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露似真珠月似弓”,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C.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胳膊(bo) 殷切(yīn) 堤岸(tí)露(lòu)头
B.笨拙(zhuō) 破绽(zhàn) 溃败(kuì) 霸占(zàn)
C.兴旺(xīng) 挖掘(jué)扎煞(shā) 模(mú)型
D.模范(mó) 踱步(duó)惩处( chéng) 挣扎(zhá)
3、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①接触;碰;撞 ②触动;感动
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
2.他不小心触了电。( )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
4、选择近义词。
闻名( )
A.闻见
B.听闻
C.名气
D.著名
5、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注音正确的是( )
A. 鲜(xiān)为人知 B. 川芎(xiónɡ) C. 解(xiè)狐 D. 内疚(jiū)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再用剩余的一个写一句话。
因为……所以…… 不仅……还…… 如果……就…… 一边……一边……
1.( )害人的鸦片不销毁,( )会使国家和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
2.( )林则徐虎门销烟有功,( )受到后人的传诵和敬仰。
3.虎门销烟( )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4.造句:
7、“酤(gū)”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词)义相关?( )
A.晒
B.酒
C.古代
D.西方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并翻译诗句。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___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沙场: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人杰:______________ 鬼雄: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外比较阅读。
雪梅
[宋]卢钺
梅雪_____未肯降,骚人阁笔____。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①凌寒:冒着严寒。②遥:远远地。③知:知道。④为(wèi):因为。⑤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
(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
(2)在诗人笔下,“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_____,雪没有梅______。
【2】读《梅花》,完成下面练习。
(1)“_______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______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
(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这两首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的洁白与清香。
B. 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C. 《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D. 《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
10、课外阅读。
蚕和蜘蛛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刮风下雨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它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虽然很多,但是我一点儿不留,把它们全送给人们,让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绸缎。”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对孔雀说:“听了蚕的介绍,我觉得,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它。”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颜六色——( ) 兴致勃勃——( )
【2】“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尾巴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羽毛作为奖品,准备送给优胜者。”一句话中,作者将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3】“这个光荣的奖品应当属于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 ⑤随便
下列词语或短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回了自信( )
(3)用“______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
(5)这篇短文通过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_________ 。在生活中要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jǐng jǐn)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淅 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臵,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全世界一致认为。(___________)
(2)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生字,打上“√”。
【3】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4】在文中找到一处比喻句,并用“﹏﹏﹏”画下来。
【5】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所以才有了“____________”的美誉。
1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一双筷子
①小巷深处,一家面馆,老板使着筷子熟捞着面条。这是我和小冉必来打卡的美食店。
②几小时前,美术室里传来一阵阵吼声:“我的天呐!你怎么会用这个绿上色?难道你看不见另一片颜色?”当时,我眉头紧锁,满脸不屑地朝小冉吼道。小冉被莫名其妙地一吼,自然也不乐意了,狠摔手中画笔,反驳道:“你以为我想和你画同一幅画啊,你那么厉害,你来呀!”被这么一挑衅,本就燃着火苗的我瞬间爆炸了,砸了桌上的调色盘,砰一声摔门而出。
③我像蔫了的植物一样垂着头,孤身一人踱进了面馆,点了一碗面,懒散地瘫坐下来。不一会儿,老板端着面向我走来“面来咯!”店内就我一位客人,放下面后,老板随意拉开一把椅子,疑惑地问道:“今天怎么就你一个人来,你的朋友呢?”“啊?你说小冉啊…”我缓慢地放下手中的筷子,从沉思中回到现实。在冒着热气的汤碗面前,我带着一丝无奈,埋怨道:“什么嘛,明明就是她的不对,还对我大喊大叫。”老板听后,看着激动委屈的我,微笑着摇了摇头,故作神秘般什么也不说,转而随手拿起一支筷子就要去挑面条。我见状疑惑不解:“老板你这样是不行的,一支筷子怎么能夹起面条呢?”老板听了,眼角掠过一丝笑意:“是啊,一支筷子怎么能夹起面条呢?古人智慧高,研究出了筷子的用法,一双筷子相互配合,才能尝遍美食。合作而不争功,双赢而不可缺一,这就是筷子的魅力!”我恍然大悟,压在心口的乌云总算消散。
④美术室,两声“对不起”同时响起,我和小冉回到争吵前,谈笑风生,共同配合完成那幅绿得不一致的画。我们拿着完成的画作,以光一般的速度“飞”向面馆,犒劳饥肠辘辘的肚子。那张画,那画上深深浅浅的绿,在筷子“双人舞”的光影中显得越发有魅力!
