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阿坝州五年级(下)期末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写字词。

为了jiě fànɡ_____全中国,改变军阀割据的局面,无数gé mìnɡ_____志士不怕流血,不畏xī shēnɡ_____,不惧酷xínɡ____和mó guǐ_____般残暴的敌人作斗争,chè dǐ_____推翻了bō xuē_____人民、yā pò_____人民的“三座大山”,为中华民族的xīng wànɡ_____发达作出了贡献。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打发:______________      打:______________

2等我长大了,我会照顾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空。

全神______)(______鄙夷______)(______戛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拔______)(______致志______)(______入胜

走马______)(______自愧______)(______赴汤______)(______

1.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____________地看书。

2.玛琪脸上露出____________的神情。

3.画“——”词语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写词语。

1.在国际yàn huì_____上,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是唯一一种不分ɡuó jí______的通用语言。

2.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为了避免受到yě shòu______xí jī______,必须采取一定的fánɡ yù_____措施。

3.当身处危险的jìnɡ dì_____时,我们要认清shì shí______,努力kònɡ zhì______自己的情绪,克服kǒnɡ jù______心理,沉着lǐ zhì______应对。

5、辨字组词。

______   旋______   媚______   绊______

______   旅______   眉______   拌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请结合古诗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

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

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的感情。

【2】翻译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盆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这段话主要写了作者________

2第三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

3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的思索,思索的结果是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妈妈适合戴________,奶奶适合戴________

2小猴戴妈妈的眼镜感觉________,戴奶奶的眼镜感觉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A. 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B. 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C. 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1、阅读短文,思考问题。

尊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他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他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只看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是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将短文括号中恰当词语写在横线上;在第九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尤其﹣﹣      开拓﹣﹣        决断﹣﹣   

【3】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蚂蚁家族“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哪两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

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

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拔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讯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额为三百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

“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间,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这时,有一个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

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人们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领头的人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让人意外的是,人们发现,领头的这个人竟然是个盲人。

1梳理故事情节,用简洁的文字填写下面的方框。

突然停电,地铁车厢里怨声四起 → 母女对话,众人情绪渐稳定 → ______________  →  有人点燃衣服照明,几人把火扑灭 →  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个句子,想一想加点词用得是否恰当?如果用得恰当,请说说它的好处;如果不够恰当,请找出一个更好的词语替换它,并说说事由。

①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

②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突然停电时人们躁动不安的状况。仔细阅读第⑤段,感受一下母女对话后地铁车厢里的氛围,并在下列横线上写一句话,描写出当时特有的宁静。

此时,车厢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本文给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海中救援 (改编)

几年前,在荷兰一个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

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成为重要的组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SOS的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上望着海港。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过了一个小时,当救援船穿过迷雾出现时,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当他们精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说,救援船无法载走所有的人,留下了一个,要是再多装一个,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3个礼拜前就出海了,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有!我们找到他了。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

1文章的4—6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事,请简要概括。(控制在30字以内)

2“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在这里“应声而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这里的角色指什么?之后还有一个动情的细节描写“汉斯吻了他的母亲”。你怎么理解这个“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汉斯的行为谈谈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心 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宝贵 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衰退 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鄙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按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玛丽·居里完成的“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居里夫人心中,人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概括居里夫人一生不朽功绩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来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成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 解释诗句的意思。

(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