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涌现了很多著名诗人,他们往往都有一个雅称,比如李白被称为“诗仙”。你知道下面诗人的雅称吗?
杜甫:_____________ 王维:________________
李贺:_____________ 白居易:________________
2、苏林同学写了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冰心奶奶的话》,老师读后在文章后面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此文给90分,其中5分给你(抄写3分,感受2分)其余85分给冰心老人。”老师这句话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眉( ) 叨( ) 绊( )
媚( ) 刀( ) 拌( )
耽( ) 柔( ) 差( )
枕( ) 揉( ) 搓( )
4、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______)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______)
5、填一填,然后再按要求写词语。
拾金不(_____) 负(_____)请罪 破(_____)沉舟 司空见(_____)
革故(____)新 积劳成(______) 鳞次(_____)比 各(_____)己见
恍然大(_____) 鞠(_____)尽瘁
你还能再分别写出两个积累的词语吗?
形容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学习态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①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② ,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②尽:消失。
【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李白的老朋友_______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______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一叶_______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_______,向天际奔流。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
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
这是一首________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孟浩然的去向是_______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7、阅读《马诗》,回答问题。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在诗的前两句中,“沙如雪”、“月如钩”描绘了边塞月夜怎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
【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人体里的“军事学校”——胸腺
人体的胸骨后面,有一对颜色灰红、质地柔软的长梭形器官。这时还不到两重的“家伙”到底于人体有何作用,多少年来医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直到60年代末,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胸腺的功能才逐渐被揭开。原来,在人体防御“外敌”入侵和平定“内奸”战斗中,它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医家冠以“免疫中枢”之美称。很多人知道,人体内有一种淋巴细胞,是保护人体健康的主力军。当它们发现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便会立即同入侵者展开殊死搏斗,直至把入侵者消灭为止。但说来使
人感到惊奇的是,当这些淋巴细胞刚从骨髓里制造出来的时候,都是完全没有战斗力的,新生的淋巴细胞必须进入胸腺这所“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训练”后,才学会识别敌我友的本领。
由此可见,胸腺对于人体健康是生死攸关的。老年人的胸腺逐渐萎缩,胸腺机能衰退,抵抗能力日渐低下,容易患上各种疾病。笔者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了一批刚出生的小白鼠的胸腺。几个星期后,大部分小白鼠因感染疾病先后夭折了。有两只虽长至成年,但后来都患上癌症,终归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胸腺对保障健康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人体内还经常会有一些越轨的细胞,它们常常“改头换面”,无视人体的统一指挥,占山为王,无休止地生长。这些变异的细胞是酿成肿瘤的隐患,如果不把它们及时消灭的话,那是会危害生命安全的。而经过胸腺“培训”的淋巴细胞,除能消灭入侵之敌外,还学会了识别内奸异己的本领,它们游弋全身,癌细胞即使乔装打扮,它们也能发现,及时把这些“叛逆者”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不会患肿瘤的原因。相反,据调查,在大部癌症病人体内,这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是低下的。
以上事实给了医学家们很大的启示——能否通过增强这些淋巴细胞的功能来治疗肿瘤呢?他们从动物的胸腺里提取出一种叫胸腺素的物质,用作肿瘤患者的实验治疗,现在已取得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效,这给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胸腺”被医学家冠以“免疫中枢”之美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下列具体内容是用什么作比喻的?
(1)病原微生物____________
(2)变异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___________
【4】“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了一批刚出生的小白鼠的胸腺”,“一批”能否改为“三只”“五只”为什么?
______
【5】“大部分小白鼠因感染疾病先后夭折了”,“先后”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
【6】“据调查,在大部分癌症病人体内,这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是低下的”。句中的“数量”和“功能”的次序不能颠倒,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断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
A.奇缘女儿国
B.三打白骨精
C.大战黄袍怪
【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相传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时,因为他喜欢吃鱼,许多人就买了鱼给他送礼,可是公孙仪从来不收。
___老师___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___公孙仪的学生向公孙仪笑着问___现在有这么多人给您送鱼您都不接受___这是为什么呢___
公孙仪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了人家的礼,就要按人家的意愿办事,就难免要犯法,一个正直的人不该这样做。试想,如果我犯了法,就成了罪人,还能吃到鱼吗?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
从此以后,公孙仪的学生也照着老师的话严格要求自己。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文中含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的一句话,并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要吃鱼,花钱买。
B.只吃自己买的鱼,不吃别人送的。
C.不收别人送的礼,秉公办事,就能生活平安幸福。
【5】短文反映了公孙仪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好品质。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礼物换回另一个礼物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一个男孩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拣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孩子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起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来,问小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愿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三年后,这位17岁的男孩在第六届足球世界杯上独进21球,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1】用一两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最后才交代男孩的名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C.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D.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2】先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固:_____ 或:_______ 于:______
(2)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张思德同志的事例来说明观点,请你再补充一个具体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提到的司马迁,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 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镇定——(______) 和蔼——(______)
火冒三丈——(______)
【2】画“____”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__的描写。父亲“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是因为__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慈祥”表现了_____________。
【3】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在文中用“﹏﹏”画出原因。
【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父亲“瞅了瞅我们”,期望“我们”_______________;他又“望了望我们”,期望“我们”_____________。
15、句子乐园。
1.孙悟空把妖精打死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白骨精就甘心这样让唐僧走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觉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吴王坚持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说:“看到你们的进步,我非常高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0、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过许多事,有快乐、有喜悦、有悲伤、也有遗憾,许多事的发生出乎意料却给我们思考。请你以“没想到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件你经历过的意想不到的事。要求选材真实,有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