(选自《读写》2020年第10期 作者:詹诗雨)
【1】我和小冉必来打卡的美食店是( )
A.一家饭馆
B.一家餐厅
C.学校食堂
D.一家面馆
【2】我和小冉争吵的起因是( )
A.小冉用绿色给画上色
B.小冉用蓝色给画上色
C.小冉不和我画同一幅画
D.小冉不和我一起去面馆
【3】“我像蔫了的植物一样垂着头,孤身一人踱进了面馆,点了一碗面,懒散地瘫坐下来。”这句话是对人物的( )
A.语言、动作描写
B.神态、动作描写
C.神态、语言描写
D.心理、动作描写
【4】“被这么一挑衅,本就燃着火苗的我瞬间爆炸了,砸了桌上的调色盘,砰一声摔门而出。”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我”此时的心情是非常( )
A.沮丧
B.伤心
C.愤怒
D.不屑
【5】老板用一支筷子挑面条的用意是( )
A.在顾客面前表演,以吸引顾客。
B.故作神秘,表现他挑面条技艺高超。
C.同情我,为我孤单来吃面而逗乐。
D.用一支筷子难夹起面条来启发我懂得合作的道理。
【6】“我恍然大悟,压在心口的乌云总算消散。”这句中“压在心口的乌云”指的是( )
A.我和小冉争吵而友谊破裂。
B.小冉不和我一起来吃面条。
C.店里只有我一位客人。
D.老板听了我的话,摇头不说话。
【7】请为下面句子作批注。
我们拿着完成的画作,以光一般的速度“飞”向面馆,犒劳饥肠辘辘的肚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觉得用“一双筷子”作为文章的题目好吗?请结合文本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我”和小冉这对好朋友友谊破裂又重归于好。在生活中,你和好朋友也一定有很多故事。请把你们之间的一个故事,简要地分享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是他们使我受到启迪、受到教育。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的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球鞋的,穿高跟鞋的,穿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许多。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新鲜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刻顾不得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了;一位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阅读悟语,生活就是这样,它像一名无形的老师,时时刻刻给予人们真善美的教育。从图书馆里的这一个个小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勤奋、求知、理解、宽容、爱惜生活就像一部连续剧,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戏的导演,让我们拍下更多的镜头,创造出更精彩动人的情节吧!
【1】照样子填空。
例:(光滑)的(脸蛋) 例:(温柔)地(抚摸)
(1)( )的( ) (2)( )地( )
【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①( )——( ) ② ( )——( )
【3】短文中具体地写了哪几个人物,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六自然段“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作者没写,你知道吗?想一想,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2)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__________(照样子仿写句子)
(3)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________(改为转述句)
16、修改下面语段。
广西桂林是旅游城市世界著名的,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文明。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而是突兀的孤立在那里,像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笋。漓江的水清得像一块玻璃,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书信中的有三处格式错误和一处病句,请找出并在右边方框里正确地誊写书信。
18、下面是王婷习作中的一段话,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读了西门豹治邺、王戎不取道旁李、还有刘备三顾茅庐……使我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与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快乐习作
题目:我想变成__________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你可以自由地写自己想变成什么?如一种动物,一个物品,或某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等等,注意选择自己熟悉或喜欢的人或物来,要写具体,写生动,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