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常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东面的主阶称为“阼阶”。
B. 畿,古称王畿,指王都管辖的方千里地面,汉称京畿,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C. 祠,供奉皇家祖宗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而为活人建立祠的称为“生祠”。
D. 田秩,指田禄,泛指俸禄。先秦卿大夫的俸给来自采地或公田,故称田禄。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马龙放下了老脸,屈尊加盟湖人抱大腿,但是奢华的湖人F4却在内江和伤病的侵蚀下变得外强中干。
②我进入先生曾供职的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有幸添列门墙,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
③甲午战争前夕聂士成赴东北和朝鲜等地查询拜访和测绘地形,对山川要塞管窥蠡测均用新法绘图说明。
④他每天宵衣旰食,日出而作,日息而归,白天忙着经管牛羊,夜间还得挑灯储备牛羊群过冬的青饲料。
⑤小林前去看房,每平方米45000元的开价自己还没来得及权衡比较,新房就被他人定走了,最终铩羽而归。
⑥入伍10多年来,由他搬运出入库的装备器材有上万件,次次毫厘不爽,就连一位中科院专家也感到惊叹。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过于圆滑,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方枘圆凿,刚正有气节,这样才能坚守本心,成为独立而有尊严的个体。
②既要使用殖民者强迫使用的语言作为表现的媒介,又要坚持存在骨血之中的民族的立场,作家们不得不虚与委蛇,写些官样文章。
③有些人在贪污腐败后一逃了之,以为自此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贪官们出逃在外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他们中的很多人过得期期艾艾,惶惶不可终日。
④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天性中独具的那份敏锐和柔情,余光中的作品饱含着对故土的依恋,勾起了几代华人的莼鲈之思。
⑤互联网时代,客户的一举一动都会转化为数字信息,成为商家挖掘商机的大数据宝库,相对于线下零售的盲人瞎马,线上电商简直就是明察秋毫。
⑥许多年前,在听老人讲布朗族的种茶历史和茶文化时,南康先生不动声色,到现在他才明白,那时候老祖宗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古茶林生态系统。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越南老兵吴日灯回忆说,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但也看到了中国士兵秋毫无犯粮仓和百货商场,并在门外贴上封条。
B.2016年5月22日,十三幅“3D稻田画”正式亮相沈阳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画面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C.东南亚各国现有铁路的规格并不统一,在轨道设置标准方面各行其是,而且各国在寻求外资和技术的时候,分别对日本、中国等国家的高铁技术各有偏爱。
D.古往今来,围绕老子《道德经》进行解读的著作汗牛充栋,大家为的是能探寻其中的奥秘,真正把握《道德经》的真谛。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判定一种艺术样式是雅 ① 俗, ② 要看其作者身份, ③ 要看作品的精神取向和艺术旨趣。中国古典戏曲热衷以“琐屑”的市井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将贩夫走卒,贫寒书生,风尘妓女悲欢离合的日常生活搬上戏台,许多剧作堪称社会生治的风俗画。 ④ 是以历史为題材,古典戏曲 ⑤ 多半摄取经过民间淘洗的历史演义和传说,少有雄浑冷峻的风云气, ⑥ 多显家长里短的世俗气。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和 | 既 | 更 | 虽 | 却 | 更 |
B | 还是 | / | 也 | 即使 | 却 | 而 |
C | 和 | / | 也 | 虽然 | 却 | 更 |
D | 还是 | 既 | 更 | 即使 | 也 | 而 |
A. A B. B C. C D. D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器(节选)
刘庆邦
刘本省头上戴的是高粱篾子编的帽壳,身上穿的是粗布衣,脚上穿的是尖口鞋,跟普通农民似乎没什么两样。值得注意的是他肩头扛着的一把铁锨。铁锨是用冰铁制成的,锨的正面和背面都闪着镜子一样的光亮。这样的铁锨,仿佛对树能照见鸟,对水能照见鱼;白天能照见太阳,夜间能照见月亮。别的下地干活儿的社员,肩上扛的也有铁锨,他们的铁锨上面不是沾了泥,就是沾了土,铁锨的正面和背面都灰秃秃的,一点儿光亮都没有。所谓爱器,并不是他喜欢什么器皿,他也不搞什么收藏,只是愿意打磨他日常用的劳动工具而已。那么他与众不同的特点呢,就是在干活儿之前保持他的工具一尘不染,一锈不生,闪闪发光。在干完活儿之后,仍要保持他的工具发光闪闪。我不止一次听这位堂叔以炫耀的口气夸耀他的铁锨:明晃晃,亮堂堂,一摇一摆像太阳。每当听见他以顺口溜的形式显摆自己的铁锨,把铁锨和太阳相提并论,我都禁不住想笑,不就是一把用来在土里刨食的铁锨嘛,又不是关云长手里的青龙偃月刀,有什么值得显摆的呢!
