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兰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五次测量同一本书的宽度,测量值分别为:12.42cm、12.43cm、12.43cm、12.20cm、12.44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cm
B.5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C.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12.428cm
D.应该去掉数据“12.20cm”,是为了减小误差
2、2023年5月7日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我国选手陈芋汐与全红婵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时动作高度同步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 )
A.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
B.全红婵相对于陈芋汐始终是静止的
C.他们相对于观众是运动的
D.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
3、下列对八年级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约为2m
B.所用篮球的质量约为50g
C.800m比赛后体温约为45℃
D.100m跑的成绩约为8s
4、如图所示,苍鹭正在向上飞离平静的水面,在这一过程中,苍鹭在水中的像是( )
A.虚像,且像的大小不变
B.虚像,且像逐渐变小
C.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
D.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大
5、地球表面是大气层,地面附近的空气密度约为,估计教室的空气质量最接近于( )
A.
B.
C.
D.
6、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7、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的响度和音色相同
B.甲、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8、刻度尺是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哪一个正确( )
A.
B.
C.
D.
9、“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0、2023年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3名航天员随后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人天和核心舱,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
A.选地球为参照物,“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照物,“天和”是运动的
11、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让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频率太高
B.响度太小
C.速度太快
D.频率太低
12、“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中数据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人体最舒适的气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g
C.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
D.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8km/h
13、科学家思考问题一般都要对所研究的问题(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B.分析与论证、评估
C.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14、下列实例中,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A.蒸饭的锅口上方喷出“白气”
B.家庭用液化石油气
C.喝开水时镜片模糊
D.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外壁“出汗”
1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
B.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80℃
C.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
D.上一节物理课所需时间约45s
16、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全新的铅笔长约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
17、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黑板擦的质量约为1000g
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4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18、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丁,敲敲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19、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B.密度变小,体积增大
C.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D.密度不变,体积变小
20、量筒可以用来测量体积,下面量筒的读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1、渠县某小区中设置了如图1所示不同颜色的传音筒,现在有三种声音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如图2中的甲、乙、丙是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声音的响度比乙声音的响度低
D.甲声音比乙声音的音调要高
22、小明同学本学期学习了物理知识后,他对所学的物理量及其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
A.为了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路程”
B.为了表示“一个物体振动发声引起另一个物体也振动发声”——引入“回声”
C.为了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引入“热量”
D.为了表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引入“密度”
23、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日食现象是北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而月食不是
24、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则下列对液体密度判断正确的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无法确定
25、小明新买了几支晨光牌可擦中性笔,这种笔采用特制的油墨,书写后用笔尾的硅胶橡胶快速摩擦,可使油墨温度迅速升高而______(填物态变化种类),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从而使字迹消失,此过程中油墨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若改用火烤,______(填“能”或“不能”)使这种字迹消失。
26、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停表读数为______s;
(2)如图2所示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选填“蜡烛A侧”或“蜡烛B侧”);
(3)如图3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看出______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_℃。
27、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和现代物理学奠基人是_____;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力的三大定律的是_____。
28、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逐渐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
(3)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色光屏上(如图丙所示),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29、水烧开后,茶壶口周围总是弥漫着“白汽”,白汽的形成是水先 _____而后又_____形成的。
30、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比木头大;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例如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所采用的______法。
31、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是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雪要______,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______.
32、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 ___,在冷冻室里发生 ___,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均选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2)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通过 ___方法实现的,这一过程要 ___热。
(3)小明发现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15℃)总是结有厚厚的霜,铲掉这些霜后不久又有了,但其他同学家的电冰箱并没有这种现象,他通过网上查询得知需要更换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这些霜的形成是 ___发生 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打开冰箱门,室内温度将会 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3、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5厘米处,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4、在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中,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_____。公路上的积水在寒冷的天气里,常常会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这个过程在科学上称为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
35、在”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量平衡,目的是便于______;
(2)如图甲所示。在A点挂2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如图乙,保持A点所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到b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______。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4)实验中要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聪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聪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继续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
36、为了学好中国的国学,易奚同学经常在家练习写毛笔字,她妈妈帮她从中国传统名砚金星砚的产地庐山市横塘镇购买了一块金星砚(如图所示),并且带回来一些制作砚台时脱落下来的碎石片,易奚同学用天平测出碎石片的质量为240g,再把碎石片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60g;
(1)请你帮她算出制作金星砚石材的密度是多少?
(2)如果这个砚台的质量有0.8kg,那么它体积为多大?
37、人们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和质量,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5cm,质量70kg,他的体积为多少?如果给此人做个1:1的蜡像,蜡像的质量为多少?(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取ρ人=ρ水=1.0×103kg/m3,ρ蜡=0.9×103kg/m3)
38、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5m/s的速度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前进的距离?
(2)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
(3)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39、如图所示,图甲为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 时间图象,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 时间图象____
40、如图中一束光经空气斜射向玻璃,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当光从C点由玻璃进入空气中时会再次发生折射,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OC从玻璃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______)
41、如图所示气球在空中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气球的受力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