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黑龙江牡丹江高三上册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834年, 唐文宗下诏:“其岭南、 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观察节度使常加存闻,除舶脚、外市、进奉外,任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很多城市在城内划出蕃客的居留区一蕃坊, 因可以“列肆而市”,成为了热闹的商业区。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A.朝廷重视发展对外贸易

B.蕃商严重侵犯我国的经济主权

C.外贸发展瓦解坊市制度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2、明末徐光启、李之藻与传教士艾儒略、汤若望等人共同完成的《崇祯历书》,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明末清初的学者们通过翻译、编写书籍的方式,介绍、引进西方的火器技术和火器,如著名的红夷大炮就在军事战争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这可用来说明明清之际(     

A.中西方文化实现了全面融合

B.学习西方文化成为社会思潮

C.科技承古萌新源于文明交流

D.中国科技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3、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4、1917年亲历俄国革命的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说,布尔什维克党的胜利,是由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普通而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该观点

A.强调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

B.揭示了俄国革命的显著特征

C.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D.指出了新旧社会制度的差异

5、如图为1940年《新华日报》漫画《晋冀察某区的民主普选妇女投票情形》。图中妇女三两结队来到投票箱前投票,甚至还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解放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扩大

C.边区政府重视基层民主建设

D.民众抗日救国热情不断高涨

6、17世纪末,咖啡在欧洲兴起,主要种植地为也门和埃塞俄比亚。由于咖啡贸易利润丰厚,1699年荷兰人在爪哇建立咖啡种植园,18世纪上半叶,英、西、葡陆续将咖啡引入牙买加、古巴、巴西、秘鲁等地,咖啡产业在西半球快速发展。咖啡的世界性传播得益于(     

A.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B.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C.咖啡消费市场的扩大

D.工业革命的发生扩展

7、古代思想家申不害(前385-前337年)认为,国君要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和驾驭,国君是国家的根本,臣下只是工具而已;臣下要尽忠职守,做好分内之事,而对职权外的事要“虽知弗言”,不许逾越权限。这一主张(     

A.奠定了外儒内法的理论基础

B.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C.顺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

D.实现了儒法两家思想的合流

8、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提出了“大民族主义”的主张,认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由此可知,其主张意在(     

A.传播西方近代民族思想

B.抨击中国传统的民族观

C.唤醒国人爱国主义意识

D.增强维新变法的影响力

9、下表反映的是1870年和1913年,美、德、英、法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表中①应为(     

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年代

1870

1913

1870

1913

32

14

25

16

23

36

8

11

13

16

10

12

10

6

10

7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0、康有为据《公羊传》的“三世说"提出:“社会历史进化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轨道,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一世比一世文明进步。”其后孙中山也指出:“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三代之治。”两人都(     

A.借助传统文化闸述民主思想

B.对儒家思想内涵进行修正

C.以传承儒家政治理想为宗旨

D.推崇民主共和的治国理念

11、洋务运动期间,王韬指出:“盖洋务之要,首在借法自强。非由练兵士,整边防,讲火器,制舟舰,以竭其长,终不能与泰西诸国并驾而齐驱。顾此其外焉者也,所谓末也。至内焉者,仍当由我中国之政治,所谓本也。其大者,亦惟是肃官常,端士习,厚风俗,正人心而已。”这一主张(     

A.否定了洋务运动的自强思想

B.要求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并重

C.强调了整肃政治风气的重要性

D.倡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

12、武则天主持修定《姓氏录》,其基本标准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书成之后,“缙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皆号此书为勋格”。这说明(     

A.武则天执政遭遇普遍抵制

B.门阀世家与皇权分庭抗礼

C.统治基础扩大的趋势明显

D.士族的衰微并非一蹴而就

13、《皇清职贡图》是乾隆年间皇帝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的衣冠状貌,绘其图像,集结而成的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图册绘图三百种,以男女别幅,共计六百数,并有文字题记,简要说明其分布地区、历史沿革、服饰饮食、社会生产及向清政府贡赋数额。这反映了清代(     