黄黄的秋阳普照着秋天的田野,豆茬地里还弥漫着豆子和豆叶的香味,刘本省走进地里,开始撒粪。烂糟糟的粪肥是很脏的,里面还充满了微生物和毒素,刘本省手中的铁锨那么干净、亮堂,他怎么舍得把铁锨插进粪堆里去呢?这个不用替刘本省发愁,他懂得,磨刀是为了砍柴,把刀磨快,是为了砍更多的柴。他把铁锨整得如此光亮,当然也不是为了当摆设,而是为了撒粪撒得更快、更利索、更均匀。他把铁锨贴着地皮铲进粪堆里去了,一铲就是满满一锨。他像在场院里打豆子、扬豆子时做的那样,把粪扬到空中,哗地扬成一个扇面,让粪均匀地落在地上。他又像用撒网在鱼塘里撒鱼做的那样,铲在铁锨里的粪肥好比是缩在一起的渔网,长长的铁锨把好比是网纲,他把“网纲”一抡,纲举目张,“渔网”就张圆了,罩在地面上。在没有撒粪之前,土地是黄色的。撒过粪之后呢,地上就有了一朵一朵的黑色。这样一来,他撒粪又像是撒花,金色的土地上很快开满了黑色的花。
这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进一步领略到刘本省对工具的爱护。一个拖拉机手,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在塘边的地里犁地。他看见一棵老树的树洞旁拖着一条长长的蛇皮,断定蜕去皮的蛇就藏在树洞子里,想把蛇从树洞子里驱赶出来。当长长的枣花蛇脱洞而出的那一刹那,人们似乎有些害怕,不禁惊呼起来。蛇出了树洞,就蜿蜒着向塘底逃去。
有人喊:打死它!
有人喊:斩了它!
刘本省也过来了,拳不离手地提着他的铁锨。
拖拉机手把手向刘本省一伸说:把铁锨给我!
刘本省拒绝了:不行!你用别人的铁锨吧!
就用你的铁锨,因为你的铁锨最利。拖拉机手说着,抓住了刘本省手中的铁锨的锨把子,欲把铁锨从刘本省手中夺走。
刘本省态度坚决,死死地抓住锨把子不放,声明他的铁锨不能沾血!
沾血怎么了,斩长虫又不是斩人。关老爷的大刀就是用来沾血的,沾血越多越有灵气。
谁想沾血谁沾血,反正我的铁锨不能沾血,一沾血就再也洗不干净了!
刘本省对自己工具的爱护近乎神圣,别说用他的铁锨斩蛇了,连一条泥鳅都不愿意斩。
塘泥表面是硬的,中层是软的,下面是稀的。在稀的那一层里,藏有一些泥鳅。那些泥鳅暂时在泥巴窝里睡大觉,等雨水到来,坑塘里充满了水,它们会重新活跃起来。刘本省在刨塘泥时,难免会刨到泥鳅。每发现泥鳅时,他决不会用铁锨把泥鳅斩断,也不会连同塘泥把泥鳅甩到干岸上去,而是任凭泥鳅往稀泥的深处钻,继续存活。
到了冬天,大雪封地,地里没啥活儿可干了,被称为挂锄的季节。锄头用不着了,好多农具也都被闲置起来。说是挂锄,其实好多人家并不是真的把农具挂起来,而是随便把农具往墙角里、屋檐下,或茅房里一扔,就拉倒了。一冬过去,潮袭水浸,农具往往锈得不成样子。刘本省的挂锄,是真正的挂锄。他在西间屋的山墙上钉了一排木头橛子,把十八般农具都并排挂在橛子上。他不是把农具高高挂起就完了,而是经常性地对他的农具进行检视,如果发现哪样农具有生锈的迹象,他会立即把那样农具取下来,进行擦拭,直到擦出亮光为止。给我的感觉,他好像在举办农具展览,把西间屋变成了农具展览馆。
2018年秋后的一天上午,我从北京回到老家,在村口遇见了干活儿归来的刘本省。刘本省虽然已是年近八旬的人,但他腰板挺直,步履稳健,不显任何老态。我特别注意到他肩头所扛的一把铁锨,锨面还是锃亮锃亮,一尘不染。我热情地向本省叔问好,称赞他的铁锨还是那么明亮,并背出了他的顺口溜:明晃晃,亮堂堂,一摇一摆像太阳。
本省叔一听就笑了,说:你这孩子就是记性好!
