(  )

A.液   汽化

B.气   凝华

C.固   升华

D.气   液化

13、下列诗句中描述划线部分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

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牛从桥上过, 流水不流——牛

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来——行舫

14、小明利用自制水透镜代替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如图甲。已知水透镜的水稍减少,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弱。未放眼镜前,光屏上成像模糊,放上眼镜或者使水透镜的水稍减少,像变清晰。则(  )

A.该眼镜为远视眼镜

B.矫正前后,像均为虚像

C.未矫正时,模拟光路图如图乙

D.图乙P对光的会聚作用比正常眼睛弱

15、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当液体发生“热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变小

B.液体质量变大

C.液体体积变小

D.液体没有任何变化

1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17、下列所示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

A.甲,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乙,向停止沸腾的烧瓶底部浇冷水,水会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气压降低,水沸点随之降低

C.丙,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液化

D.丁,体温计玻璃管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利于读数

18、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19、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20、如图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中装有适量的水,B倒扣着放入容器中。给容器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一段时间,下列相关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且能够沸腾

B.B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A、B两杯中的水都能够达到沸点

D.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B杯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

21、在闷热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镇饮料。过一会儿,瓶子外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对其形成原因,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周围水蒸气液化而来

B.瓶中水蒸气液化流下

C.由饮料瓶壁渗漏出来

D.由手指沾附到瓶壁上

22、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3、晓晓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A、B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是2×10³kg/m³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质量相同时, 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1∶2

24、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10℃

B.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______大量的热

26、在探究声现象实验中:如图,当乒乓球接触轻敲的音叉时,球被弹开的幅度较小;当接触重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较大。这表明:声音由物体______产生;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

27、在常温下,钢铁、食盐是_____态,水、酒精、水银是_____态,氧气、水蒸气是_____态,在温度_____时液体可以变为固体,例如,寒冬腊月河水结冰,这个过程在物态变化中被称为_____;在温度_____时固体可以变为液体,例如,春暖花开冰雪融化,这个过程在物态变化中被称为_____

28、清晨阳光与水面成25°照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______;当阳光逐渐升起时,入射角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9、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时,头发常会随梳子“飘”起来,越梳越蓬松,这是   现象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简易的方法是  

 

3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不同的声音,发声的声源是________。其中音调最低的瓶子是________

31、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将游码调到_____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____使横梁平衡。

32、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量出来,而是多次测量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 g/cm3,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1

 

2

 

液体体积V/cm3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85

 

112

 

 

 

33、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cm,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

34、起重机将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处这时平均速度是______m/s,合_____km/h.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相同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 m/g

5

10

15

20

25

30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AB为用铁制成的正方体实心物体A物体重21N,B物体重为79NB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已知ρ7.9×103kg/m3

(1)物体BA的摩擦力fA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fB的大小;

(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37、一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为30cm3,通过计算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的,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若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重为1.66N.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ρ=7.9×103kg/m3

38、下表是昆明到贵阳的某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列车准点运行时,求由曲靖到安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站次

车站

到时

发时

停留时间

里程

1

昆明

始发站

2104

..

0公里

2

曲靖

2237

2241

4分钟

157公里

3

宜威

0007

0013

6分钟

258公里

4

六盘水

0325

0335

10分钟

389公里

5

安顺

0541

0544

3分钟

542公里

6

贵阳

0702

0712

10分钟

638公里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木块所受重力是50N,如图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30N的压力将它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画出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作用点找在重心上)。

40、作图题

(1)请你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2)如图是放大镜的原理图,试完成A点光路,画出透镜并标出右侧焦点的位置

(3)如图,一束平行光经两个透镜折射后仍然平行射出,请在两个方框中填入适当透镜(注意单、双箭头,不画光路)。

(4)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使一条光线的光路发生如1的改变。利用平面镜完成时如图2所示,请用凸透镜或凹透镜在图3中完成光路图(画出主光轴、透镜并标出一个焦点的位置)。

41、如图为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