A.边疆治理有较大提升

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C.开放包容的帝国形象

D.“中华天下观”的最终形成

14、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可见,深圳特区的建设(     

A.揭开了改革开放序幕

B.得益于市场机制的探索

C.带动了内地同步发展

D.开创出引进外资之先河

15、16—17世纪,一些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借助传播科学知识进行传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的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据此可推知(     

A.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B.启蒙思想影响开明官员

C.中西国力对比出现逆转

D.经世致用渐成主流思潮

16、《廿二史札记》卷35《明代宦官》记载:“永乐中,差内官到五府、六部,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叩头跪拜矣。”此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宦官权力日益膨胀

B.君主集权程度加强

C.官员丧失廉耻之心

D.皇帝权力渐趋衰落

17、有资料显示,19世纪70年代中叶,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只有80余种,到1910年出口达100万海关两的商品就有33种。其中生丝、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这反映了(     

A.实业救国带动民族工业发展

B.清末新政扭转了贸易逆差

C.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D.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

18、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使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由于欧洲大陆保守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封建君主们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材料可用以说明(     

A.法国大革命失败的根源

B.工业革命范围扩展步骤

C.维也纳体系瓦解的原因

D.资本主义制度没落原因

19、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具有时代性。下列为莎士比亚(1564-1616)晚期部分作品的主要内容或经典语句,从中反映的时代特点有(     

主要内容(经典语句)

出处

李尔王说道:“人若愿意的话,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人若不愿意的话,就永远都可以停止。”

《李尔王》

歌颂开明君主亨利五世,他能战胜外敌,扩张领土,能公正守法,严明纪律,治下的国家统一安定

《亨利五世》

乐善好施的雅典贵族泰门屡次被朋友骗取钱财,以致倾家荡产。他愤慨地说:“金子!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懦夫变成勇士。”

《雅典的泰门》

①人文主义的传播②建构科学理性王国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6年4月,农工商部为了树立农业模范,成立了中央直属的农事试验场,负责甄选优良的作物品种,改良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截至1911年,全国已经开设20多处较大规模的农事试验场,更有诸多民间的小规模农事试验所层出不穷。这些举措(     

A.促进设施农业的萌发

B.利于向近代农业转型

C.成为清末新政的重心

D.缓解清朝的统治危机

21、洪武二十五年,两浙运司言:“商人赴温州各场支盐者必经涉海洋。然着令军民不得乘船出海,故所司一概禁之,商人给盐不便。”明太祖说:“海滨之人多连结岛夷为盗,故禁出海。若商人支盐,何禁耶?”于是命兵部发文传达下去。这说明当时(     

A.海禁松动扩大对外贸易

B.禁止海外贸易重创倭寇

C.自主限关防范外敌侵犯

D.鼓励朝贡加强中外交流

22、战国时期,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官分文武”,即使像秦赵长平之战那样规模的大战,双方国君都没有亲临前线,而是交由国君任命的统帅指挥。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

B.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

C.皇帝制度建立强化军政集权

D.仁政思想影响日益广泛

23、11世纪欧洲城市建立起商人行会,行会规章中包含维修保养街道、大门和城墙来促进“共同的公用事业”等内容,如南安普顿商人行会规章中规定了“市民享有的贸易垄断权”,以及“商人行会的选举、纳税、交易、救济”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重商主义思想兴起

C.行会代替政府职能

D.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24、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虽“勾画狼藉”却因表达为国忠贞的悲愤情绪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蔡京和明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书法作品,其原因在于

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标准

B.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

D.唐代书法符合官方意识形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制度设计和后果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A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B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26、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27、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28、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29、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30、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31、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2、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33、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34、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司马相如《上林赋》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江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行行重行行》

谈谈阅读上述诗赋的感受体会?

36、

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3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国虽布了参加第一次长界大战,但并没有真王派出军队参战。真卷入战争的中14万中国劳,协约国称为劳工旅

在欧战场上以英法为协约国在德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摘编自光明网《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38、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性质、主要内容及影响。

 

39、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

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