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河南三门峡一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慌无人烟   南辕北撤   惊弓之鸟   金光四射

B.恍然大悟   日月如梭   喜出望外   名不虚传

C.堤心吊胆   翩翩起舞   目不转晴   和颜悦色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气笛 脑袋 合拢 明朗 B. 盛开 堆积 花坛 轮流

C. 初夏 郊外 仿织 粗壮 D. 留意 叶从 拼命 本事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所见(       

A.著作

B.书写

C.文件

4、给下列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尽________(jǐn  jìn)管天都峰很陡,我们还是尽________(jǐn  jìn)力去爬。

②天气闷________(mēn  mèn)热了,大家的心情烦闷________(mēn  mèn)极了。

③几________(jǐ  jī)只小蜜蜂飞得很低,几________(jǐ  jī)乎贴到了水面。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看拼音写词语。

ɡuī   zé róng   qiú   tiào   wǔ   yán   li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méi   yóu   zènɡ   sònɡ   hán   lěng   shènɡ   xià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按要求填空。

(1)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墨、____、砚;雅人四好是指____、棋、____、画。

(2)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_________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_________。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_________得马上要_________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_________

(3)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诗人杜甫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的画面,白居易无比怀念江南的碧水红花,情不自禁地写下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春天景物的特点。

(4)寓言故事《___________》告诉我们做事要靠直接努力,不能心存侥幸,光想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zhì   huì        qiān                li

( )( )( )( )

        chèn   shān           mi           gu

( )( )( )( )

xùn           wēi           jiǎn   chá           shì

( )( )( )( )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wēi wǔ     mì mì     jiāo ào     méi jīng dǎ cǎi

                    

shè jì     jì xù     chèn shān     shuãng lóng xì zhū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内阅读。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短文描写了海滨小城的( )( )

【2】文中每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写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从中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             ),公园的特点是(          )。

【3】文中“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            

A.小城赏花的人很多。

B.凤凰花颜色鲜艳,数量多。

C.凤凰树下人很多。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把( )比作( )

请你照样子用“……像……”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理解“密不透风”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学无止境

自幼聪明过人的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许多年长的人都来请教小苏轼。

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读完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 “学富五车”了。在这种自满的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写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就在小苏轼感到骄傲的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求教。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人,但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因此我专门来向你请教。”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他翻开书一看就呆了,不但没看过,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透过这件事,苏轼觉得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不应该那么自负。他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只见对联变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请把文中带的词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白发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意洋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为什么要改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来改对联,你想分别加上哪两个字呢?

_____识遍天下字;_____读尽人间书。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下午两点钟,登山活动开始了。我来到山脚下,向上张望,只见玉峰山像一个高大的巨人,好像在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于是我迅速向上走去,只见青青的草晃动着叶子在向我们招手,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里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小朋友,快往上爬吧!”

没多少时间,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柑橘林。柑橘已经成熟了,有的就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后面;有的像一群小孩在捉迷藏;有的像一个个小胖子正望着我们傻笑。柑橘树上,果实累累压弯了树枝,如果躺在地上,一张口便会咬到。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山顶上,大家热烈地欢呼着:“到了!到了!”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下俯视,真是一片美景,一条柏油公路穿过全城;一条大沟把城分成两半。在山脚,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那寺庙和参天古树,这会儿看来像点缀盆的工艺品。

【1】在短文中找出跟“看”的意思相近的字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目的地”是指(   

A.玉峰山

B.玉峰山山顶

C.柑橘园

【3】“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A.你们年纪小,害怕难走的山路。

B.你们年纪这么小,别想爬上山顶。

C.你们年纪虽小,要爬到山顶并不难。

【4】“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这句话属于(   

A.拟人句

B.比喻句

C.夸张句

【5】把短文中表示地点变换的词句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池塘里有几桶水

从前,有个有智慧的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里散步。国王看着前面的池塘,忽然心来潮,出了一个题目问身边的大臣:“这池塘里一共有多少桶水?”众大臣一听,面面相觑(),全都答不上来。国王下令:“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谁回答上来,有重赏!”

