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陕西榆林四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诗人不属于唐代的是(   )

A.王昌龄。 B.杜牧。 C.苏轼。

2、下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qiū)见   (rě)怒          (yí)视       (zhā)叫

B.旅(shè)   (bīn)       (guī)     (lǒng)

C.门(yóu)   (yàn)       (ér)       (liáng)衣

D.(yīn)鹉   (niáo)阔     (lǎ)叭       (shuāi)跤

3、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无论…………

1._______作者站到了一边,________小山雀还是一动不动

2.记忆记录在脑海,__________过去多长时间我们再次回想时,_______像是又见到它一样

 

4、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水(wā) 脚(yìn)

B.乱(lín) 加(zēng )

C.色(zōng) 雨(xuē)

D.纷( bīn) 帖(yù tiè)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光( )( )             ②争( )( )             ③相( )( )

④翩翩( )( )             ( )( )矛盾             ⑥无( )( )

(1)观察第④个词语的特点,仿写两个相同类型的词语:____________

(2)橱窗里摆放着______的珠宝。(选词填空,填序号)

(3)小明刚刚还说自己的作业忘带了,现在又说不知道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这不是______吗?(选词填空,填序号)

6、看拼音,写字词。

早chen( ) ,我走在开满róng qiú( )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和许多穿着鲜艳fú zhuāng( )的同学一起来到学校。教室里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ān jìng( ),只见古老的铜钟倒挂在大青树 cū zhuàng( )的枝干上。

7、观察图片,按要求填空。

看到图中_____________的两座山,我想起本课所学的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将下列汉字正确、工整地写在右边的田字格里,力求匀称、美观。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外阅读。

一只小鸟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在巢里啁啾(zhōu   ji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línɡ)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他们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最后他们便想提住它。

看,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颗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果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不能重复。

( )的声音       ( )的声音       ( )的阳光       ( )的阳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体会到小鸟一家生活的非常________

(2)小鸟从树上跌了下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

【3】用“ ”在短文中画出小鸟自由“歌唱”的句子。

【4】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歌声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的细雨 ______的露珠

_______的绿叶 ______的海洋

______的外衣 ______的银梨

【2】照样写词语。

(1)大大小小(AABB):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扁圆扁圆(ABAB):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又大又甜(ABAC):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把写银梨特点的词语和句子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

【4】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5】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_________”上。

【7】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蚂蚁和螳螂

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螳螂呢?天天“叽里叽里”地唱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

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漫山遍野正是花都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储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

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哎!真是麻烦,干嘛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纷飞得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那样,在夏天里储存食物该多好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游手好闲:_______________

【2】螳螂在夏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夏天的时候: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时候: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寓言,你想对螳螂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文中的螳螂,以后会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我爱厦门

我的家乡在厦门。我爱厦门,爱它变幻莫测的海面,爱它丰富的水产,爱它独特亮丽的风景。

①厦门变幻莫测的海面令人难以忘怀。②平时,登上闻名遐尔的日光岩,放眼望去,海水无边无垠,让人心旷神怡。③当风平浪静时,它又像一面特大的镜子,照出一派阳光灿烂的画面。④倘若猛烈的大风气势汹汹地冲向大海,几百里海面顷刻海浪滔天,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合奏出一曲雄伟的交响。

厦门不乏丰富的水产。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垒线鱼、黄花鱼、桂花鱼,还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这些丰富的水产给海内外游客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美食风景线。

景点独特又是厦门的一个亮点。这里有撩人心扉的音乐喷泉,有风景秀丽的万石植物园,有见证历史的胡里山炮台,还有各具特色的公园。如果你驱车在环岛路上,可以欣赏车外一派南国特有的美景:天空瓦蓝,空气清新;椰树挺拔,花团锦簇;沙滩细软,遍布蟹穴散落的民居与错落有致的二楼房融为一体。这诱人的景色让人喜爱。

啊!厦门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为有这样美好的家乡而感到自豪。

【1】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

A.并列

B.总分

C.分总

D.总分总

【2】文章依次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厦门( )

A.大海→景点→海产

B.水产→大海→建筑

C.大海→海产→景点

D.大海→水产→景点

【3】第二自然段中漏掉了一句——“要是一阵微风吹过,海面上碧波荡漾,金光闪闪,叫人流连忘返。”应该插在原文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4】联系上下文,最适合替换“变幻莫测”的词语是( )

