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累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第一句话描写了荒岛的环境,由此我们会联想到成语__________。第二句话是对鲁滨逊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读出他__________的心情,我会用“( )”来安慰此时的鲁滨逊。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马诗》这首诗表面看起来是写______,其实是借______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之情。“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感慨迸发,是诗人火一样热情的体现。
2.《石灰吟》是一首______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使我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不怕牺牲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更是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3.《竹石》是郑燮的诗,这是题在一幅竹石画上的。诗人由画想到了竹子坚韧的品格。首先是立根于坚硬的岩石中,生存的基础很差;其次是生活的环境恶劣,有风霜雨雪的袭击。但是就在这样的条件中,看似柔韧的竹子还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令人敬佩。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才能把它抱住。( )
(3)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
(4)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
4、关注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句子
父亲仍旧穿着他的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
(1)从“没戴眼镜”和“乱蓬蓬的长发”,我们可以猜出父亲_____
(2)父亲遭受苦刑却仍然能保持平静,联系下文可知,父亲的“平静”源于_______;“慈祥”体现了父亲______
5、我会写反义词。
原谅——______ 惆怅——______ 惊惶——______
消逝——______ 荒凉——______
6、阅读理解。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还。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看似平淡,其实很妙,请赏析开字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用___、___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___、___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__(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此诗前两句意思是石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变成石灰;诗句中的“全不怕”“若等闲”表现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一样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刑场上,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pō bó)里。当时,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刚强如铁……她没有牺牲,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jīn jìn)地想从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寄托我们对英雄的思念。我想了想,弯腰采撷了一片最红的柞叶,小心地夹在我的笔记本里……
(1)将文中括号里的正确答案用“√”标出。
(2)从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赵一曼形象的四字词语,另外再写四个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 摘抄:
再写:
(3)用“ ”画出两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语句。
(4)作者为什么要采撷一片最红的柞叶夹在笔记本里呢?请联系短文题目,说说红叶的象征意义。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
【2】选文中________要借尾巴。
【3】小鱼姐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小壁虎?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
11、课内阅读。
五月玫瑰在她们中间年纪最大、最聪明,现在也最生气。你过来 她说 你做的事都应该遭报应了 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 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 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1】在选文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月玫瑰为什么最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遐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出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居然、突然、忽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书香门第”指_________;“缕缕书香弥漫”指___________。
(2)“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本本”叠用表示______的意思;“苦书”指的是________。
(3)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回答:
①“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开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就是作者,看到这些情景,你与父亲之间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其中“书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第3小节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细致,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课文《惊弓之鸟 》完成课内阅读。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大雁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大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________,一使劲,伤口________,所以更羸不用射箭,大雁________。
【2】这段文字共________句话,其中第________句话是更羸看到和听到的,第________句话是他的分析判断。
14、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
【1】鲁滨逊流落荒岛,面临着没有食物吃的困境。但他没有绝望,而是积极主动想办法。他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真是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15、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烈的听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小学六年的生活中,在亲情和友情的滋润里,一个小小的礼物,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次的收获、挫折、幸福感、精彩的瞬间……都成为了成长路上最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倍感珍惜。请以“珍惜”为话题,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除诗歌童话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