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香港一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句中“瑟瑟”的意思是(     

A.形容冷得发抖

B.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C.江水波光粼粼

2、《精卫填海》选自( )

A.《山海经》

B.《淮南子》

C.《水经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什么两样。

B.他讲得很幽默,我被逗得哄堂大笑

C.梁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讲起课来得心应手

D.听完这个神秘的电话,他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4、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假日 描述 茏罩 黑暗 腾云驾雾

B.商量 拍打 冰凉 招待 奔流不息

C.绳子 舒适 奥秘 空隙 戎毛

D.据然 商量 廷院 坚定 搏斗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车 目 

B.扎 虫 

C.开 开 生

D.款 秀 手

6、加点字读音、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歌(sòng) 骨(suí) 竹(sǔn) 掩护

B.胸(chuí) 体(yè) 屋(yán) 著名

C.气(yǎng) 冻(jiāng) 占(bà) 玩强

D.稻(suì) 开(pāo) 恐(bù) 苍绳

7、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于东海(土山) B.诸儿竟取之(跑过去)

C.身在此山中(因为) D.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画横线的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分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

A.梅和雪

B.梅和诗

C.雪和诗

D.梅、雪、诗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 由远及近 B. 由近及远

3这段话从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

5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理解。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选段中老爷爷和“我”都对对方表示______。文中表示老爷爷对自己能成功登上天都峰深感意外的词语是__________

2爸爸的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你认真阅读《蟋蟀的住宅》课文片段,试着回答问题。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请你用“______”画出一个拟人句。

【2】请你填空。

(1)这段话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外部具有_________、干燥、隐蔽、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特点。

(2)本选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蟋蟀的巢穴称作住宅,把蟋蟀的鸣叫称作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文中“_________”十分精准地写出了蟋蟀住宅的深度和宽度。

13、阅读。

月光下的童年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讲故事。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②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外婆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丛,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④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柔的月光。

⑥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1】请概括出作者在文中回忆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幼时的“我”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并写出“我”捉蛐蛐儿的五个动词。

【3】作者爱美丽的月光,因为_____________

结尾句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文章表达了“我”对月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选择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提问: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

【5】请选择一个角度,在下面横线上写上批注。

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主角是( )

①“我”     ②月光        ③蛐蛐       ④外婆和家人

14、课外阅读《蚁工》

我收拾地板上的鱼骨,一群黑压压的东西从角落冒出来,似乎受到某种吸引,从墙角往客厅中央聚集。它们绕过了我母亲的脚。怕被其他人发现,选择周旋,翻山越岭地爬桌角,在几个人脚底下求生存。那两排长黑点快速移动,队伍依然整齐。我看得出神,它们却停下来商量战术,然后包围成圆,圆中间有好多根鱼骨。

它们尝了一下鱼骨上残留的汤汁,开心地分工合作,一部分蚁工搬起细小的鱼骨,马不停蹄地运往蚁穴:一部分队起比自己重量大几十倍的鱼骨。我用几乎半跪的姿势,手拿放大镜才看清它们扛鱼骨的过程。我跟着它们走,它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转很多弯,想甩掉我这个大麻烦,毕竟大工程里的工人都不希望原生人知道秘密基地。见我不依不饶,也随我跟着了。

蚁工们朝门口的方向爬,最前面的几只先到达。看到大家都还扛得动,就提示全队加快步伐。大理石门槛有十多厘米高,运送最大的鱼骨时受到阻碍。门槛太高太滑,蚁工们连同大鱼骨都掉下来。最后面的蚁工被大鱼骨砸的不轻,起来时晕头转向。

这时,小点儿的鱼骨都被陆续地运送出去了。我以为它们会满足于小鱼骨,就此放弃那个最大的鱼骨,结果不然。负责大鱼骨的蚁工们停在原地,好像在等什么。不出所料,只一会儿功夫,运小鱼骨的蚁工都折返回来了。它们想到了新策略!一半蚁工在门槛下方,一半蚁工在门槛上方,下方的蚁工逐个拉住上面蚁工的脚,搭成长桥,将大鱼骨托起,上方的一些蚁工奋力向上拉。长桥还是会左右晃动,但始终没有散落,大鱼骨慢慢和门槛拉开角度,一会担在门槛上,重力落到了门槛上方的蚁工身上。门槛下的蚁工见势赶紧爬上去。边齐心合力往上拉,边往门槛的另一面退。终于,大鱼骨翻过了门槛!

我听不到大鱼骨掉在门口外面的声音,但显然蚁工们都被声波震撼到了,背紧贴着地板,目光里烧满希望,估计此时它们已经在规划怎么打磨这根大鱼骨了。它们兴致昂扬地继续扛起大鱼骨,往柴堆的深处走去。我想,这大鱼骨可能会被它们作为顶梁或者柱子,无论用做什么,都能发挥最大的用处。

蚂蚁的手足和我们的头发丝一样的细,体重轻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为什么我还能从这如此渺小的生物身上感受到巨大的力量呢?

【1】细读文本,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方的情节图,梳理蚁工们搬运鱼骨的过程。

【2】联系上下文可知,选文第1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周旋”的意思是(       

A.交际应酬,打交道

B.与敌人较量

C.回旋,绕路走

【3】画“波浪线”部分,“大工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秘密基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半句话在整句中的作用是( )(多选)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整句话乃至整段话都更为生动幽默。

B.解释蚂蚁们想甩掉“我”这个大麻烦的原因,表现出蚂蚁们的机智。

C.强调蚁工们正在忙碌的这个大工程。

D.在责怪“我”这个陌生人不该跟着蚁工们。

【4】选文第1自然段蚁工们商量的战术与第4自然段中蚁工们想到的新策略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选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在旁边做批注,写出你的理解或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把你搜集到的有关长城二字的古诗名句写在下面,至少2句。(4分)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我能修改下列病句。

1.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对我产生了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书信中的有三处格式错误和一处病句,请找出并在右边方框里正确地誊写书信。

   

18、修改病句。

(1)王二小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曲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时间、地点、角色,编写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吧!也可以在故事中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不少于350字。

时间:正午 深冬 周末

地点:高山 草原 森林

角色:蚂蚁 老牛 小松鼠

温馨提示:书写要工整,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