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汉字书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胸”字第六笔是横折钩。
B.“速”字共九笔。
C.“诚”这个字左窄右宽。
D.“眶”字第七笔是横。
2、下列句子不是在描写事物变化的是( )
A.花盆里的兰花早上还没有新叶,我放学回家时它就长出新叶了。
B.三角梅的花瓣前些天还是红艳艳的,这几天就有点干枯了。
C.早上的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就像调皮的小孩。
D.门口的那块石头一动不动,就像一个坚定的战士在站岗。
3、下列句子次序混乱了,我会给这些句子按顺序排好队。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午,朵朵荷花向阳怒放,引来无数蜜蜂。
②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荷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
③我家附近有一池美丽的荷花。
④太阳西下的时候,荷花静静地挺立在那里,散发出阵阵清香。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③②①④
4、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 ”4
摆弄(lòng nòng) 明媚(miè mèi) 鞠(jǖ jū)躬 看(kān kàn)守
拼(pēn pīn)命 闷(mèn mēn)热 钥匙(chi shi) 吟(yín yīn)唱
5、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自己的体会,填上不同的词语。
课堂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有时传出(______)的读书声,有时传出(______)的歌声,有时同学们(______)地辩论,有时同学们(______)地听讲,有时同学们(______)地思考,有时同学们(______)地书写,有时同学们又(______)地游戏……
6、我会根据阅读积累巧填空。
(1)秋天登上苏仙岭,看到满山红枫,我想起了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原来,苏轼也爱_______季。(填季节)
(3)马上要举行拔河比赛了,老师为我们鼓劲:“________,泰山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战胜对手。”
(4)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意思是说只要做事情有道理,无论走到哪里或做什么,都会比较顺畅(chànɡ)。
(5)秋天的景色非常迷人,请写出两个描写秋季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7、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工整美观哦。
guān chá(_____) zhěng jié(_____) guī zé(_____) hǎi bīn xiǎo chéng(_____)
qīng chǔ(_____) jī dòng(_____) jiē dào(_____) chéng qún jié duì(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9、阅读理解
杨梅果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1】这段话主要写了杨梅的____________。
【2】画“____”的句子主要从____________(味觉 触觉)来写杨梅,表达了作者对杨梅的____________(讨厌 喜爱)之情。
【3】作者仔细观察,发现杨梅颜色变化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类文阅读。
曲阜“三孔”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儒家学派始祖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yì)的官署和邸(dǐ)宅。占地16公顷,各式建筑463间,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孔庙是祭祀(jì sì)孔子的地方,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后来,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占地216公顷,各式建筑466间。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二百多公顷,古木参天,碑碣(bēi jié)林立。
曲阜“三孔”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而著称,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1)给多音字组词。
(2)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丰厚——( ) 悠久——( )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丰富——( ) 扩大——(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三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_________。________是祭祀孔子的地方。________是孔子及其家族的________。
(4)为什么曲阜“三孔”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画家的小老师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sōnɡ)。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ɡòu)买。
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mò)涂抹(mǒ),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道。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就呆住了。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ǎi)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牧童指着画上的牛,说:“尾巴画错了。两头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您画的牛尾巴是翘(qiào)起来的,那是牛用尾巴驱(qū)赶牛蝇的样子。您没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吧?”