(选自《北京文学》,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为“爱器”,作者把刘本省的铁锨称为“器”,庄重的称谓隐含了对主人公的尊重,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B.文中细致而夸张地描绘了刘本省铁锨的光亮程度,并与别的社员的铁锨进行对比,表现了刘本省对劳动工具的爱惜。
C.刘庆邦善于写农村生活,文中撒粪的劳动情景,与《边城》端午节捉鸭子比赛一样,都在具体场景描写中刻画人物。
D.时隔多年,“我”对刘本省夸耀铁锨像太阳的顺口溜仍印象深刻,这一结尾通过情节突转表现了歌颂劳动者的主题。
【2】本文在刻画刘本省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本文是刘庆邦“叔辈的故事”系列纪实小说中的一篇。小说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在文中如何体现?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 , , ”的态度。
(2)《卖炭翁》中的卖炭翁怕冷又希望冷,“ , ”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月”是诗文中常见的形象,它往往包含丰富的意蕴。《念奴娇》中,“人生如梦,①_______”以酒祭月隐含着苏轼对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②__________”曲罢寂然无声,只见江月,既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又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一丝伤感涌上心头;南唐后主李煜则在《虞美人》中劈空一问“③_________?往事知多少”,表达了自然永恒和人生短暂无常之思;《短歌行》中“④________,何时可掇”,曹操把贤才比作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里“开琼筵以坐花,⑤___________”抒发与兄弟的痛饮狂欢之情;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⑥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则营造了因月出而暮雾消散,树影清晰的隐逸之境。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特立独行,粉身碎骨也不悔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表达了择师的标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2)表现男女曾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诗句是: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诗经·氓》)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人、物对比,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11、按要求填空。
(1)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王昌龄《_______》)
(2)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孔子在《卫灵公》中认为“志士仁人”面对 “仁”时,要有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 。
(2)《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 。
(3)《离骚》中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 ,________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鹧 鸪 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栏幽槛小红英。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tú mí):亦作"酴釄"。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醾花开春事了”的说法。②婉娩:天气温和。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嫩绿重重看得成”,以“嫩绿”为全词画面敷下了基本色调。它可以增强春天的意象,唤醒读者对春天的情感。
B. 第二句中,“小”字有大作用,“小红英”三字增强色彩的对比和反差。写活了画面,照亮了全篇,使春天的气氛更浓。
C. 上片四句,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初春绿意渐浓,蜂忙蝶舞的活泼画面。
D. “送了斜阳月又生”,结尾以日落月升、写时间流逝,春*难留,将写景、叙事、议论融为一体。
E. 这首词的上片,画面色彩鲜明,不重词采,具有自然活泼、清新明快的语言特色。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4、 泗州先春亭记
欧阳修
景祐二年秋,清河张侯①以殿中丞来守泗土。既至,问民之所素病,而治其尤暴者。曰:“暴莫大于淮”。越明年春,作城之外堤,因其旧而广之。度为万有九千二百尺,用人之力八万五千。泗之民曰:“此吾利也,而大役焉。然人出于州兵而石出于南山作大役而己不知是为政者之私我也不出一力而享大利不可。”相与出米一千三百石以食役。堤成,高三十五尺,土实石坚,捍暴备灾,可久而不坏。
既,曰:“泗,四达之州也,宾客之至者有礼。”于是,因前蒋侯堂之亭新之,为劳饯之所,曰“思邵亭”。且推其美于前人,而志后人之思也。又曰:“泗,天下之水会也,岁漕必廪于此。”于是治常丰仓西门二夹室,一以视出纳,曰某亭;一以为舟者之寓舍,曰“通漕亭”。然后曰:“吾亦有所休乎!”乃筑州署于东城上,为先春亭,以临淮水,而望西山。
是岁秋,予贬彝陵,过泗上,于是知张侯之善政也。昔周单子聘楚而过陈,见其道秽而川泽不陂梁②,梁客至不授馆,羁旅无所寓,遂知其必亡。盖城郭、道路、宾客寄寓,皆三代为政之法,而《周官》尤谨著之,以为御备。今张侯之作守也,先民之备灾,而及于宾客入来,然后私自休焉。故曰知为政也。
先时,岁大水,州几溺。前司员外郎张夏守是州,筑堤以御之。今所谓因其旧者是也,是役也,堤为大。予记其大者详焉。
(注)①侯:旧时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称。②陂梁:防水的小堤、小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人出于州/兵而石出于南山/作大役而己不知是/为政者之私我也/不出一力而享大利/不可
B.然人出于州/兵而石出于南山/作大役而己不知/是为政者之私我也/不出一力而享大利/不可
C.然人出于州兵/而石出于南山/作大役而己不知/是为政者之私我也/不出一力而享大利/不可
D.然人出于州兵/而石出于南山/作大役而己不知是/为政者之私我也/不出一力而享大利/不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祐二年,是用年号纪年。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
B.宾客,即门客。古代贵族为了巩固其地位专门招收的人才,又称门下客、食客。
C.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三代之治被儒家当作理想社会模式的典范。
D.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先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为各司之次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侯是清河人,他以殿中丞身份来泗州做太守。他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把治理淮河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B.张侯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堤防加固拓展。工程浩大,耗费众多,但质量优良,可以长期发挥效用。
C.先春亭是泗州官署,位于泗州东城,是州官办公休憩之所。邻水望山,风景秀丽,透露出张侯的胸襟不俗。
D.泗州曾遭遇洪水灾害,差点儿全城淹没。张夏主管该州时,筑堤防护,未雨绸缪,实在是三代以来的善政。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问民之所素病,而治其尤暴者。曰:“暴莫大于淮”。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谏太宗十思疏》)
15、作家钱钟书《围城》中说:天下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戴了面具的必然。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