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白杨初三上册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位置向东做直线运动,在0-30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早出发3s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甲为参照物,乙一直向东运动

D.甲、乙在运动过程中相遇2次

2、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水浴法做“冰熔化”和“碘升华”的实验,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1)两实验采用水浴法最主要的目的相同;

(2)冰和碘都经历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这两个判断(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错误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

B.如果将蜡烛移到20cm刻线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C.如果此时撤掉光屏,就没有像了

D.将凸透镜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得不到一个清晰的像

4、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截去一段后,则(  )

A.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和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体积和质量都变小,密度变大

D.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5、杯内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则该物质此过程(  )

A.要放热

B.质量变大

C.温度可能不变

D.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6、虚线框内各放一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甲、乙都为凹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D.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7、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可以边旋转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不需要振动发声

B.音箱音色优美,一定不是噪声

C.调大音箱音量,声音的音调变高

D.听到音箱发声,靠空气传入人耳

8、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B.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快

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9、有三个形状相同、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其中ρρ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B.若铜球空心,则铁球、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铁球空心,则铜球、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若铝球空心,则铁球、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1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如图所示),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现象与“简易冰箱”的原理相同的是(  )

A.秋天游泳队员上岸后感觉特别冷

B.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防止菜冻坏

C.用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D.用冰块冷藏食物

11、下列估测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初中生跑完100m所需时间约为8s

B.新2B铅笔长约18cm

C.人的正常体温为39℃

D.一支粉笔的质量约为100g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其中一块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误差是由于测量的方法不正确引起的

C.下雪天在教学楼门口铺防滑垫是为了减小摩擦

D.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13、一些楼房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光的(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直线传播

14、乘客坐在行驶的列车里,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边的树

B.铁轨

C.车厢内走动的乘务员

D.乘客所乘坐的列车

15、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B.

C.

D.

16、小京用水平推力推着如图所示的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京对车的水平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京对车的水平推力大于车对小京的水平推力

C.车受到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7、如图所示运动场景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踢飞足球

B.压弯跳板

C.拉开弓箭

D.蹦床凹陷

18、下列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是

B.某校足球场长为,宽

C.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是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振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0、关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同一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ρm成正比

B.对于同一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ρ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mV的比值一定相等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舞台的灯光

B.闪电、镜子、人眼

C.火焰、发光的水母、发光的萤火虫

D.太阳、灯光、波光粼粼的水面

22、课外活动时,小华和小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3、如图1、2所示,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装有质量不相等的水,用木棍敲击瓶子的下部,利用示波器得到了甲、乙、丙三种波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敲击的是同一个瓶子

B.乙和丙敲击的是同一个瓶子

C.甲和乙敲击的力度相同

D.乙和丙敲击的力度相同

24、临近秋冬,儿童支原体感染肺炎高发。为了保护自己,医院工作人员需要长期佩戴口罩,这就导致了在与病人沟通时需要不断提高音量。这种方式改变的是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应该确定____,并把_______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2)要养成按一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____,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____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

(4)只分析研究对象____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____的力.

(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

(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____情况也不同.

(8)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26、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

27、一木块重8N,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方向大小为5N的拉力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增大到6N,木块将做___________运动,这时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N。

28、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液体中,则液体密度ρ___________ρ;若甲、乙液面相平,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___________p。(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9、小明到“王興記”吃小笼馒头,发现师傅总是从上层开始拿馒头,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30、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若甲物质的质量为,则相同体积的乙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

31、今年国庆放假,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小雨同学去农村的奶奶家。小雨发现奶奶家的牛棚顶漏了一个三角形的小洞,阳光透射进来,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则光斑是______(填“圆形的”“三角形的”或“不规则的”)这实际是太阳的______(填“影子”或“像”)。

32、一个能装500 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750 g用该瓶可装密度是0.8 g/cm3的酒精___________g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33、如图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l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受到的摩擦阻力为___________N,物块A受到B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

34、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用钢水浇铸工件______

(2)湿衣服过一段时间后变干了______

(3)水壶放在火炉上,一段时间后水开了______

(4)清晨,上学路上大雾弥漫______

(5)将石油气变为液体装入钢瓶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所示,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质量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______

(2)现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转动回来,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______

(3)如果将小车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总重均是5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山洪洪水的含沙量,取了10 dm3的洪水,称得其质量为10.18 kg,试计算此洪水的含沙量(每立方米洪水含中沙的质量)(沙的密度为2.5×103 kg/m3)

 

3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对山崖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在离山崖700m的A处鸣笛,当汽车开到离山崖660m的B处时刚好听到回声,求

(1)汽车行驶的时间;

(2)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取 340m/s)。

38、如图所示,是小车运动的s-t图像,根据图像求:

(1)小车的速度是多少?

(2)当小车运动12s,离起点的距离是多少m?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做出物体AB 的像AB′。

40、如图1所示,是一辆客车与一辆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在如图2所示的s~t坐标中分别描述出小轿车和客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大致运动情况图像。

41、如图所示,请画出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