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四平高三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864年,李鸿章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采用官督商办

B.完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C.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开始了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2、如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     

言论

作者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马迁

《史记·李斯列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柳宗元

《封建论》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

《杂著·三代至秦》

A.秦国奠定霸业

B.始皇个人品行

C.秦朝速亡原因

D.秦国制度创新

3、下表是有关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的变法改革措施(部分)的记载。这些措施(       

国别

变法

措施

出处

魏国

李悝变法

尽地力之教

《汉书·食货志》

楚国

吴起变法

三世而收爵禄

《韩非子·和氏》

秦国

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

《汉书·食货志》

A.适应了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完全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C.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4、《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由此可知,元朝(     

A.加重了民众税收负担

B.实行边疆与内地一体化政策

C.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

D.进一步激化了民族之间矛盾

5、《秦律》规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时期从同一户家庭的适龄男子中抽调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去服兵役;只有在运送任务紧急而又不能滞留的情况下,才允许兴发徭役;农田春忙季节,不对百姓随意兴发徭役。据此可知,秦朝(  )

A.注意保护农业生产

B.实施暴政导致速亡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推行抑商政策

6、下表为1895—1927年间全国铁路建设资金中内外投资投入总量及其所占比重统计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类别

数量(百万元)

比重(%)

内资

国家资金

69.8

6.0

民间资金

110.4

10.0

外资

直接投资

295.9

26.4

间接投资

647.6

57.6

A.政府投资推动工业结构优化

B.铁路建设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C.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D.官僚资本膨胀制约铁路修筑

7、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文献史料

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唐)王建《秋千词》

实物史料

彩绘打马球女俑

彩绘狞猎骑马俑

《弈棋仕女图》(局部)

A.文学艺术灿烂,科学技术发达

B.体育活动丰富,社会开放进取

C.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

8、鸦片战争前,龚自珍发出了堪为当时最强音的改革呼声:“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材料表明(  )

A.清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B.西方的侵略引起士人警觉

C.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D.学习西方的思想开始出现

9、下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是(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有利于全国各地经济交流

C.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

D.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1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诗人杨炯的《从军行》。从诗中可以看出初唐(     

A.战乱不断的社会现实

B.民族关系和睦

C.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D.塞外风景优美

11、下图为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红船精神”在这里孕育。与此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A.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水岭

B.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红军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被动摇

12、2022央视虎年春晚中,《只此青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是以北宋画院王希孟所绘《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如图为传世山水画名作《千里江山图》(节选),以长卷形式展现了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青绿山水图。这幅作品体现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B.布局构图以人物为核心

C.逼真摹写江南优美田园风光

D.描绘的主要内容是花鸟

13、“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4、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15、中华文明起源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B.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

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

D.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16、有人认为:“1925年的中国比1919年更加凶险——内战更加残忍,军阀及其军队更加贪婪。”面对如此局面

A.国共合作继续北伐,立志推翻北洋军阀

B.共产党制定土地革命总方针

C.孙中山成立广州革命政府继续进行革命

D.青年学生发起五四爱国运动

17、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一方面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和极端的皇权主义,另一方面表现为亲贵合一的裙带作风。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     

A.宗族关系成为执政的基础

B.君主专制的本质是贵族政治

C.深受“家天下”观念的影响

D.治国理念严格遵循儒家伦理

18、元朝始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统治者

A.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让其管理本民族事务

B.派驻专门官职,调节民族纠纷

C.废除土司制度,大规模改土归流

D.与土司联姻,恩威并用

19、开创武科举,专门为选拔军事将领和考察习武之人而设立的一门学科。此种科举方式给了习武之人一个入仕的机会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宋太宗

20、有学者认为,东吴时南方地区已出现“再熟之稻”,东晋后又出现“三熟之稻”……双季稻与三季稻的出现,主要是利用南方炎热的气温、充沛的日照和雨水,同时也需要栽培技术与之配套。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当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优良品种引进

C.北方人民南迁

D.社会相对稳定

21、“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22、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A.推动了商业发展

B.威胁了中央集权

C.限制了商业发展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3、北魏孝文帝即位后,通过推行迁都、改籍贯、易服饰、改汉姓、定门第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民族交融。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B.北魏实现了北方统一

C.改革的措施全面有效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4、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即便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活动。”“时代发展潮流”表现在(     

A.确立了政治民主化方向

B.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实行________外交方针

26、________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________,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__

27、金:创制了________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28、洋务运动评价:洋务新政引进了________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洋务运动未达到保证国家安全,抵御外敌侵略的目的。不改变封建统治,只引进资本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在________,失败是必然的

29、由于守旧势力仍很强大,而维新派缺乏可靠的________基础,没有严密的________,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________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________告终

30、袁世凯死后,________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

31、五四运动:

①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心:北京——上海

④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_________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____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_____________。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___________的结合,为_____________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2、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中叶的__________(国家),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宗教改革最早是16世纪__________(国家)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随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了改革;启蒙运动最初出现在17世纪的_________(国家),18世纪_________成为中心,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

33、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_______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_______

34、_______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_______》,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_______地区、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_______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它给党和国家带来了那些危害?

36、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是何时?

37、我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何特点?

 

38、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3点,P39)

39、   默写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概括。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