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党项人在西北部建立的政权,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B. 酋,旧称少数民族或外族的首领。有时也指盗匪、侵略者的首领。
C. 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
D. 内禅,世袭制王朝的君主将君位禅让与异姓的血亲,称“内禅”。
2、下文为梁启超写给儿女的书信节选,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思成庄庄________:中国先辈屡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平生最________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________,一面又不可________,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A.惠鉴 铭记 骄盈自满 望而却步
B.共览 服膺 骄盈自满 畏葸不前
C.惠鉴 服膺 旁若无人 望而却步
D.共览 铭记 旁若无人 畏葸不前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 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 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 ”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 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B. 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C. 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D. 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文化新时代的到来。对互联网文化的变局,要有“正确打开方式”, 看到它释放出来的文化生产力目前 比较无序, 泥沙俱下, 看到它的成长性与生命力。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互联网正在让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场域,变成一个真正能包容文化多样性的“长尾”。过去 淹没无闻的平凡个体, 有了被历史记住的表情。
A | 只有 | 还 | 未免 | 才能 | 就 | 从此 |
B | 既要 | 还 | 难免 | 也要 | 只能 | 因此 |
C | 只有 | / | 难免 | 才能 | 只能 | 因此 |
D | 既要 | / | 未免 | 也要 | 就 | 从此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针对我国境外在逃人员潜逃方向呈现出的地域性特征,公安部派出境外缉捕工作组,集中缉捕潜逃东南亚的犯罪嫌疑人。
B. 我国一向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领导人访问他国时总是明确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双方关稳定向前发展。
C. 打造“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战略,这意味着各国需要“求同存异”,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谋求共同发展。
D. 由于经费不足,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梦的远方
林清玄
(1)有时候回想起来,我母亲对我们的期待,并不像父亲那样明显而长远。小时候我的身体差、毛病多,母亲对我的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为了让我平安长大,母亲常背着我走很远的路去看医生,所以我童年时代对母亲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趴在她的背上去看医生。
(2)我不只是身体差,还常常发生意外。3岁的时候,我偷喝汽水,没想到汽水瓶里装的是“番仔油”(夜里点灯用的臭油),喝了一口顿时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昏死过去了。母亲立即抱着我以跑百米的速度到街上去找医生,那天是大年初二,医生全休假去了,母亲急得满眼泪,却毫无办法。“好不容易在最后一家医生馆找到医生,他打了两个生鸡蛋给你吞下去,又有了呼吸,眼睛也张开了。直到你张开眼睛,我也在医院昏过去了。”母亲一直到现在,每次提到我喝番仔油,还心有余悸,好像捡回一个儿子。听说那一天她为了抱我看医生,跑了将近10公里。
(3)由于我体弱,母亲只要听到什么补药或草药吃了可以使孩子身体好,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药方,抓药来给我补身体,可能是补得太厉害,我6岁的时候竟得了疝气,时常痛得在地上打滚,哭得死去活来。“那一阵子,只要听说哪里有先生、有好药,都要跑去看,足足看了两年,什么医生都看过了,什么药都吃了,就是好不了。有一天,一个你爸爸的朋友来,说开刀可以治疝气,虽然我们对西医没信心,还是送去开刀了。开一刀,一个星期就好了。早知道这样,两年前就送你去开刀,不必吃那么多的苦。”母亲说吃那么多的苦,当然是指我而言,因为她们那时代的妈妈,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
(4)过了一年,我的大弟得小儿麻痹,一星期就过世了,这对母亲是个严重的打击。由于我和大弟年龄最近,她差不多把所有的爱都转到我的身上,对我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并且在那几年,对我特别溺爱。例如,那时候家里穷,吃鸡蛋不像现在的小孩可以吃一个,而是一个鸡蛋要切成“四洲”(就是四片)。母亲切白煮鸡蛋有特别方法,她不用刀子,而是用车衣服的白棉线,往往可以切到四片同样大,然后像宝贝一样分给我们。每次吃鸡蛋,她常背地里多给我一片。有时候很不容易吃苹果,一个苹果切12片,她也会给我两片。有斩鸡,她总会留一碗鸡汤给我。
(5)可能是母亲的照顾周到,我的身体竟然奇迹似的好起来,变得非常健康,常常两三年都不生病,功课也变得十分好,很少读到第二名。我母亲常说:“你小时候读了第二名,自己就跑到香蕉园躲起来哭,要哭到天黑才回家,真是死脑筋,第二名不是很好了吗?”
(6)但身体好、功课好,母亲并不是就没有烦恼。那时我性格古怪,很少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有时自己玩一整天,自言自语,即使是玩杀刀,也时常一人扮两角,一正一邪互相对打,而且常不小心让匪徒打败了警察,然后自己蹲在田岸上哭。幸好那时候心理医生没有现在发达,否则我一定早被送去了。“那时庄稼囡仔很少像你这样独来独往的,满脑子不知在想什么。有一次我看你坐在田岸上发呆,我就坐在后面看你,那样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忍不住流泪,心想:这个孤怪囡仔,长大后不知要给我们变出什么出头,就是这个念头也让我伤心不已。后来天黑,你从外面回来,我问你:‘你一个人坐在田岸上想什么?’你说:‘我在等煮饭花开,等到花开我就回来了。这真是奇怪,我养一手孩子,从来没有一个坐着等花开的。”母亲回忆着我童年一个片段,煮饭花就是紫茉莉,总是在黄昏时盛开,我第一次听到它是黄昏开时不相信,就坐一下午等它开。
(7)我15岁就离家到外地读书了,母亲因为会晕车,很少到我住的学校看我,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她常说:“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但每次我回家,她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拼命给我吃,然后在我的背包塞满东西。我有一次回到学校,打开背包,发现里面有我们家种的香蕉、枣子;一罐奶粉、一包人参、一袋肉松;一包她炒的面茶、一串她绑的粽子,以及一罐她亲手淹渍的凤梨竹笋豆鄉酱……一些已经忘了。那时觉得东西多到可以开杂货店。
(8)那时我住在学校,每次回家返回宿舍,和我一起的同学都说是小过年,因为母亲给我准备的东西,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一直到现在,我母亲还是这样,我一回家,她就把什么东西都塞进我的包包,就好像台北闹饥荒,什么都买不到一样。有一次我回到台北,发现包包特别重,打开一看,原来母亲在里面放了八罐汽水。我打电话给她,问她放那么多汽水做什么,她说:“我要给你们在飞机上喝呀!”
