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5年上海口岸贸易出现了新的增长,英国领事在某报告中称:“制成品一同前几年比较,……乎每项商品的进口数量都大大超过了1864年的进口数量。……金属一1865年对进口商来讲是个好年头,因为需求普遍超过了供给。”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运动深入开展
C.国内局势有所缓和
D.五口通商后的影响
2、《史记》 《汉书》中有记载:“买田宅,为富人”“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多买田至四百顷”。这些表述反映了汉代( )
A.自耕农经济持续衰退
B.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C.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3、1923年12月,针对如何打破商人垄断,让平民有平价米吃的问题,孙中山强调要学习苏俄,工人同农民办一合作社,用工人所做的器具,交换农民所出的米,省去商家的中饱,那样米价便可以平。由此可见,孙中山( )
A.认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B.主张阶级联合解决民生问题
C.强调工业与农业同步发展
D.认识到大众思想启蒙的必要
4、《孟子》载: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孟子意在强调井田制( )
A.有助于施行“仁政”
B.因统治腐败遭到破坏
C.已不合时宜应废除
D.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度
5、据统计,19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核心城市曼彻斯特,富人的平均寿命仅38岁,穷人仅17岁:而农村地区的拉特兰郡,富人平均寿俞达50多岁,穷人也达30多岁。由此可见( )
A.工业发展加大贫富差距
B.工业革命激化阶级矛盾
C.工业生产加剧环境污染
D.工厂制度提升生产效率
6、《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徵(征)求运输,百役并作,人户凋耗,版图空虚。"这反映了当时( )
A.赋役制度亟须调整
B.户籍制度管理严格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募兵制度难以为继
7、二战后,英属殖民地基本通过和平谈判实现了独立,且独立后与宗主国大都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法属殖民地通过和平方式也取得了独立;荷、比、葡三国的殖民地经过漫长而激烈的斗争后也获得了独立。这主要反映了( )
A.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
B.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
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西欧殖民势力大势已去
8、1955年5月起,依据《关于人民代表到各地视察工作的通知》,全国人大代表分赴各地或就近在城市和乡村视察。在城市中视察重点是粮食供应和生产建设等,在乡村中重点是粮食统购统销、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等。代表们深入到工厂、矿山和农户,收集了许多意见,并向政府进行了反馈。这一做法( )
①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②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③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开展 ④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南宋士大夫对花卉“韵”“格”“品”等道德标准越来越看重,并以此对花卉等级秩序重新塑造,比如在北宋时还罕有相关谱录问世的梅花,在南宋《全芳备祖》中就已经取代牡丹而高居百花之首。这侧面反映出( )
A.理学影响社会生活
B.世人审美水平提高
C.贵族阶级沉迷享乐
D.传统道德发生质变
10、维新思潮把西方平等观念比附墨子的“爱无差级”,将西方的议院制与中国古代明堂制相提并论,将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混为一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B.突破“制度”的限制
C.出发点是挽救民族危亡
D.全面肯定西方的文化
11、1871年,在围绕琉球引发中日外交争端中,日本反对清政府对琉球继续使用“中国”国号,清政府认为“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最终,双方妥协,在汉文文本中用“中国”,而日文文本中用“大清国”。据此可知( )
A.日本阴谋削弱中国
B.东亚宗藩体系瓦解
C.清朝外交观近代化
D.中日国力对比逆转
12、雅典城外阿波罗神庙墙上,铭刻着古希腊哲人的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体育就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下表为古希腊体育思想,其内涵思想有( )
苏格拉底 | 提醒雅典人要不懈地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育……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
柏拉图 | 提倡进行简单而朴素的身体锻炼,认为青年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严格地受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借以成为优秀的卫国者。 |
亚里士多德 | 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显然预先应把儿童交给体育教师和角力教师,这些人分别能造就儿童的体质和教给他们身体方面的本领”。 |
①终身体育思想②平等的体育意识③适度有规律的体育教育思想④竞技体育优先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唐会要·舆服上》规定:“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这说明( )
A.住宅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
B.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
C.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D.民居建造体现居住地自然环境
14、秦代奉行法家的法治思想,打击儒学,但在家庭中还是规定“不孝罪”,严禁子女控告父母。汉代为了维护父系家长制,汉律也规定“不孝罪”。材料表明( )
A.古代法律注重维护家庭伦理
B.中国古代的刑罚比较严苛
C.宗法观念不断强化父权地位
D.法家与儒家治国理念趋同
15、南北朝时期,君主大量启用寒庶,典掌机要。如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期,中书舍人巢尚之出身寒微,宰相戴法兴商贩出身。这些做法( )
A.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B.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完善
C.瓦解了门阀士族的基础
D.服务于专制集权的需要
16、据旅居中国的外商回忆:“今年(1881年)比去年更加准时的宁波与上海之间的每日班轮,无疑尽了很大努力来提高贸易总值。这些轮船由于在每周对开的六个船班中都很准时,深得商人和经商的银行老板的信任。”这说明当时( )
A.轮船成为商贸运输主要工具
B.航运业业务范围待拓宽
C.宁波对上海的经济依赖增强
D.工商业者时间观念增强
17、1951年11月24日,中国公布了第一套广播体操。1952年6月20日,中国邮政为这套广播体操发行了一套40枚的邮票(如图为其中的4枚),邮票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短袖短裤的健康女性,分别展示40个体操动作。这表明我国政府( )
A.推广普及新式的体育运动服装