A.出乎意料

B.难以揣测

C.变化多端

D.出没无常

【5】请用“_____”画出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6】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倘若刮起大风,几百里海面顷刻海浪滔天,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还能想到厦门哪些美丽的地方,或者有其他什么特点?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上学一路歌

①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走一路,采一路,采得满手香,满身香,到后来,满教室都香。

②夏天上学,走一路,蹚一路溪水。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我们随着它跳过山石,随着它绕弯曲行,我们唱着歌,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水声到了学校。结果,教室的地上满是各种花纹的湿鞋印。

③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不必带饭,肚子饱饱的。

④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一路嗒嗒嗒嗒!嗒嗒嗒嗒!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到了!到了!”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跑进校门,大伙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1】从短文中积累两个表示声音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是按照( )顺序描写的,分别是“( )( )( )( )”。

【3】描写小朋友在上学路上的情景的。他们春天采花,夏天( ),秋天 ( ),冬天 ( ),多快乐呀!

【4】大伙都怪学校太近的原因是(               

A.大伙只想滑冰,不想上学。

B.大伙感觉在上学路上的快乐时光太短暂。

14、阅读理解。

小陶土

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陶土被压在木桶的角落里。他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被触摸了。每天,许多手会伸进来,快快地挖走一袋或一团陶土。“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呢?”他想知道。

有一天,一群小孩子跟着老师来到陶艺工场。许多小手伸进木桶里。小陶土是最后一块被选中的,他总算出来了!“这是我的大好机会!”他在光线中眯着眼想。

有个男孩把他放在辘轳上,用最快的速度转动。“好好玩啊!”小陶土想。辘轳一边转,男孩一边试着把陶土拉起来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他把陶土拍打成一个圆圆的球丢在窗边,急忙跑去跟朋友一起玩。

过了一会儿,陶艺工场空荡荡的,房间既安静又黑暗。小陶土非常恐惧,“完了!完了!”他想,“我只能待在这里干掉,直到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又是阳光曝晒,又是晚风吹拂,他快要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下雨吧。”他想。一片浮云同情小陶土的遭遇,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豆大的雨点,打进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雨下了一整夜,小陶土已经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他做成了一个杯子。小陶土得意地说:“终于——我成为一样东西了。”

【1】照样子,写词语。

例:空荡荡(ABB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复述故事要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根据短文内容,排列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雨水使陶土重新变柔软。        ②男孩试着用陶土做一个碗。

③女孩将陶土做成一个杯子。     ④陶土快干掉了。            ⑤陶土在木桶里。

___________

【3】故事开始时,小陶土的愿望是__________

【4】小陶土在窗边躺了很久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为什么对小陶土来说,这件事情很奇妙?

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人像陶土一样,很容易被搓揉及塑造。

B.世界上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C.找到目标并实现是最快乐的事情。

D.做善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做陶艺。

15、阅读美文厅。读一读,按要求做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温和”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气候)不冷不热;②(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在上文中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2】“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指的是( )

A.小女孩和奶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B.小女孩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

C.小女孩的火柴燃尽了。

【3】结合课文,从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的幻像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女孩的愿望是( )

A.回到自己温暖的家里。

B.过一个幸福的新年。

C.得到温暖、食物、美好的生活和亲人的关怀。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鸟多么美丽。(把句子写得更加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

4.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只能把身体缩成一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金吉娅到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送洋娃娃和卡片。

(1) 改写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飞舞

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兴安岭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换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萍萍:上个周末,我和妈妈排队坐公交车,看到一个叔叔插队,我提醒那位叔叔应该排队按顺序上车,那个叔叔对我好凶呀!航航,你遇到过这种事情吗?

航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萍萍: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劝说呢?

航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①小女孩向一个小天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买来葡萄、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很喜欢语文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看到肉汤冒着热气,烤鹅的香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提示:句子中有两处错误)

妈妈买了很多食物,有速冻饺子、馒头、牙刷和饼干,累的满头大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情境写话。

你一定经历过请教别人的事情,回忆回忆,你为什么请教的?怎么请教的?别人怎么应答你的?把这次经历简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