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美国西部,特别是加利佛尼亚变成了路人皆知的“新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任何背景、社会地位和种族的人,只要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都可以成功。
②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洗耳恭听,会场秩序良好。
③中国封闭式小区的形成原因,从历史文化、审批政策,到市场运作等方面不一而足,人们的思维模式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方式,越是封闭的小区越安全。
④历史可以证明,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的命运始终是紧紧相连的,我们共同经历过五风十雨,对于祖国的繁荣强盛、对于台海的和平稳定有着共同期盼。
⑤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⑥陈老先生长期致力于国内民俗学研究,如今他已80岁高龄,还亲临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这种精神令人感佩。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少顷 少陪 年少气盛 少不更事
B.担当 当真 螳臂当车 安步当车
C.纵横 蛮横 横征暴敛 横冲直撞
D.调职 笔调 调兵遣将 陈词滥调
3、下面是育人中学90周年校庆公告的部分初稿,在表达上共有( )不妥当。
九十载梦想传承,芳华赓续。2019年,育人中学将迎来90周年诞辰,学校将秉持“隆重、简朴,务实、创新”的原则,于国庆佳节期间组织开展一系列校友联谊和学术交流活动,到时,我们热切期盼历届校友重返敝校,诚挚邀请各界宾朋拨冗惠顾。让我们相约2019年10月2日,在灵秀的翠屏峰下、美丽的清远河畔,畅叙手足情谊,共襄盛典,同谱华章!
A.两处
B.三处
C.四处
D.五处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请柬:新居落成,明天搬迁,特于寒舍备下薄酒,恭请您的光临。
B.致歉:获悉母校华诞,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留言: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D.启事:本栏目长期公开征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期待您的支持。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进入大学,很多学生不适应新的节奏,平时功课抓得不紧,考前复习拿起书感觉八面受敌,怎么也读不明白。
②和张先生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做研究很扎实,性格外圆内方,为人处世注重一个“度”字,所以都敬佩他、尊重他。
③在第九届城市运动会男子篮球决赛中,国税局代表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奋力拼搏,最后反戈一击,以68:56的比分战胜对手。
④许多练习书法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有机会和同道中人一起坐而论道,认真听取名家的建议,是提高自身书法水平的一条捷径。
⑤有些刚开始创业的人,对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盲目崇拜,对大企业、名企业模式亦步亦趋,结果吃了不少苦头。
⑥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今天,那些惯于以邻为壑、给周边地区带来麻烦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注定交不到真朋友。
A. ①②⑤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胸,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地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薄者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作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文姬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材料二:
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就客观方面而言。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家的方面——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它处处表现民族性或个性。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是根于天成,虽能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但不是专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那想象能力到不可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刹那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的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
艺术的性质,古来说者不一,亚里士多德“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因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者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它从那艺术家的理想情感里发展进化到一个完满的艺术品,也就同一个生物细胞发展进化到一个完全的生物一样。所以我后来的观察,以为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因它自己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品的过程,就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并且是一种最高级的、最完满的自然创造的过程。因为艺术是选择自然间最适宜的材料,加以理想化、精神化,使它成了人类最高精神的自然的表现。其实各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也很不同。譬如建筑艺术在建造方面就纯粹不是取象于自然,乃是随顺着几何学比例的法则;音乐也不是取象于自然;抒情诗更不是模仿自然,它纯粹是抒写主观的情绪。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
材料三:
艺术家中的古典派,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信奉理想的自然主义。他们承认自然之中有美也有丑。两只燕子,飞得最快而姿态最轻盈的一只是美的;许多耕牛中,最强壮耐劳的是美的;一个少女和一个老妇,前者是美的;两个青年,一个气色红润,一个贫血早衰,壮健的是美的。总之,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在无生物或自然景色中间,予人以伟大、强烈、繁荣之感的为美。反之,自然的丑是,不合于种族特征的,非典型的,畸形的,早衰的,病弱的。在精神生活方面,反乎一切正常性格的是丑的,例如卑鄙、懦怯、强暴、欺诈、淫乱。艺术既是自然的再现,凡是自然的美丑,当然就是艺术的美丑了。
(摘编自傅雷《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主观上讲,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悠久的价值,艺术也离不开创作者的创作自觉和想象能力。
B.音乐和抒情诗并没有取象于自然,表明艺术并非一味地模仿自然。艺术本是一种自由的创造,一段自然的实现。
C.古人提出“文以载道”,这一创作理论把艺术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而忽略了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D.艺术创作离不开创作者情感的主观流露,但是表达需要客观化处理,只有站在客观审视的角度上才能创造艺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哥特式”教堂的雕像将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地延长,这种创作师承了埃及雕刻将人体抽象化的表现方式。
B.艺术家中的古典派和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认为自然存有美丑之分,这种观点也对其艺术主张产生了影响。
C.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决定了艺术的民族性或个性,因为理性知识对艺术创作影响微弱。
D.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主义者”的美学理念,与材料二的观点基本一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的一项是( )
A.在梵高的油画作品《星月夜》中,天空是旋涡状的,星云呈现出流动感。
B.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C.断桥残雪,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成为西湖胜景。
D.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奋力挥锄掘石。
【4】材料二在反驳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时论证说服力强,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5】朱光潜认为艺术要与实际人生有距离,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其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诗句,用互文的手法描写了持弓带甲的的将士们在奇寒之下戍边的艰辛,进而从侧面再一次突出了大唐盛世之下戍边将士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豪迈气概。
(2)《 赤 壁 赋 》 中 侧 面 描 写 客 之 箫 声 悲 凉 幽 怨 、 凄 切 婉 转 的 句 子 是“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他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浩瀚的海洋,否则将无法承载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
(2)《离骚》中“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屈原愿像古代圣贤一样保持清白节操,为正直而死的信念。
(3)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曾经的辉煌终将淹没在历史浩瀚的海洋中,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就用“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述了这个现象。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以酒为媒介抒发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的名句“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 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依旧矢志不渝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在《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两句用神话故事赞美了开山的五丁力士,其实也赞美了成千上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
(2)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古喻今、反对草率出兵的句子是“____,封狼居胥,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批判了士大夫们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表现了他们的自命清高和虚伪本质。
(4)在《赤壁赋》中,客曾“____”,愿“____”,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行路难(其一)》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的精神,抒发其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出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白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 的观点是一致的。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作以 , 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仪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13、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④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司马相如曾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代指襄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不得志的惆怅。
B. 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 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 词的结尾两句,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清人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①。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注释:①矰(zēng):一种用丝绳系住用以射飞鸟的短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B.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C.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D.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里”与《论语·里仁》中“里仁为美”的“里”都是居住之意。
B.“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可用在姓氏后表示尊敬,如孔子、孟子等。
C.道家,诸子百家之一,老子、庄子是其代表人物,“道”是其最高概念。
D.“家”是先秦时大夫统治的地方,即卿大夫的采地食邑,诸侯封地称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崇尚谦虚不张扬的德性。就像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德行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十分愚钝。
B.老子的道德学问远超过常人。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老子道德与学识的高深莫测,达到了非常人所能理解的高度。
C.老子推崇“道”的思想学说。“道”就是一种虚无,是顺应自然,以无为来适应各种变化,所以司马迁认为有关他的著作措辞微妙不易理解。
D.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老庄申韩“四子”的合传,“四子”学术皆以“道德”为依归,而老子思想更见深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2)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诗人艾略特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
余秋雨先生定义文化是“一种称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辞海》定义文化,广义指人类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世界中学生文化交流论坛在学校举行,作为中国代表队的一员,请以“中国制造之外的美”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立意,明确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