B.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C.提升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程度
D.主张传统主流的锻炼方法
18、陆九渊认为“吾心”和“宇宙”是一种相互对等的关系。不同于二程和朱熹的“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致知格物”,他将个人的“致知”行为置于“格物”之前。这表明陆九渊的“格物”理论( )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
B.维护了纲常伦理道德
C.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
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
19、下表为江海关1861—1903年部分年份华商、洋商进出口税比例。
年代 | 进出口正税(库平银) | 洋商税占进出口税% | 华商税占进出品税% |
1861 | 1,500,507 | 100 | 0 |
1873 | 1,982,361 | 99.69% | 0.31% |
1883 | 2,357,503 | 90.58% | 9.42% |
1893 | 3,674,996 | 86.50% | 10.50% |
1903 | 7,198,990 | 94.02% | 5.98% |
(注:“江海关”即上海海关,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海关)
可主要用来说明近代中国( )
A.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形成
D.列强攫取中国的海关管理权
20、2022年以来,“全球南方”的概念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一般认为,“全球南方”通常泛指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在地理范围上大多位于南半球)。中国是“全球南方”的成员,愿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
A.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B.各国强调发展道路一致性
C.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增强
D.发达国家履行了援助承诺
21、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恺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些变化( )
A.源于罗马政治体制的变化
B.反映了罗马建筑水平的提升
C.违背了罗马人的共和精神
D.体现了对外扩张的财富效益
22、如表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据此推知( )
| 贞元初年 (785年) | 贞元八年 (792年) | 贞元九年 (793年) | 长庆四年 (824年) |
米(1斗) | 200 | 70—80 | 40—70 | 50 |
绢(1匹) | 4000 | 1500—1600 | 800—900 | 800 |
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货币税已获得普及
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23、王阳明认为,如果所知义理为小知,行义理则为大知;如果当下所知义理为扶墙壁而起立移步,则行义理为于房屋庭院之中信步空行或于千里之外奔走往来。这一思想( )
A.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B.首倡了经世致用的学说
C.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批判
D.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论
24、漫画创作于1904年, 画中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右肩扛着大棒,左手牵着美国军舰,腰间配着枪和刀,光着脚在加勒比海巡游,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环绕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和城市是墨西哥巴拿马、委内瑞拉、古巴和圣多明各(多米尼加首都)。该漫画意在表明( )
A.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统治宣告结束
B.独立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加勒比海地区
C.拉丁美洲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美国利用武力干涉拉丁美洲国家事务
25、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26、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2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28、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29、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30、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1、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32、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33、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34、“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 ||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 1、新航路开辟 | ③ |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 ⑤ | |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经济全球化启动 |
2、 ⑥ |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 |
3、跨国公司建立 |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35、15世纪到17世纪被誉为欧洲大航海时代,哥伦布等航海家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地区。下图标出的四条航线中属于哥伦布的是
36、分析科举制度持续运行千年之久的原因。
37、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38、(1)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6世纪在中国澳门建立殖民据点的国家
B、哥伦布西航到达地点之一:古巴岛
(2)据图写出“三角贸易”的完整路线。
39、英国工业革命
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1)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1858年7月10日,英国著名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刊登了一幅题为“沉默的强盗”的漫画,画面为一具骷髅在泰晤士河上划船,船旁漂浮的是鱼和动物的尸体。在画题下还有一行文字:“YourMONEYorYourLIFE!”。该漫画反映了其作者对英国工业革命怎样的看法?
(3)根据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作者提出的,对工业化进程中“MONEY”和“LIFE”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