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苏盐城四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知有儿童挑促织,下列词语中的与这句中的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挑灯夜战 B.挑战权威 C.挑挑拣拣 D.挑起大旗

2、下面三道小题中,哪个古诗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画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大雪满弓刀。

A. 欲将轻骑逐 B. 平明寻白羽

C. 迟日江山丽 D. 随风潜入夜

2下面诗句中,描写传统节日——清明的一项是:   。(  )

A.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下列诗句中,和其他三句描写的不是同一季节的一项是:   。(  )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稻草人》一书中,把稻草人和牛、狗作比较,是为了说明他(       

A.非常尽责任

B.非常善良

C.非常机智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B.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C.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D.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人心齐,________________

2.二人同心,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好汉三个帮。

5.《不会叫的狗》可能会是什么结局?请你续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积累词语(把课文中的词再写十个)。

热闹  场面  历史  完整  功夫  医生  招牌

店铺  茶馆  甚至  情景  紧急  传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充词语,然后完成练习。

①烂漫(______)②相(______)并(______)③没(______)打(______

④源源(______)⑤掩(______)盗(______)⑥形(______)各(______

(1)再写一个像④一样AABC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两个人的长相很是相似,但他们的オ华却不能_____________

(3)我们在对待学习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踏实,不要___________,自欺欺人。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写规范。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绿苗

①一粒种子落在高墙边,静静地躺在土缝中。

②过了几天,种子变成了一株小绿苗。高墙的阴影外,好多小草、小树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绿苗又瘦又小,它伤心地哭了起来。一只蜜蜂飞过来:“小绿苗,你哭什么呀?”“我看不到阳光。”小绿苗回答道。蜜蜂说:“别难过了!你不是有手有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pān)到阳光里去呀!”对呀,自己的藤(téng),就是手和脚呀!小绿苗擦干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

③终于,小绿苗在一天上午,爬上了高高的墙顶。在温暖的阳光下,小绿苗长得可快了,不但满身绿叶,还开出了一朵朵紫色的“小喇叭”。

【1】文中的小绿苗是下面哪种植物的幼苗?(       

A.黄瓜

B.西瓜

C.牵牛花

D.玫瑰花

【2】小绿苗的“手和脚”指的是什么?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小绿苗爬上了高高的墙顶,它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文中的小绿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勇敢的“胆小鬼”

玲玲是班上有名的胆小鬼,什么都怕。她最怕爸爸生气。她爸爸发起火来,还打孩子呢。

一天,我上玲玲家去玩,一进门就看见有只小鸟儿被拴在木棍上,正在扑腾着乱飞……

我问:“哪儿来的小鸟?”那是只(        )的小鸟,(     )的羽毛闪耀着(       )的色彩。

玲玲说:“爸爸从街上买来的。”

“好可怜啊,它一定想妈妈啦。”

玲玲摇摇头,笑了:“不对,它一定是鸟爸爸,瞧!还长着胡子呢。”

“长胡子不一定就是鸟爸爸。小兔、小猫也长胡子呢。”

忽然,玲玲笑脸不见了,她说:“咱们放走它吧。”说完,她抬头朝门外看了看。

“那你不怕爸爸生气吗?”

玲玲一抬头,说:“不怕!顶多不就是挨几下打吗?”

玲玲让我帮她捉住小鸟,她小心地剪断了绳子,小鸟被放走了。

小鸟落在窗外的树上,用嘴整整羽毛,“啾啾”叫了两声,仿佛在说:“谢谢!再见!”

看着玲玲拍手快活的样子,我忽然想:“看起来,她不是个一般的胆小鬼,而是一个勇敢的胆小鬼!”

