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4、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5、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7、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8、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1+3RSO4=Al2(SO4)3+3R
9、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10、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11、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3、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4、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5、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16、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17、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18、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20、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2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2、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23、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24、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25、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26、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27、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坎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1)对野坎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_____制的;(填字母)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 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
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_______、油脂、 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一样________;(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内
(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_(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6)郊外通常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是如何防锈的:____(填字母)
A立即晾晒干
B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
C涂油漆
28、在“发现身边的化学”主题活动中,同学们积极搜集身边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故事,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实践活动:
(1)小明发现家里的洁厕灵主要成分是“HCl”,于是他总结了使用洁厕灵的注意事项,不能用洁厕灵清洗铁质水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小红发现农田里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她提出应向农田中施加______(填“氮”、“磷”或“钾”)肥。
(3)小强发现超市里有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这样能起到防腐作用,你认为原理是_________,为了使食品防腐,我们常见的做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看到报纸介绍夜盲症,这是由于缺乏_____导致的,她决定今后多吃水果和蔬菜。
29、材料的应用与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A 木质地板 B 聚乙烯 C 青铜器 D 玻璃钢
30、“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洗衣凝珠”是由一层薄膜包裹洗衣液制成的新型洗涤产品,该薄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可溶于水的聚乙烯醇(简称PVA)塑料,聚乙烯醇的化学式为(C2H4O)n.试回答:
①聚乙烯醇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硅酸盐材料”、“复合材料”之一).
②醋酸(CH3COOH)是合成PVA的原料之一,醋酸分子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①木头具有可燃性;②木头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③_____.
(2)“珍爱生命,远离烟草,拒绝毒品”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尼古丁(C10H14N2)是烟草中含有的剧毒的物质,“冰毒”(C10H15N)是一种毒性强烈的毒品.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尼古丁和“冰毒”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尼古丁和“冰毒”性质完全相同
C “冰毒”具有强烈的毒性,千万不可尝试 D 被动吸烟也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1、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
①丝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
A.纤维素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②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缺乏会得________病。
③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l2O3 ______金属材料(选填“是”或“否”)。写出铝离子的符号 _______ 。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
①将石油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不同产品是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写出天然气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炉具进风口,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
③温室效应是由CO2、CO、SO2气体中的 __________气体造成的。
32、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工业和农业中使用广泛。
(1)硫酸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0.1mol硫酸的质量为_____g,约含_________个硫原子。
(2)浓硫酸可作干燥剂,若干燥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气体从图1_______端(选“a”或“b”)通入。
(3)图2所示,U型管中是红墨水,向试管中加入浓硫酸,U型管中红墨水液面变化情况是_______。
(4)将氧化铜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至反应结束,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将硫酸溶液加入盛有BaCl2溶液的烧杯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
33、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从古至今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周礼·考工记》中有关于将铜、锡熔合制成青铜的记载。将铜片与锡片分别放入到稀盐酸中,铜片表面无现象,锡片表面有气泡生成,说明锡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要_____(填“强”或“弱”)。
(2)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再次出土多件文物。其中黄金面具残片依旧金光灿灿,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________。
(3)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滤液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34、古籍《世本》中有“夙沙氏煮海为盐”的记载,开创华夏制盐历史之称先河。
已知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递增质量如下表(表中为每升海水析出各种盐的质量,单位g/L)所示:
海水密度(g/mL) | 硫酸钙 | 氯化钠 | 氯化镁 | 硫酸镁 | 溴化钠 |
1.20 | 0.91 |
|
|
|
|
1.21 | 0.05 | 3.26 | 0.004 | 0.008 |
|
1.22 | 0.015 | 9.65 | 0.01 | 0.04 |
|
1.26 | 0.01 | 2.64 | 0.02 | 0.02 | 0.04 |
(1)获得食盐晶体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原因是______。
(2)往海水样品中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浮渣,则海水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海水浓缩过程中,最先达到饱和状态的是______溶液。
(4)海水密度从1.20g/mL浓缩到1.22g/mL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标号)。
A 各种盐的溶解度减小
B 海水中溴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变
C 析出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5)可将氯气通入溴化钠(NaBr)溶液中,生成溴(Br2)和氯化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35、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并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小苏打、②纯碱、③烧碱、④熟石灰、⑤稀硫酸、⑥稀盐酸
(1)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___________;
(2)人体胃液中有助于消化的酸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洗涤剂的盐是___________。
36、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____。
②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_。
②从上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有关。
37、气体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核心之一。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 ②_____。
(2)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标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为_____。
(3)若要收集20mL且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F作为收集装置,须在F装置后添加_____(仪器名称)。
38、将H2、CO、H2O、NH3、CO2、N2分别依次通入浓硫酸、澄清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最后尾气中剩下的气体为( )
A. N2 B. NH3、N2、H2O、CO2 C. N2、H2O、CO2 D. H2O、CO2
39、(1)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往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和铜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写化学式)。
(3)现有铁粉与锌粉共m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n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40、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
(4)实验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E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