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克拉玛依初三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学业水平考试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人能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下列声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B.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粗细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不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不同

D.体育课上,后排同学没有听清老师的指令是因为老师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太低

3、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当歌曲《梦想天堂》在耳畔响起时,数万名观众渐次加入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不能在太空中传播

B.歌声是由嘴巴振动产生的

C.万人合唱增大了歌声的音调

D.歌声“低沉”是形容声音的音色

4、无人驾驶小巴是杭州亚运会期间特色的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图所示,是无人驾驶小巴正在行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巴为参照物,沿途的路灯杆是静止的

B.以小巴内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C.以宽敞干净笔直的马路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D.以马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巴内坐着的乘客是静止的

5、2022年2月15日未满18岁的苏翊鸣获得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成为中国冬奥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在颁奖仪式上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完整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为(  )

A.10s

B.50s

C.5min

D.10min

6、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当听到警报声时,学生会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学过物理的同学都知道,当火灾发生时,之所以捂鼻、弯腰行走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

A.温度高,密度小,聚集在房间上方

B.温度低,密度大,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高,密度大,聚集在房间下方

D.温度低,密度小,聚集在房间上方

8、下列现象中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

A.

B.

C.

D.

9、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A.

B.

C.

D.

10、首届定西文化艺术月——“唱响定西”青年歌手大赛于10月8日在市体育运动中心广场拉开帷幕。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歌手使用扩音器的目的是改变歌声的响度

C.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

D.歌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11、小明家离学校2km,早晨小明步行去上学,出发15min后小明离家1.25km,此时父亲发现小明忘带物理教科书,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追小明,假定小明步行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

A.21min

B.20min

C.15min

D.12min

1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呜喇叭”,这是通过防止噪声产生的方式减弱噪声的

13、截至2023年9月,沈阳地铁已建成运营5条线路,分别为沈阳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9号线和10号线,运营里程165公里,车站111座,极大的方便了沈阳人民的出行,如图所示为地铁离站时车门关闭的情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车门关闭过程中发出的“嘀嘀”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地铁站广播的声音无需介质,直接传入人耳

C.广播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车到站时站台上的乘客捂住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火锅,两锅内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红油锅先沸腾, 是因为油比水的沸点低

B.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持续升高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因为锅内水发生了液化现象

D.火锅上方白气缭绕, 其中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5、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6、某人在测一段不太长的曲线长度时,用一条松紧绳与曲线完全重合,然后用力把松紧绳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则测量的结果比实际曲线(  )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定

17、如图是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折射与反射的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因为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19、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C.“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D.“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20、一个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21、科技强国,2023年8月华为发布自主知识产权的麒麟9000S芯片,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体

D.超导体

22、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配戴AR眼镜对旅客点头示意,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就可识别旅客身份。AR眼镜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球面镜

2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下列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B.A物体运动3s通过的路程是3m

C.B物体的速度大于A物体的速度

D.以A物体为参照物,B物体向西运动

24、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战士口中呼出“白气”

C.深秋草叶上形成白霜

D.马路上洒的水变干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水平仪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在水平仪检查桌面时,重垂线锥体偏在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此桌面较高的是______(选填“左”成“右”)侧,我们推水平仪的底部,水平仪会向前运动,而推水平仪的顶部它会向前倾倒,这主要是因为力的______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6、小明坐在天津到北京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____为参照物;该车仅用30min跑完120km的全程,其平均速度为_____km/h。

27、20m的队伍匀速前进,全部通过100m的桥用了1min,这支队伍前进的速度是______m/s。这支队伍全部在桥上的时间为______

28、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______;任何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也________

 

29、平底容器盛有水,水深为0.5m,容器底处水的压强为_____Pa;将重为10N、体积为4×10﹣4m3的石块浸没在该容器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石块静止在容器底处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N.(ρ=1.0×103kg/m3,g=10N/kg)

30、如图甲所示,重为 10N 的正方体磁铁,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竖直铁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若对磁铁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 F= 26N 的拉力作用,磁铁将沿着铁板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31、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加热后最初5min内冰块呈________态;冰块熔化过程持续________ min,此过程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由以上分析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 那么,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

32、如图甲所示的标牌,它的意思是禁止鸣喇叭,从而达到在______减弱噪声的目的;如图乙所示的噪声监测仪,该装置上显示的是噪声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小,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其所处位置的噪声。

   

33、2020年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2200多秒后,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打响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1)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的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吸收巨大的热量。

(2)穿越大气层过程中,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汽化和升华。

(3)12月2日,“嫦娥五号”成功在登陆后采集月壤样本,此次采集的月壤样本质量为2kg,其密度为0.8g/cm3,则该样本的体积为_____cm3

34、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把杠杆改造成了可以连续转动的机械。如图(甲)表示了杠杆变形成______ 的过程。螺旋(乙)可以看做是绕在圆柱上的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试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观察者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入射光线,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显示光路;

(2)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入射角;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_方向射出。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为应对日本对我国领土“钓鱼岛”的不断挑衅,中国海监船在赴钓鱼岛附近已实现常态化维权。钓鱼岛附近的水深平均在150m左右,如果海监船船底深7.6m,满载排水量4900t。(海水的密度大约为1.0×103kg/m3,g取10N/kg)

(1)如果海监船空船的质量是2000t,则能装的货物质量最多是多少t?

(2)满载时,海监船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7、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请从物理角度结合这一典故谈谈你的认识。

 

38、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时,物块A体积的 露出水面,此时物块A处于静止,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1.0×103kg/m3)。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物块A受到的浮力;

(3)物块A的密度;

(4)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弹簧对物块A的作用力F=3N时,停止加水,此时物块A浸入水的深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A′B′

40、如图,完成下列光路图。

41、根据图中给出的光线,在框中画出相应的透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