大臣们用桶量来量去,怎么也量不出一个确切的数值。三天很快过去了,他们仍然一筹莫展。就在这时,一个少年走进宫殿,声称自己知道池塘里有多少桶水。国王命令那些战战兢兢、满头大汗的大臣带少年去看池塘。少年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国王一听,乐了:“那你就说说吧。”少年眨了眨眼说:“这个问题的关键取决于桶的大小。如果那个桶和这个池塘一样大,那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的一半大,那就是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三桶水……”

“好,完全正确!”国王哈哈大笑,重赏了这个少年。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机一动——( )                      准确——( )                  心惊肉跳——( )

【2】对于国王提出的问题,大臣们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心血来潮的“血”读xuè。( )

(2)少年认为水的桶数取决于池塘的大小。(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有时候要换个角度想想,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

(4)大臣们之所以一筹莫展,是因为他们只顺着国王的思路思考,思维受到了限制。( )

13、阅读。

①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②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③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④秋风飒飒,菊花成了群花中的佼佼者。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⑤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⑦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下面两种花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在文中各找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

木棉花:________________        水仙花: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选择下列词语的意思。(填序号)

(1)凋零( )          ①盛开     ②零落       ③零度

(2)点缀( )          ①装扮     ②点拨     ③种植

【3】选择正确的答案。

(1)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①总——分            ②分——总             ③总——分——总

(2)第④自然段中没有写到的是菊花的( )

①颜色               ②姿态               ③品种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当我读完第②自然段后,就预测第③自然段可能会写花城夏季的花了,读到“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这句时,就知道我预测对了。( )

(2)当我读完第④自然段后,预测第⑤自然段可能会写冬季的花,但第⑤自然段写的是水仙花,可见我预测错了,说明这个预测是没有意义的。( )

【5】想一想,然后填空:

(1)这篇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描写了花城 ,表达了“我” 之情。

(2)菊花千姿百态,除了文中写到的几种之外、请你想象一下还会有什么样儿的,再写一句;

(3)给短文拟一个恰当创题目,写在文前的做线上。

【6】文中哪句话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对花城的情感?请用“ ”在文中面出来。

【7】如果你到花城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短文内容写写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感悟。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选文主要写出了鱼的_______多和__________多。我是分别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四字词语看出来的。

2选文第二句话运用了排比和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种鱼的特点。

3对“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的数量很多,鱼和海水各占一半。

B.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为的是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1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一天下午,道德与法治课的任课老师林校长宣布:“明天早读,对你们进行考试。”

第二天一大早,林校长拿了把扫帚横放在教室门口,静静地等待学生们的到来。第一个到教室的是小梅。她漫不经心地看了扫帚一眼,微笑着向校长问好,见校长沉默不语,便赶快拿着课本读起来。“学习雷锋,好榜样……”小强哼着歌儿,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对门口的扫帚置之不理。他见校长表情严肃,忙说了一声“老师早”,马上复习起功课来。不一会儿,陈敏来了,他急匆匆地走进教室,被扫帚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了。他低头一看,怒从心头起,刚想一脚把扫帚踢得远远的,猛地看到校长眉头紧皱,立刻把脚收回,赶紧问好,急忙复习功课,准备考试。全班45位同学陆续来了44位,教室里书声琅琅,而门口的扫帚依然横着。最后到的是张坤。他走进教室,看到横在门口的扫帚,连忙捡起来,拿到“卫生角”放好,然后认真地读起书来。校长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

上课铃响,教室里鸦雀无声。校长宣布:“考试结束,只有张坤一人得优秀。”他见大家迷惑不解,又说:“大家应该懂得,要养成良好的品质,必须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场特别的考试啊!

【1】给这篇短文拟一个题目,合适的是(  )

A.一场特别的考试

B.考试

C.校长笑了

D.平凡的小事

【2】“他低头一看,怒从心头起,刚想一脚把扫帚踢得远远的,猛地看到校长眉头紧皱,立刻把脚收回,赶紧问好,急忙复习功课,准备考试。”下列短语中与“怒从心头起”意思最贴近的是(  )

A.恶从胆边生

B.急得跳起来

C.恼怒到极点

D.恨从心底起

【3】“校长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句话中,从“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可以读懂校长内心(  )

A.非常开心

B.对张坤的同情

C.对张坤的嘲笑

D.对张坤的满意

【4】联系短文内容,说说校长神态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场特别的考试啊!”你觉得这场考试特别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生活实践。

星期天,爸爸开车带你和妈妈回爷爷奶奶家。爸爸因为高兴,喝了少量的酒。

(1)回家的时候他非要自己开车,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样劝阻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明天有事,今天你们必须回去,那么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一文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种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蹲在地上仔细地捡树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身边有哪些不文明或令人温暖的行为,用几句话写写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翠鸟是我们最敬爱的鸟。

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有3处错误)

我养了乌龟一只,它的脑袋尖尖的,龟壳上还有整齐的花纹。它那一双小小的眼睛我们差不多几乎看不见。小乌龟笨拙的四肢和那尾巴细细的,让人觉得很滑稽。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我眼中的

提示: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或景色或者是事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生活中贴心照顾你的妈妈,也可能是公园的某处风景,还可能是你喜欢的小动物……请同学们将自己最想写的写下来,注意内容要写清楚,字迹要工整。还要记得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