(选自《阅读》 2009年第4期)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斑斓        美丽        油亮

【2】读十一自然段,词语“ ”让我感受到了玲玲关爱小鸟的情感,想象到了玲玲害怕伤害到小鸟的样子。(   

A.捉住

B.小心

C.剪断

D.放走

【3】玲玲是勇敢的“胆小鬼”。联系本文,理解正确的是(        

A.玲玲什么都怕,是班上有名的胆小鬼。

B.玲玲怕爸爸生气,怕爸爸打她。

C.玲玲虽然平时胆子小,但是能爱护小鸟,把小鸟放回们大自然,她是个勇敢、善良的孩子。

D.玲玲怕小鸟。

【4】读一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觉得玲玲是个胆小鬼吗?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______

【5】读了这篇选文之后,如果你看到有人捉鸟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突兀:  

遗迹:  

2.选文中加点的终于一词体现了(

A.结论是李四光经过很长时间,花了很多力气研究出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B.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C.李四光执着探索,不轻易放弃。

3.李四光震惊全世界的成果是什么?

4.李四光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选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这段话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果树、______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了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景象。

【3】从“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句话中,我感受到______

【4】选文画横线句子特别美,请你照样子写一写。______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yào shi)。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chèn)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查字典。

文中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首,再查(   )画。它在字典里有4种意思:①明朗;②率直;③舒服、畅快;④违背。在这里应取(   )种解释。

2粗心的小明把第23自然段的开头弄混了,你能将正确的序号分别填到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吗?

①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②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3作者在文中打了好几个比方,把秋天的景物写得很生动。请用   画出两个这样的句子后,再填空。

1句:作者把 比作

2句:作者把 比作

仿写句子:  

4请把你对小朋友的脚,常被了香味勾住这句话的理解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   )金色的,(   )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_____比作______。

【3】“我”早起去钓鱼时发现了什么?用“____”画出来。

【4】选文主要告诉我们(  )

A.要认真观察蒲公英。

B.要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15、河蚌和水鸟

河蚌正在张开壳晒太阳,水鸟去啄它的肉,被河蚌夹住了嘴,双方相持不下,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

河蚌和水鸟,一个被放在盆中,一个被关在笼子里。夜深了,河蚌悄悄地爬出了盆,一步一步向屋外挪动着。但是它爬得太慢了,爬了大半天也没爬出屋。水鸟虽然有善于飞翔的翅膀,此时却不能远走高飞,只好用嘴使劲地啄笼子。可它的嘴没有蚌壳那么尖利,把笼子敲得梆梆响,也没弄开,反而把渔翁吵醒了。

“跑?休想!”渔翁一边警告一边走了过来,一看水鸟还在笼子里待着,可盆里的河蚌却不见了。他扭头一看,发现河蚌正缓缓地向屋外爬呢!“你想溜?也没那么容易!”说着又把它抓起来扔进盆里,回去睡觉了。

河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小声说:“水鸟老兄,咱们应该互相帮忙才对……”水鸟连忙点头称好。

夜幕再次降临了。河蚌小心地爬了出来,用自己锋利的外壳打开了笼子,水鸟让河蚌夹住自己的脚,急忙展开有力的翅膀向外飞去了。

顷刻间,它们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1】河蚌和水鸟是怎样被渔翁捉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蚌和水鸟第一次逃生为什么没有成功? ( )

A.河蚌爬得慢,渔翁很快就抓住了。

B.水鸟的嘴没有河蚌那么尖利,打不开笼子。

C.它们没有相互合作,各管各的。

【3】文中的“水鸟老兄,咱们应该互相帮忙才对……”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联系上下文,请你想想,河蚌想出了什么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 ( )

A.人人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就可以了。

B.做事前要多动脑,要做到心中有数。

C.如果能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拉萨的天空,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色秀丽的庐山,高峰,幽谷,瀑布,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用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学完课文,说说陶行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整本书阅读

本学期,我选择了《             》这本童话书展开阅读,我选择它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提示:可以从阅读的故事或者故事中的人物等角度写理由。)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文具店里有许多文具,有彩笔、橡皮、练习本和水果。

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搬动一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仔细观察下面一幅图画,说一说图画的内容。针对此图,配一句宣传语。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