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2、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3、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4、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5、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6、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7、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8、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9、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0、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11、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12、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13、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14、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17、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O2
B.2H
C.2H2
D.Fe
1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9、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20、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2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22、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2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4、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25、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26、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27、(1)碳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由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填“氮”、“磷”、“钾”或“复合”)肥;
(2)碳铵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碳铵在使用上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___.
28、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请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氟元素___________;
(2)两个钠离子___________。
30、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开发海洋,维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地球公民的神圣职责。请回答下面关于海洋的几个问题:
(1)我国浙江沿海曾发生大面积的“赤潮”,对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赤潮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藻类的疯狂生长,与藻类的疯长密切相关的元素是_________ (只填一种元素符号)。
(2)海水中资源丰富,含量最多的金属阳离子是__(填符号),含量最多的分子是(填符号)。
(3)我国舟山盐场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 (填序号)。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因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采取蒸发水分的方法。
3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某地区学生营养午餐摄入标准值(每人每天)如表所示。
能量 | |
蛋白质 | |
脂肪 | |
钙 | |
锌 | |
铁 | |
维生素 |
①糖类和表中的蛋白质、________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②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 牛奶
B 土豆
C 豆油
③缺________ ( 填元素名称)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幼儿易得佝偻病。
④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水和 ________ 。
(2)材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镁铝合金 B 聚乙烯塑料 C 钢筋混凝土
(3)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氧化钙)的干燥原理是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3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两幅图是运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原理生成氯化钠的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有密切的关系。
(2)图2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33、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
34、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它可以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防辐射的服装,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填序号)。
A.耐腐蚀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延展性
(2)生铁和钢铁都是铁的合金,目前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其中防止钢铁生锈的一种措是 。用稀盐酸可除去铁制品表面上的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银镍合金具有导电性良好,抗电弧等优点,常用于低压电器中。为了从银镍合金中提纯金属银(已知金属镍的活动性是排在氢的前面,镍元素的化合价+2)。同学设计了如下回收方案:
上述实验中所用的X,甲同学认为应选用稀硫酸,乙同学认为应该选用硫酸铜溶液。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 同学的是正确的,理由是 。请写出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3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氟原子 ________________ ② 碳酸分子______________
③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 ④铜离子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填空。
A.活性炭 B.干冰 C.熟石灰 D.硝酸钾
①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 ②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
③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的是_______; ④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有关反应的类型
①用硫酸除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硫酸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
③葡萄糖在体内提供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揭开物质构成的奥秘,有利于研究物质的组成、构成和物质发生变化的实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是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C分别是氟(F) 原子、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②写出由镁元素和氟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①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②化学变化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
37、铁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1)看图1回答:亚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实验一】兴趣小组通过图2实验研究铁的冶炼
(2)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不当之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
(3)试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4)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A处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填检验方法和实验现象),说明黑色固体物质一定含有单质铁。
【资料1】已知铁的氧化物均能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资料2】实验研究表明:该实验得到是四氧化三铁与铁粉的混合物,同时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
【实验二】兴趣小组继续用图3实验研究实验一所得黑色粉末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3】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类似,都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但吸收能力比石灰水更强。
(5)从安全与规范的角度考虑,装置C后面应连接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
(6)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10g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剩余固体(单质铁)的质量为7.6g。请计算10g黑色粉末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38、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
(1)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的结论?为什么?
(3)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成份的几种可能情况,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 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
_____ | _____ |
39、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你运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月水的标准
感官指标 | 化学指标 | 细菌学指标 |
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 | 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等 | 细菌总数<100个/mL等 |
(1)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可用_____的方法。
(2)测定水样的pH可选用_____。(填标号)
A酚酞溶液 BpH试纸 C石蕊溶液
(3)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的水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_____。
40、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硫酸,为达标排放,技术员小张对废水中硫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取废水样品98g,向其中逐滴加入标准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4%的NaOH溶液20g(假设废水中其它成分均不和NaOH反应).试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