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_______从文字符号讲,________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是一种艺术,_______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________字形繁难复杂,________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新高三7 月语文试题第9 页
A. 不是 也不是 并且 固然 却
B. 是 也是 还 虽然 但是
C. 不是 不是 而且 即使 也
D. 不是 也不是 而且 虽然 但是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彰显我国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决心,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探索适用惩罚性赔偿,着力解决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
B.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格的美丽乡村,这是农村建设的内涵。
C. 世界卫生组织(WHO)3月30日对外公布数据称,全球目前有至少3亿人以上患有忧郁症,自2005年至2015年,忧郁症患者人数增加了至少18%。
D. 中国将继续实施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已有航天重大专项,同时将开展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真是对不起!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4、下列句中只有一组反义词是
A.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B.柱距采用我国柱廊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
C.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D.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
B. 《战国策》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经西汉刘向整理,属国别体。
C.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荷花淀》等。
D. 《国语》以“国”为目,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属国别体史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首先,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其次,“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最后,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爱原则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家国同构”早已超越了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现代意义》,2019年10月28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如今已然解休,但其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B.家族观念、人伦情感都基于血缘,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C.经过儒家思想的长期教化,家国天下观念不断影响并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和精神。
D.一直以来,儒家的“家国天下”表现为个体对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主动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家国天下”意识,并通过引用习总书记的话突出其在今天的意义,增强了说服力。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分说部分以并列方式展开,从三个方而对“家国天下”的当代价值进行充分的闸释。
C.文章具有一定的辩证性,既阐释了家、国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也看到了“家国天下”观念的发展变化。
D.文章最后一段围绕“家国天下”意识进行论述,从传统到现化,从内涌到意义,逻辑清晰,结论明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扬孝悌之道,提倡忠恕爱敬之德,要注意批判性继承传统家庭伦理观,使之对现代家庭建设有积极意义。
B.家国天下观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兴盛相关联,凝聚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让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C.“天人合德”的前提是世界是有机联系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两套体系具有一致性,可以相互推演。
D.有“家国天下”意识的人,必定具有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道德自觉,从而才可能具有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____”一句借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渲染诗人与朋友将别时凄凉的氛围;“ ___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_____”一句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
(2)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8、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诗言志,其中不乏哀愁,伟大的诗人们往往把胸中难以排遣的愁情化作千古流传的美妙诗句。在《虞美人》中李煜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这一形象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来抒发自己作为亡国之君的无尽哀愁;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用“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鲍照在《拟行路难》中则用“心非木石岂无感,⑤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欲说还休的愤懑与不平;而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则在《醉花阴》中把闺怨闲愁化作了“⑥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锦绣词句。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_______________”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做法相似。
(3) 《赤壁赋》中客人听了苏轼一番话后,转悲为喜,继续痛饮,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距文章开头“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饯行,《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此次宴会的盛况。
(3)《阿房宫赋》中极写阿房宫建筑群占地面积之广,海拔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称赞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到巴陵郡,但励精图治,多有惠政,成果斐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结尾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子: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以乡愁为主题的诗词中,多以明月寄托愁思,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这样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来强调君子要自我砥砺保持锐气,用“_______, _______”来强调君子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来提升自己。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
韩偓
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
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
寒气与君霜里退,阳和为尔腊前来。
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①何曾用不材。
注:①调鼎:语出《尚书》,比喻宰相职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直接点题,诗人把自己比作一冬两开的梅花,表明自己被重新重用是朝廷的栽培。
B.三、四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等角度表现腊梅晶莹的姿态以及浓郁的幽香。
C.“夭桃”,艳丽争春的桃花,喻指那些凭借“东风”献媚取宠但是才能平庸的朝廷群小。
D.诗歌以情布局、以景衬情,并用香魂与寒霜、诗人与“不材”构成对比,富有艺术魅力。
【2】诗歌五、六句的意思是什么?塑造了腊梅怎样的品质?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马《史记》。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①,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
玄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物加等。庐墓左,群鹿犯所植松柏,无量令毋捕杀之,但号诉日:“山林不乏,忍犯吾茔树耶?”自是群鹿驯顺,不复枨触。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丧除,召复故官。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②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车驾遂东。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故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成得承袭.”帝纳其言。
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馔、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③,光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完治。
卒,年七十五。帝闻悼痛,赠礼部尚书,谥日文,葬事官给。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
【注】①亚献,祭祀时第二个献酒称“亚献”。②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③设次,设置帐棚,供临时居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B.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C.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D.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坟典,“三坟”“五典”合称,指“三皇五帝”之书,后转为对古代典籍的通称。
B.攉,这里是提升官职之意。古代表升职的专有词还有:升、晋、迁、陟、加等。
C.南郊,古代帝王于南郊祭祀天神,是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一种国家宗教仪式。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供奉其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无量学问渊博。他少年时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经学,专心攻读,尤其精通《礼》和司马迁的《史记》,并凭借对《礼》和《史记》的精通被提拔为官。
B.褚无量心地仁慈。在墓旁构筑小屋守丧期间,群鹿冲犯他种植的松柏,他下令不要围捕猎杀,以后群鹿也不再前来触犯松柏,为此他终生不再吃鹿肉。
C.褚无量敢于直谏。在太庙坍塌的情况下,姚崇执意提出不改变皇帝到东都的行程,褚无量反对姚崇的建议,并劝谏皇帝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灾异。
D.褚无量注重文化典籍的修订。唐高宗时藏入宫中的旧书,次序杂乱无章,他建议请人整理誊写,补订次序,扩充珍贵的典籍,为此事的主管官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
(2)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成得承袭。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7年,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一上任就迅速砍掉了70%的项目,随即又砍掉了90%没有特色的产品,只专注于iMac、iPod、iPhone、iPad。发明iPhone4时,他只有一个要求:“把最复杂最强大的功能最简单化。”结果极简的iPhone4,开创了全球智能手机时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