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期,我校举办了演讲比赛,在比赛中,各位选手激情四射,感情饱满,巧舌如簧,给师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对于WiFi的需求与日俱增,甚至超过了对电视等的需求,已经高居第二位。
③现在,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很多人想要逃离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到乡下去过瓜田李下的慢生活。
④昨天高考揭榜,小演员关晓彤曝出高考成绩552分,很多网友评论说,小丫头果然才貌双全,不孚众望!
⑤如果有人需要你帮助,你是无动于衷,还是伸出援手?对于有良知的人来说,应该是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⑥一位老农看似无心的回答,让我对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看来我对生活的理解还是肤浅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2、填入了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在西方文化中是如此深入人心, ① 思想家们都不愿花气力去讨论这个问题本身, ② 他们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去征服和战胜自然。在这方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培根的观点。培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认为,人们追求科学的目的, ③ 为了在争辩中征服对方, ④ 为了在行动中支配自然。 ⑤ “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⑥ 要研究自然,探求自然界的规律。
A. 甚至 因此 是 也是 / 所以
B. 以至于 / 不是 而是 但 因此
C. 乃至 所以 / 更是 只是 可见
D. 以致 因而 是 而不是 可是 /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约有67.3%左右的国民认为应当召开读书节。
B.做好复学复课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密切配合。
C.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我们勇敢向前。
D.新时代青年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 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C. “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 文中“谥武勇”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的都是事关天下苍生的大事,他们不会求田问舍,不会蝇营狗苟,他们是胸怀天下而又洞穿未来的大丈夫。
②如果校园足球能够突破现有瓶颈,推进体育真正融入、回归到教育体系之中,无需拔苗助长,足球苗子自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③《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④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⑤中国电影人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冯小刚、张国立等人欲创办电影职业学校来提升电影创作队伍的水准。
⑥世界把他忘了,他也好像忘了世界,从37岁至50岁,他只是和他的学生们厮守,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②⑤⑥
6、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赵法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周易·文言传》,大意是经常行善的人家会有许多可以庆贺的事,经常做恶事的人家会有许多灾祸在等着它。初看起来,这句话是在讲报应,其中也的确含有报应的含义,但是作为儒家文献的《易传》,这话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念又有所不同。
儒家的主流观点不太强调报应,因为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是成为君子,而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明白义利之辨。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孟甚至要求他们的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认为,仁义既是天道,也是人道,为仁义而牺牲,死得其所,使生命获得永恒意义。
钱穆先生曾经将儒家人生观与其他文明宗教相比较,说儒家的君子,他们居仁由义不是为了获得好处,不管它是来自今生还是来世。而且君子人格恰恰是要超越这种功利主义的考虑,他不把道义当作手段,而是当作目的本身。
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的羁绊,并不是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对此有独特的理解。杀身成仁是君子的担当和境界,实践仁义礼智信也经常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总的来看,长远来看,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讲仁爱奉献的儒家道德何以有利于人生?说到底,违反道德的行为可以得利于一时,却难以长久持续。比如一个“信”字,欺诈或许能够短期获利,但是长此以往必然臭名远扬。那些讲诚信的人虽然有时也吃亏,但能获得广泛的信誉和信任,事业便越做越大。
道德与利益的问题,又被称为德福关系问题,也是西方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德者未必有福,享福者未必有德,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哲学家康德认为,经由上帝审判之后,德与福最终能够实现一致,作恶者将会下到地狱,而行善者将会升入天堂,于是公平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可是,儒家没有上帝观,有人经常行善却穷困潦倒,有人作恶多端却福寿俱全,如何解释这种情况呢?儒家对此的回答是:家庭。一个人的积德行善未必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但一定会为他的后代积下“阴德”;一个人作恶多端,尽管能做高官,骑骏马,但他的债务将由子孙偿还。通过引入家庭和时间两个因素,儒家也成功解决了德福表面上的矛盾。
那么,现实中是否真是如此?城市兴起的时间较短,不易觉察,但在乡村中则常常应验。常听有年纪见识多的村里老人说,凡是目前发展不错的家庭,现在有出息的人,祖先父辈多是厚道人。我们看历史上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比如范仲淹、曾国藩等家族,人才辈出,福泽绵长,乃是因为他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为优良的家教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优良品格。这也算是对“积善人家论”的经验证明。因此古人也说:“德者,得也。”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深入人心。
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并非迷信,而是儒家历史理性的结晶。它以儒家的成德之教为思想基础,强调德行修养和与人为善才是一个家庭长期繁荣兴盛的根本保障,不但在义理上可以说得通,在现实中也有经验的证实,反映了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
(摘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传》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虽然也含有报应的含义,但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不同,与西方的德福观也有区别。
B. 儒家道德修养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考虑,目标是成为君子,同时也是为了给后代积下“阴德”。
C. 明白义利之辨是成为儒家君子的首要条件,君子为了仁义不但可以放弃一些个人利益,而且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
D. 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却追求道德在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时间对人生和社会的益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孔孟认为,仁义是天道,也是人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以让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