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小老师指教。”
1.短文中的“大画家”是________,他画了一幅____________。
2.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2自然段中描写戴嵩作画的是哪两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商人是如何称赞这幅画的?教书先生又是怎么称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画家的画错在哪儿?用“——”画出短文中有关句子。
6.读了这篇短文,我们从大画家身上看到了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小老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很了不起。
12、课外阅读
清晨,我起床一看,玻璃上结满了霜花。
这些霜花真是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看,这上面是什么?噢,好一片茂密的“森林”!各种“树木”苍翠挺拔,树下开满了“野花”,一只“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瞧,这是一幅多好的“百鸟朝凤”图!一只只“小鸟”,围成一个圆圈,正在欢快地跳舞;一只美丽的“凤凰”站在中间,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那不是“海底世界”吗?一团团“海参”在摇摆,一条条“小鱼”在游来游去,一个个“小海星”静静地躺在海底。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2】这些霜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3】短文第2自然段共有 句话,在你认为最有新鲜感的句子下面画上“ ”,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情景。
13、阅读
指纹的奥秘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指纹虽然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指纹也有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7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是从胎儿第4个月便开始产生的,到第6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成大人时,指纹只不过变大增粗,它的形状和特征却固定不变。
①别看指纹小小的不起眼,但是它的用途可大啦!②只要你用手触摸物体,它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③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④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力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抓住东西,不易滑掉。⑤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之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有了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100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近年,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有改动)
【1】请用“﹏﹏”画出第②自然段中能提示我们概括本段大意的关键语句。
【2】指纹的类型主要有( )种。
A.一 B.二 C.三 D.四
【3】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4】警察破案利用的指纹特征是( )
A.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B.指纹可分好几种类型
C.指纹敏感 D.指纹可增强皮肤摩擦力
【5】“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这句话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位置?(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6】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A.统领全文,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引起人们的兴趣 D.说明指纹的新用途
14、阅读。
李子核
有一天,妈妈买回了许多李子,她想吃过午饭后再分给孩子们吃。
万尼亚还从来还没有吃过李子哩。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当房间里没有人的时候,他实在有些忍耐不住了,就抓上一个吃了。吃饭前,妈妈点了一下李子的数目,发现少了一个。她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吃饭时,爸爸说:“喂,孩子们,你们哪一个吃了李子?”大伙儿答道:“没有。”万尼亚的脸红得像龙虾,他也说:“没有,我没有吃。”
爸爸说道:“你们要是谁吃了李子,这可很不好,不是怕你们吃,怕的是李子里面有核,要是哪一个不会吃,把核也吞下去了,那他过一天就会死的。我怕的是这个。”
万尼亚一听,吓得脸色发白,说道:“不,我把核吐到窗子外面去啦。”
大家一听,哈哈大笑,而万尼亚却哭起来了。
【1】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按要求填空。
(1)这句话中把( )比作了( )。
(2)请照样子写出一个比喻句:
【2】文中两次写到了万尼亚脸色的变化,请你用“﹏﹏﹏”画出来,并写出他脸色变化的原因来。
第一次:
第二次:
【3】读了短文,你想对万尼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鼹鼠的月亮河(节选)
在图书中心的前面是中心广场。广场一直是最拥挤的地方。书城的居民大部分都喜欢读书,除了少数不爱读书的,比如猫。凡是爱读书的就一定会到这里看书。
可是,今天大家都没有在看书,而是围成了一个圈,伸着长脖子在看。米加想了想,也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进去。
呵,围在中间的是一个和他一样穿彩色条纹衣服的人,大家正对着他扔鲜花。
他看上去不算很老,瘦瘦的,高高的。衣服显得很宽大。他的头顶已经没有头发了,亮亮的,周围有一些稀疏的蜷发紧紧地贴在耳边和后脑,他的头发还没有他的胡子长。在胡子的上面有一个肉肉的圆鼻子。
他手里举着一根银色的棒,这是魔术棒。他挥动魔术棒的时候,空中就划出了一道道银色的光圈。
“各位请看,这是一个马铃薯。一个真正的马铃薯。昨天刚刚从土里挖出来的马铃薯。一个还带着泥的马铃薯。”他说一句就换一个方向,这样可以让大家都看清楚。
大家的眼晴马上就都盯着马铃薯了。
“现在,我,咕哩咕,要把它变成一只手表,一只滴答滴答响的手表。”原来他的名字叫咕哩咕。
他刚刚说完,人群中就发出“噢……噢……”的声音。大家都很激动。
“真的?你不会是要把马铃薯变成土豆吧?”人群中有人大叫着。
“哈哈哈哈……”大家笑得很厉害。
“吧哩卟噜,唏哩哗啦……”咕哩咕啰里啰嗦地念了一大堆,手里的魔术棒转了一圈又一圈。
所有的人都不再发出声音,好像停止了呼吸。
突然,他停了下来。
啊,大家面前的马铃薯真的不见了!他变出来的是一块石头。
【1】找出描写魔术师外貌的句子,并写出对外貌的评价。
我觉得他的外貌比较____________,感觉他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2】咕哩咕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听了他的话后,大家激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相信咕哩咕能将马铃薯变成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咕哩咕再次变魔术的话,有没有可能将马铃薯变成手表呢?说出你的预测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李浩的爸爸喜欢打鸟。今天,他又背上了猎枪准备出门,李浩想劝阻爸爸。想一想,如果你是李浩,你会怎样说服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喜欢和小伙伴玩游戏。(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用心去听。你能听见秋天的声音。(用上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可爱的学校。(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陈述句。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修改符号将下面一段话中3处有错误的地方修改正确。
今天,到海边游玩。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如同无数的在海面上小精灵跳跃。渔船扬起了白帆,仿拂碧空里的星星在闪烁[shuò]。
20、山村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冬天的畅想
要求:可以写冬天的景色,也可以写发生在冬天的故事,但要注意适当运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