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比喻句的后面打“√”。
(1)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
(2)小鹿在溪边散步。( )
(3)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4)秋天到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
2、下列对句子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感动)
B.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心里紧张,想说又不敢说)
C.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完全不知道灰雀去哪里了,心里很难过)
3、下列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骨(gǔ)朵 栖(qī)息 振(zhèn)动 拍拍胸脯(pú)
B.胳臂(bei) 挑(tiǎo)战 人参(shēn) 果实累累(léi)
C.凝(níng)视 担(dān)心 中弹(dàn) 身处(chǔ)困境
D.磨(mò)盘 挣(zhèng)钱 沉浸(jìn) 丢三落(là)四
4、下面三个画面,能用“兴冲冲”来形容的画面是( )
A.爸爸背着生病的我往医院赶。
B.我和朋友们一道儿去看戏。
C.妈妈发现我煮饭时忘记加水了。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具体。(7分)
(1)( )小鸟在天空( )飞翔。
(2)一列( )火车( )穿过( )田野。
(3)她( )跑到( )操场上。
6、背一背,填一填。
(1)“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就像灯越拨就会越亮一样,道理也是这样的,越与人辩论,就越能明白其中的真谛。
(2)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说短时间的强弱是由力量决定的,长时间的胜负是由道理决定的。
7、辨一辨,再组词。
冷(________) 茎(________) 偷(________)
怜(________) 经(________) 愉(________)
8、小小书法家。
9、阅读
___________
①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②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有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爱 偏心)了吗?蚂蚁怎么想也想不通。
③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采蜜,就抬头(恶狠狠 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④“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⑤“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⑥“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⑦“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不称赞我们呢?”
⑧小蜜蜂沉思一会儿说:“是啊,人们为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⑨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请给这个故事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3】请用波浪线画出人们赞美蜜蜂的句子。
【4】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心服口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第一段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静默或思考
【6】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呢?请你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妈妈们的节日。小姑娘手里攥(zuàn)着自己攒的零用钱来到了花店。她想送给心爱的妈妈一大束红石竹花。可是,一进到五月,红石竹花的价格就飞涨起来。等到了妈妈的节日这天,价格更是高得吓人。小姑娘手里的钱只够买一枝红石竹花。
摆在红石竹花旁边的白石竹花价钱很便宜,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买它。只有母亲离去了,为了寄托哀思才摆上白石竹花。小姑娘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买很便宜很便宜的白石竹花。她把白石竹花放到了妈妈看不见的一个红墨水瓶里。
刚毅而又慈祥的白石竹花,什么颜色都能吸收,它像妈妈一样,似乎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承担下来,甚至很理解孩子的烦恼。白石竹花拼命地吮吸着红墨水,就连孩子隐藏着的买白石竹花这样的秘密心情也吸收进去。最后,白石竹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红石竹花。
【1】认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刚强—( ) 承受—( ) 苦恼—( )
【2】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为什么买白石竹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说白石竹花“像妈妈一样”,它与妈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请联系自己的妈妈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上。
11、课外阅读。
马蹄莲
我家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有吊兰、玫瑰、牡丹、茉莉⋯⋯每年春夏间,它们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非常好看。虽然那盆亭亭玉立的马蹄莲没有玫瑰的艳丽,牡丹的富贵,茉莉的芬芳,但它清秀淡雅,给人一种淡淡的美丽,纯洁又顽强,是我最喜爱的花。
三四月份是马蹄莲开花的季节,家中这盆马蹄莲长得非常茂盛,远远望去,在鲜嫩翠绿的叶片环绕下,一个个身穿乳白色纱裙的花仙子正娇羞地露着笑脸,温柔地向你招手。微风拂过,花仙子们摇曳着柔软的细腰,在风中轻轻地旋转,转出最美的舞步。
走近细看,马蹄莲又是另一种姿态了。看,薄薄的、淡绿的、略微透明的叶脉点缀着鲜绿的叶片,连接叶片的茎,颜色与叶片相同,看上去特别清爽。叶子弯曲起伏,好像波浪翻滚。叶子很低,花的枝干却很高,宛如鹤立鸡群。“好
