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山东临沂初三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1月30日,2023年第十二届杭州戏剧节正式开幕。开幕式当晚,改编自司汤达原著、由孟京辉导演的史诗巨制《红与黑》,作为本届杭州戏剧节的开幕大戏率先与观众见面。跟观众能看到舞台上的人物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墙上手影

B. 铅笔错位

C. 镜中人像

D. 邮票放大

2、如图所示,四个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虚线框内应该放置凸透镜的是(     

A.   

B.   

C.   

D.   

3、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对行驶,相遇时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A.4:5

B.5:3

C.5:6

D.2:3

4、如图甲所示为眼球结构图,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乙所示装置,对远视眼的成像及矫正进行探究。将老花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映出了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

B.远视眼不戴矫正眼镜时,看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远视眼患者佩戴的远视眼镜属于凹透镜的一种

D.如果患者远视眼很严重,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小一些

5、在测量lmin内脉搏跳动次数的活动中,下列工具最适合计时的是(  )

A.室外阳光下的日晷

B.没有秒针的挂钟

C.计时25分钟的沙漏

D.带秒表功能的手表

6、如图所示为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原因是坐垫内填充了某种物质,它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而且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坐垫内物质是非晶体

B.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

C.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

D.坐垫内的物质温度不变时,它一定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7、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 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8、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应使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油比水轻”,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9、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源向水池发出一束激光,在水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并在光电屏和池底分别留下光斑PQ,据图分析可知(  )

A.反射角为50°

B.反射角为80°

C.若水面上升,光斑P将向右移

D.若水面下降,光斑Q将向右移

10、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11、小兰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五次测量同一本书的宽度,测量值分别为:12.42cm、12.43cm、12.43cm、12.20cm、12.44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cm

B.5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C.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12.428cm

D.应该去掉数据“12.20cm”,是为了减小误差

12、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3、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介绍问天实验舱的情况,演示毛细效应、水球变“懒”等物理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洋和陈冬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太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14、普通列车的速度为108km/h,高速路上的小轿车速度为33m/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普通列车每小时行驶108000米

B.小轿车每分钟行驶1980米

C.普通列车的速度大于小轿车的速度

D.上述情况下,相同时间内小轿车运动的路程比列车多

15、锯琴,也称为“乐锯”,即用锯子演奏音乐,其结构如图甲所示。演奏时,触动锯身宽度越宽,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如图乙,与触动B点相比,触动 A点时(  )

   

A.发声时每秒振动的次数多

B.发声时动幅度小

C.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16、某研究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这个图线,可得到水的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有关水的变化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在4°C时密度最小

17、关于力、重力、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作用在物体上一定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B.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C.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水对船桨的力

D.物体间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

18、清晨,站在青城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气温越高越容易形成雾

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9、周末,小东与妈妈一起到百汇商城购物.当他们正乘坐自动扶梯上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商城里的货柜为参照物,小东与妈妈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东与妈妈是运动的

C.以他们乘坐的扶梯为参照物,小东与妈妈是运动的

D.以正在下行的另一部扶梯为参照物,小东与妈妈是静止的

20、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减小斜面与桌面的夹角,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B.在“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推理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用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利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D.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可以多次改变∠EON的大小进行实验

21、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后就没必要用碎冰做实验了

B.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C.A图线中,2—6min段温度不变,说明此过程不需要吸热

D.A图线中,2—6min段表示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

22、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词中描写船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5km/h

B.20km/h

C.80km/h

D.120km/h

2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增大拨动琴弦力度会使琴声的音调升高

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24、暑假期间,小超和弟弟在父母带领下到都江堰玩水避暑(如图)。小超惊奇的发现,弟弟的腿在水中看起来变短了,下列光路图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若绳子自由端水平拉力F为900N,物体A重1500N,不计滑轮重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m时,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 ______m,拉力所做的功是 ______J,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是 ______J。

26、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船闸是根据______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_____Pa。

2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将红、____蓝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称它们为光的三原色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紫外线”,下同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 上防护眼罩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 对人眼的伤害

28、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______

29、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是利用 ___________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这是由于灯丝发生了___________的缘故。

30、如图所示,重为5N的铁块紧紧吸附在磁性平板的下表面,用水平向右2N的力拉动铁块时,铁块恰好匀速运动,此时平板对铁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方向为_____。若用水平向右3N的力拉动铁块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6~9s内,推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

32、艳艳在帆船赛现场观看比赛,戴上眼镜前和后观察湖面上远处的帆船的情形如图甲所示。则艳艳的眼睛成像示意图是图中的 _____图(填“乙”或“丙”),她佩戴的眼镜是 _____透镜镜片制成的。

3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音调越高;   音调越低.响度跟发声体的   有关系,   ,响度越大;   ,响度越小.响度还跟   有关系.

 

34、小孔成像是光的______现象,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______现象,在吉祖湖的湖面能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属于光的______现象。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选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cm(选填“5”或“10”);

(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甲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此时像应是图乙中的_____(选填序号);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辆四轮汽车质量为2吨,在平直公里上匀速行驶6km,用时10分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5倍,当车静止时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g=10 N/kg)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3)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7、一名工程师为了测定某点距山崖的距离,他站在此点面对山崖大吼了一声,经2s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问:工程师距山崖多远?

 

38、如图所示,树上P处停着一只乌鸦,地上C处有一只小虫,乌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捉地上C点处的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Q点,已知P点的高度Q点的高度C点到AB的路程分别是,乌鸦完成这次捉虫任务的平均飞行速度为5m/s,不考虑乌鸦捉虫消耗的时间。

(1)求乌鸦完成这次捉虫任务所需的时间;

(2)若将AB看成一个平面镜,则小虫爬到什么位置时,乌鸦飞行的路程最短?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为乌鸦设计一条最短的飞行路线并在图中标出,同时证明该路线最短。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是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一条光线射向尾灯,请画出该光线经尾灯反射的完整光路图。

40、(1)如图,水平传送带正将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米袋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画出米袋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

(2)图中用一根细绳将杠杆AOB在O点悬挂起来,并且OA<OB。现在B处挂一重物G,欲在杠杆上施加一最小动力F,使其在图示位置平衡,作出该最小动力的力臂和力的示意图______

41、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请在图甲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