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云南西双版纳初三上册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C.地上的人影与杯中人影都是相同的“影”

D.地上的人影与杯中的人影是不同的,地上是“影”,而杯中是“像”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被“折断”

B.树林间的光束

C.水中的“古塔”

D.美丽的彩虹

3、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D.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4、甲、乙两车的路程之比为3∶2,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

A.3∶1

B.3∶4

C.1∶3

D.4∶3

5、小明和小红分别乘坐两辆汽车同时从石家庄同一地点开出沿同一公路驶往驼梁风景区,2.5h后,两车同时到达距离出发点140km的风景区停车场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驶中两车一定一直保持相对静止

B.在这140km路程中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这140km路程中两车一定都是匀速行驶

D.在前2h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6、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以总分438.20夺得冠军。全红婵站在距离水面10米高的跳台上,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距离她20米

B.当全红婵跳向水面时,她的像会变大

C.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个像

D.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跳台上的全红婵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实像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

D.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8、如图所示为机器狗在杭州亚运赛场搬运铁饼时的情境。某次搬运中,机器狗从投掷终点出发,做单向直线运动,0~5s匀速前进了10m,5~10s静止,10~15s继续匀速前进了20m。在本次搬运中,机器狗(  )

A.在0~5s内的速度为5m/s

B.前10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C.在0~5s的速度小于在10~15s的速度

D.在15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9、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就越大

B.乙图: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此处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丁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闹钟声音变小,根据现象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10、小茗同学对物态变化中四种现象的阐述错误的是(  )

A.在长时间戴口罩后,口罩内侧逐渐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阳好读书”这句诗中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C.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的现象,“粘” 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

D.舞台上喷洒干冰后雾气飘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

11、如图,将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红、蓝圆环粘成“8”字,将其竖直放入水中,下边的蓝环刚好浸没。关于在水面上方看到的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蓝环是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B.红环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C.红环在水中的“倒影”比水面上的红环更明亮

D.红环在水中的“倒影”和看到的蓝环完全重合

12、2023年12月,风靡全球的大黄鸭来深圳“上班”了“鸭”!大黄鸭接近6层楼高,下图是游客为大黄鸭和春笋楼拍的照片。大黄鸭在不充气时已达600kg,鸭身还附带有9t的水泥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黄鸭能在水面漂浮是因为它在充气后整体的密度较小

B.图中大黄鸭比春笋楼还高是因为大黄鸭本身巨大,已经超过春笋楼的高度

C.图中大黄鸭比春笋楼还高是因为大黄鸭本身巨大,且距离游客较近,视角较大

D.为了使大黄鸭更完整的拍在照片里,需要增大物距,成更小的像

13、下面的图像属于非晶体熔化现象的是(       

A.

B.

C.

D.

14、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物体放在距离透镜焦点5cm处,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的像

B.放大的像

C.实像

D.虚像

15、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16、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的声音音色相同

B.甲、丙两图的声音音调相同

C.乙、丙两图的声音响度相同

D.甲图的声音是噪声

17、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所示,这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人都能看到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漫反射

B.通过人脸识别取货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

C.以机器人为参照物,里面装载的货物是运动的

D.用户通过扫描条形码取货,条形码属于光源

18、小明一家到西樵山旅游,看到湖里的鱼儿在水杉的倒影间嬉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虚像

D.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实体

19、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较大

C.当甲和乙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D.体积为的甲物质,质量为5g

20、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

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21、如图是眼球成像原理图,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常视力情况下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不注意健康用眼,会导致晶状体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强,使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进入老年后睫状肌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蜡烛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的前方

D.近视眼需要通过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22、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减小斜面与桌面的夹角,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B.在“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推理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用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利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D.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可以多次改变∠EON的大小进行实验

23、对如图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24、如图所示,人脸识别取款机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人看镜头并输入正确信息,即可完成取款。下列关于该镜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可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为了成像清晰,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小于镜头的焦距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原子中,原子核由________和中子组成,核外电子带________电.

26、物体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小卢同学重为500牛,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若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米2,则他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牛,压强为_______帕,如果该学生开始行走,则他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如图,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这说明物体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_

28、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1nm=10-9m。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只有0.1mm,合______nm

 

29、图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0、如图甲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小强在同一地点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出美丽的开封铁塔,如图乙、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丙时,镜头焦距调的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31、中国北斗服务全球,造福人类。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北斗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一、二级为常规燃料,第三级为液氢液氧燃料,将燃料液化的最大好处是______,便于储存和运输。此次发射的是北斗三号系统中最后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卫星距离地面高约36000km,这颗卫星24h绕地心转1周。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绕地心运动的速度约______km/h,从卫星回传信息的无线电波到达地球表面的最短时间约______s。(地球半径约6400km,无线电波传播速度约3×108m/s,π取3)

32、汽化的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如图所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当他从高处落下,在与蹦床面将要接触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________,动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与蹦床面接触后,床面发生弹性形变,运动员的动能转化成蹦床的____________

34、甲、乙两船航行在无风的河面上,甲船上的人感到有南风吹过来,则甲船正在向________航行;乙船上的乘客感到吹北风,则乙船正在向________航行.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小华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_____从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

(3)在实验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37、一个铜球质量为178g,体积为50cm3,(已知ρ =8.9×103kg/ m3),

⑴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⑵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⑶若在该球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205g,则所注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8、最多能装载2t汽油的油箱,能装载2t水吗?请用2种办法判断,写出必要的运算过程。(ρ汽油=0.8g/cm3ρ=1g/cm3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的传播方向,若S成的像S′在光屏上最清晰,光屏应放在什么位置,在图中用虚线画出光屏的位置。

40、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里,小芳用80克的水做液体的沸腾实验,画出了如下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而小强用50克的水和同样的热源来做实验,请你在下图丙中画出小强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标准大气压下)。

41、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