花还要绿叶扶”,在叶子们众星拱月般的围绕下,一朵娇嫩欲滴的大白花亭亭玉立。它的花瓣边沿自然地向外翻卷着,中间还有淡黄色的花蕊,花蕊上还有细细的白色小绒毛。和谐的颜色搭配,给人一种清纯高雅的感觉。难怪它象征着纯洁、尊贵和虔诚。
马蹄莲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又可治烫伤。不过千万不要被马蹄莲清雅美丽的外表所蒙蔽,它可是全身有毒的植物,误食一点儿的话就会呕吐,所以不可以与它有“亲密接触”。
【1】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了马蹄莲的样子,首先从远处看,接着__________细看,从马蹄莲的叶脉、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蕊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2】下列哪一项是人们不可以与马蹄莲有“亲密接触”的原因?( )
A.它非常高雅。
B.它全身有毒。
C.它非常柔软。
D.它可以入药。
【3】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 )
A.记叙马蹄莲的生长过程。
B.介绍“我”家的阳台上养了很多花。
C.描写马蹄莲清纯高雅的特点和用途。
D.赞美像马蹄莲一样的人们。
12、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兄弟们在登高聚会的时候,一定也在思念着我。也许他们正在西望长安,无限深情地说:“也不知道王维一个人在长安过得怎么样……”
【1】根据意思在选段中找出相应词语。
①站在高处往远处看。 (________)
②各在天底下的一边。形容离别后各居一地,相距遥远。 (_______)
【2】在王维的家乡,重阳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习俗。
【3】这段话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13、课内阅读。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炊事员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1】赵一曼和普通战士一样,已经几个月没吃过粮食了,但她却把小通讯员给她盛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这表现赵一曼( )的高尚情操。
A.无私奉献
B.勤劳刻苦
C.以身作则
【2】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 )
A.赵一曼太粗心,总把碗弄丢。
B.赵一曼把碗送给了别人了。
【3】默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句话的语气是( )
A.责备
B.惋惜
C.无可奈何
D.敬佩
【4】我能根据课文写一写,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短文最后一句话“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请你推断一下,此时她心里的想法是: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葡萄
我家的小院里种了一棵葡萄树。冬天,爸爸和我在葡萄架下挖了一个深深的坑,在里面埋了一些肥料。冬天刚过,棕褐色的藤蔓上就长出了一颗颗豆粒般大小的紫色的芽苞,这些小芽苞在春风的爱抚下,在春雨的滋润下,从顶端绽放出一片片婴儿手掌般大小的鹅黄色的嫩叶。这些嫩叶逐渐长大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架下顿时有了一片绿荫,把我家的小院点缀得非常美丽。
不多久,在葡萄的藤叶之间,开出了像柳絮一样的小花,白色的小花只有米粒那么大。随着春天一天天过去,一朵朵小花变成了一串串绿宝石似的葡萄。慢慢地,这些“绿宝石”长大了,由绿变成淡紫,再由淡紫变成深紫……
葡萄成熟了!那一串串光亮亮、圆溜溜的葡萄挂在架上,像一盏盏精心制作的水晶吊灯。这时,已经是夏天了。
傍晚,我坐在葡萄架下乘凉,顺手摘下一串葡萄品尝,甜甜的,一身的暑气顿时烟消云散了。
甜甜的葡萄使我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的藤蔓 ____的芽苞
___的嫩叶 ____的小花
【2】作者按________顺序描写葡萄的生长过程。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茂密的枝叶就像________。
②藤叶之间的小花像________。
③一串串葡萄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
我觉得葡萄还像________。
【4】你曾种过什么植物或者养过什么动物吗?写写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查 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摇 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近 进)一步的考(查 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振 震)惊了全世界。
【1】将括号中不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句。
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研究成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四光之所以有这样的“研究成果”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想对李四光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
【5】我知道像李四光这样的科学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上学路上,亮亮把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在地上,看到这种现象,你会对亮亮说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岛上有树林。(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原文中找出故事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句子。
(1)钢才他还在这里呢,现在不知道去哪了。
_________________
(2)水果超市的水果真多呀,有苹果、梨、西瓜、青萝卜和香蕉。
_________________
20、傍晚,我发明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习作妙手。
题目:我喜欢_____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内容。
2.语句通顺,内容完整具体,情感真实。
3.书写工整,标点符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