(9)高中毕业后,我离家愈来愈远,每次回家要出来搭车,母亲一定放下手边的工作,陪我去搭车,抢着帮我付车钱,仿佛我还是个3岁的孩子。车子要开的时候,母亲都会倚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那时我总会看见她眼中有泪光,看了令人心碎。
(10)要写我的母亲是写不完的。我们家5个兄弟姊妹,只有大哥侍奉母亲,其他的都高飞远扬了,但一想到母亲,好像她就站在我们身边。
(11)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
(12)作家可能没有做官好,但对母亲是个全新的经验,成为作家的母亲,她对乡人谈起我时,为我小时候的多灾多难、古灵精怪全找到了答案。
(文章选自林清玄散文《在梦的远方》有刪减)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作为一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母亲对我们一直无太大期望,这也正是那一代很多母亲共同的特点。
B. 文章中母亲的回忆在作者的回忆中多次出现,既补充了情节,又反映出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使母亲的形象愈加丰满清晰。
C. 因为我自幼体弱多病,所以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母亲对我最为溺爱,这也是我性格古怪的原因之一。
D. “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这句话既有母亲对儿子离家出去的不舍和牵挂,又有再见到儿子回来时的喜悦和欣慰,话虽朴实,却令人感动。
E. 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作者用时间顺序串联起回忆中的点滴琐事,平实地叙述中溢出满满的母爱,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概括第(6)段大意并简要分析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4】本文对“梦”着墨不多,仅在第(11)段中写到“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文章标题却是《在梦的远方》,请说一说你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高骚》中,表达诗人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极为精练的“__________”一句概括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色。
8、按要求填空。
(1)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韩愈《师说》)
(2)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㓿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也不愿意做出世俗小人的丑态,因为“________________”,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2)《蜀道难》中善用夸张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极言蜀地隔绝封闭之久,以“________________”极言蜀道山路的曲折盘旋。
(3)《岳阳楼记》中通过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地写尽朝夕之间湖山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在阐述了居于下层的人不以从师为耻后,紧接着以“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句阐述士大夫对从师的态度。
(2)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和听觉着笔,生动形象地描写战斗场面的激烈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
11、(1)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2)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5)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6)落日楼头,_________,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7)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8)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2、(1)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不逾矩。(《孔孟论学》)
(5)______________,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①
纳兰性德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②,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注)①康熙十三年,词人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婚后三年卢氏不幸亡故,后来词人写下了这首词。②风月:本指清风明月,后代指男女情爱。
【1】上片写出了词人哪些细腻的情感与体悟?
【2】请简要赏析“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三句的表达效果。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各题。
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从河东唐介辟。(吕公弼)荐安礼于朝,神宗召对,欲骤用之。安石当国,辞,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他日得见,命之坐,有司言八品官无赐坐者,特命之。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救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李定、张璪皆擿使勿救,安礼不答,轼以故得轻比。
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之,叹息夸异。帝闻之,喜曰:“昔秦内史廖从容俎豆,以夺由余之谋,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
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国嗣,诏悉改卜,无虏数十万计,众汹惧。安礼谏曰:“文王ト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恻然而罢。
久之,御史张汝贤论其过,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汝贤亦罢。绍圣初,还职,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苦风痹,卧帐中决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赠右银青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王安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B.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C.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D.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科,也称登第。一般考中进士以上就可称登科,但民间有“大小登科”的说法,结婚被称为“小登科”。
B.八品,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正八品是第十五级。宋代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子博士等都属于八品官。
C.起居注,记录古代帝王、皇子和后妃的言行。从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文中指祭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礼才华出众。由于当时王安石执政,他主动推辞皇帝的任命,只担任了小小的八品官。但他关于国事的见解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B.王安礼为人正直。苏轼被关进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他。王安礼却坦然向皇帝进谏,请求宽赦苏轼,不要因言治罪。
C.王安礼善于断案。其前任审理不妥的案子,王安礼都从轻发落,释放了犯人,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十九个县的囚室都空了。
D.王安礼敢于进谏。他用文王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尸骨的例子,劝说皇帝收回迁移百姓墓地的诏令。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
(2)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人们平常在形容一件事遥遥无期的时候,常说“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啊”。无论对于长辈还是正扮演社会中坚力量的年轻人来说,心中“不安分”的夙愿,总会出于各种客观原因而无法实现。等到客观条件可以满足时,却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不再有“活出动静”的热情。
材料二 “元宵节,我想让爷爷和我一样活在25岁,陪爷爷再年轻一次。”一张看似“无厘头”的请假条大红于网络,被网友们誉为“任性”却包含甜蜜辛酸的请假条。
你如何看待这些材料?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