B. 钱穆先生的研究表明,儒家君子居仁由义非为“余庆”,非惧“余殃”,道义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
C. 在儒家那里,“积善之家”的“家”被赋予了时间因素,常用来指那些传承久远的家族。
D. “阴德”之说在乡村常常应验,而在城市中不易觉察,表明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文中通过与佛、道及西方哲学的具体对比,深刻地阐释了儒家报应观念的独特性。
B. 文中引入康德对现实生活中德福矛盾现象的解说,是为了说明儒家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只是解决了德福表面上的矛盾。
C. 文章运用引用、对比、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让读者对“积善”的意义有一个新的认识。
D. 本文从“积善”与“报应”这一话题出发,从个人修养、家族传承和社会效应三个层面阐述了儒家独特的福报观。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不仅以“土地平旷,________”写出了环境的整洁美,而且以“________,鸡犬相闻”写出了环境的和谐美。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一句,写蜀道高险,让人听而变色;又用“________”一句,写蜀道高险,让人望而兴叹。
(3)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以“________”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给人的美景之感加以概括,又用“________”表达出江山之美对志士们的巨大激励作用。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幽怨。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人罗大经指出杜甫《登高》一诗中,“____,____”两句,含有八层意思,寓指八层悲伤,层层推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两句,表明浔阳城当地虽有乡土音乐但难以入耳。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4)《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指法灵活和乐曲内容丰富的句子是:“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动作细节的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坚守清白,效仿先贤的决心。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表现自己虽然求学条件艰苦却依旧坚定求学,不羡慕他人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咏怀古迹》中委婉讽刺君王昏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寡人之于国也》中表现孟子重视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道难》一诗中写出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夫当关,万夫莫开。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浊题。
早夏寄元校书 司空曙
独游野径送芳菲,高竹林居接翠微。
绿岸草深虫入遍,青丛花尽蝶来稀。
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夏衣。
蓬荜永无车马到,更当斋夜忆玄晖。
【注】: 玄晖: 南朝谢脁,字玄晖,善为诗,后常以此指有文才的人,此处借指元校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 题目中的“早夏” 点明此诗写的是早夏之景,同时从“花尽”“夏衣”两处也能够看出。
B. 首句中的“芳菲”描写了早夏的美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因年老而一事无成的伤感之情。
C. “高竹林居接翠微”是说种着高大竹子的居所紧挨着青翠的山峰,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
D. “绿岸草深虫入遍”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因草深看不到虫子的踪影,却听到了虫鸣的情形。
E. “玉柄摇风满夏衣”中的“满”字,将扇子摇出的无形凉爽的风化为有形,写出了风入衣襟之态。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怀,合肥人。袭父职为真定副千户。永乐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从平安南,进都指挥使,莅山西都司事。再从张辅擒安南贼简定,从都督费瓛征凉州叛人虎保,皆有功。仁宗立,进都督同知。
宣德元年,代梁铭为总兵官,镇宁夏。时官军征交阯者屡败,诏发松潘军援之,将士惮行。千户钱宏与众谋,诈言番叛,帅兵掠麦匝诸族。番人震恐,遂反。杀指挥陈杰等,陷松潘、叠溪,围威、茂诸州。指挥吴玉、韩整、高隆相继败绩,西鄙骚然。诏遣鸿胪丞何敏、指挥吴玮往招之,而命怀统刘昭、赵安、蒋贵帅师数万随其后。玮等至,贼不顺命。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击贼,复松潘。比怀至,仍用玮前锋,遂复叠溪,降二十余寨。招抚复业者万二千二百余户,归所掠军民二千二百余人,事遂定。进左都督,厚赍金币,而绌玮功不录。怀留镇四川。在镇骄纵不法,干预民事,受赇庇罪人,侵夺屯田,笞辱佥事柴震等,数为言官所劾。帝降敕责让,复避御史王礼弹章示之。怀引罪。置不问。
六年,松潘勒都、北定诸族暨空郎、龙溪诸寨番复叛。怀遣兵战败,指挥安宁等死者三百余人。怀乃亲督兵深入,破革儿骨寨,进攻空郎乞儿洞。贼败,斩首坠崖死者无算。革儿骨贼复聚生苗邀战。击破之,剿戮殆尽。于是任昌、牛心诸寨番闻风乞降,群寇悉平。久之,巡按御史及按察使复奏:“怀僭侈逾分。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宣宗怒,召怀还,命文武大臣鞫之,罪当斩。下都察院狱,宥死落职。
正统二年以原官镇大同。时北人来贡者日给廪饩,为军民累。怀言于朝,得减省。居二年,以老召还,命理中府事。九年春,与中官但住出古北口,征兀良哈。还与马亮等同封,而怀得平乡伯。十四年扈驾北征,死土木。赠侯,谥忠毅。
子辅乞袭爵,吏部言非世券,执不许。景帝以怀死事,许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B.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C.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D.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袭父职,是指儿子承袭已死的父亲的爵位或官职。承袭者只能承袭比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世袭罔替即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原有爵位。
B. 御史,官名,职掌弹劾百官,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C. 廪饩,由官府提供的薪俸,一般按月供给。
D. 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外刻其功,中镌其过。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怀战功卓著。他先后参加平定安南、擒拿安南贼人,征伐凉州叛贼的战役,都立有战功,职位一路升迁。
B. 钱宏诈称番人反叛并率兵抢掠,导致番人造反,攻陷松潘。陈怀率领吴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收复了松潘。
C. 陈怀虽然战功大,但他不够奉公守法,多次被言官弹劾并遭到皇帝的责备,皇帝把弹劾他的奏章给他看,他向皇帝认了错。
D. 陈怀镇守地方时,考虑到地方军民的负担沉重,向朝廷汇报,使负担得以减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左都督,厚赍金币,而绌玮功不录。
(2)命文武大臣鞫之,罪当斩。下都察院狱,宥死落职。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节假期临近结束,大家本应该如期重返校园,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全国各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为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教育部决定推迟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其他老师放弃休假,积极准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停课不停学”的相关工作。
请你以“复兴中学”校长的身份给全体复兴中学的学生写一封信,倡导大家“防控疫情,不忘学习”,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