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对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名词,军队) 共其乏困(通假字,通“供”)
B.诚能得樊将军首(连词,如果) 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钱币)
C.旦日飨土卒(动词,犒劳) 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翅膀)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动词,没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 ,挥斥方遒。
②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 。
③这位在生活和工作中都 的年轻副局级干部干出一件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放弃武汉的一切,去上海当一名高校老师。
A.意气 不谋而合 雷厉风行
B.意气 不约而同 叱咤风云
C.义气 不约而同 雷厉风行
D.义气 不谋而合 叱咤风云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0首,故又称“诗三百”。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D.“乐府双璧”指汉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 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篇抒写人生感怀的优美散文。
B.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其《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被推为豪放词派的典范。
C.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作家,因剧本《龙须沟》的创作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勠力同心,真干实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②当年他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哭着抱住他的腿不让他走,儿女情长,令他心如刀割,但为了事业,他咬咬牙,还是毅然登上西去的列车。
③支教老师梁俊和山区孩子们演唱的《苔》,质朴无华,却如天籁:他们让观众用“歌的形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
④林教授讲课时,喜欢从现实生活具体案例中寻找切入点,呈现事实真相:然后避实就虚,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寻求规律,直指本质。
⑤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根源是其国内经济失衡,不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不增加居民储蓄,单靠保护主义来解决问题,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⑥画家借李白的形象抒发胸臆,以笔墨挥洒豪情,飘逸飞动的墨线与李白浪漫清俊的诗章并驾齐驱,将诗仙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前不久,青岛一所学校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结果遭到家长的反对,引起社会关注。针对此事件,有记者在2020年10月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出了“如何看待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提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科技老师都可以做班主任。每一名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都是符合教师要求的,只是教的科目不同。这个问题其实还是社会思想观念和教师评价体系乃至学生评价体系所导致的。另外,这也体现了人们对整个体育教师师资队和体育教学状况的担心。
王登峰表示,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我们首先要完成的一项使命就是移风易俗,保障体育老师的课时,不要经常“被生病”;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再是一个问题,甚至在将来能够成为一种时髦,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体育、美育改革的文件可能就真正有了落地落实的基础。
(摘编《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将能成为时髦》)
材料二
在南京市的中小学里,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有不少,而且当得都不错。
长久以来,班主任似乎都带有明显的“学科标签”,很多家长也认为,语数英老师当班主任最佳,物化生(史地政)老师次之,音体美老师排最后,甚至根本不在班主任备选名单之上。
但在南京市的中小学,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情况并不鲜见。来自九中高二(14)班的班主任胡永银,就是一位体育老师,而且已经当了20年班主任。十三中红山分校,有着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传统。该校有8名体育老师,5名是班主任,这几位班主任有的还兼教研组长,有的兼年级组长,还有的兼德育副主任。
(摘编《同一所学校,8个体育老师5个当班主任》)
材料三
2020年10月,南京一中学“8个体育老师5个当班主任”的话题登上热,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在现实生活中,体育老师常被当作调侃的对象,“你的数学一定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玩笑话,就暗含着对体育老师的偏见,事实上,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好处非常多,正如报道中所提到的,体育人都比较阳光比较乐观开朗向上,能吃苦,有规则意识,这些对学生发展有非常长远的影响。此外,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体美老师都能当班主任”。因此,无论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行业规范的角度探讨,体育老师当班主任都“没毛病”。
不过,即便如此,每每有“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新闻爆出,总会引起轩然大波。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社会思想观念和学生评价体系有关。因此,若想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成为常态,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就该变变了。
(摘编自《体育老不能当班主任?教育评价”指挥”该变变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岛一所学校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遭到家长的反对、投诉并引起社会关注,由此触及了“体育老师能不能当班主任”的问题。
B.在南京市的中小学里,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情况并不鲜见,而且当得都不错,用事实回答了“体育教师能不能当班主任”的问题。
C.“8个体育老师5个当班主任”的话题登上热搜且引发了公众的热议,由此及时消除了家长对体育老师当班主。
D.出现“体育教师能否当班主任”这一问题,既是社会思想观念的问题,也是教师评价体系乃至学生评价体系所带来的连锁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教育部有关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记者“何看待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提问作政策性解答的情况。
B.材料二介绍了记者在采中了解到南京市中小学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情况,用事实说明体育老师可以当好班主任。
C.材料三中,作者从学生发展角度和从行业规范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述了体育老师都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鲜明观点。
D.三则材料分别从政策解读具体典例和点表达等角度,聚于“育老师能否当班主任”的问题,为各种疑问提供了现实答案。
【3】当前”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成为时髦”通到了哪些困难?怎样突破这一瓶颈?请结合材概括说明。
7、名句名篇默写
《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从畜牧业方面阐述了“王道之始”的措施。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比喻句,生动形象的批判了两个学生辅佐季氏的失职。
我们经常引用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朋友的惺惺相惜之情。
柳永《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由个人的离别之苦推及到一般人的离别之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之中去深深思索人们普遍的感情体验。
8、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白处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雨巷》)
(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4)_______________,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5)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乐声已停,听众却仍久久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2)《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女》中写男主人公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喜爱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写出物是人非之感,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默写
(1)书生意气,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______,______。(《诗经》)
(4)______,______。固时俗之工巧兮,缅规矩而改错。(《离骚》)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赤壁赋》)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化用《管子》里的语句,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用惊诧语气表明士大夫不重师道的后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歌中常写到猿啼,借这一典型意象抒发情感,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惆怅东栏一株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诗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初从高祖起丰。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貕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①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患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注释:①晏驾,指古代帝王死的讳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侧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
B.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
C.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
D.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古时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舞阳”是其封地。在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在封地内行使统治权。后代封侯多无封地无食邑。
B.剖符:也叫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
C.崩:古代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
D.谥号:古代的君王、后妃、大臣或地位很高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生平事迹、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例如“隋炀帝”中的“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和高祖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沛公的侍从,跟从沛公去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手持铁盾守在营外,以备不测。
B.樊哙为了保护刘邦,私闯鸿门宴,面对项羽的威胁,他不仅用喝酒吃肉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勇猛,还义正辞严地批评项羽不该听信小人的挑拨离间。
C.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樊哙凭借战功,多次增加封邑,又凭借战功,官至左丞相。后来娶了吕后的妹妹,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
D.樊哙在高祖病重时,因为担忧国家的命运而伤心流泪,他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话,高祖就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绾造反,他凭借相国的身份率兵攻打。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一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清清楚楚;读过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秋天的时候,我们或许未曾记得某片森林,但是却对那或许火红、或许飘落的一片落叶记得清楚……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