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佛山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观察下图(我国战略核导弹部队),你一定会想到倚天神剑显国威这句话。图中的神剑所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A.核反击 B.打击分裂

C.打击恐怖分子 D.打击走私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B.

C.

D.

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

4、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的是

A.原子弹 B.导弹 C.沈阳号卫星 D.东方红一号卫星

6、苏联解体时的苏共领导人是(  

A.戈尔巴乔夫

B.勃列日涅夫

C.赫鲁晓夫

D.叶利钦

7、福建省最早最外开放经济特区是

A. 厦门

B. 汕头

C. 深圳

D. 珠海

8、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9、影响下表中1963~1965年农业资金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是(     

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的提出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赎买政策的提出

D.改革开放的提出

10、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这一现象应该在什么时期(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1、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方法。请你比较一下,南方谈话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相同点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深化了改革开放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freestyle”“微信”“4G”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

①“红卫兵”

②“打倒一切”

③“全面夺权”

④“知青”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1937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938年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校更名表明国民政府( )

A.实现了东西部教育资源整合

B.对抗日战争有了新认识

C.高等教育新战略布局已完成

D.重视西南国民素养培育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B.成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已与170多个国家建交

15、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6、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为实现这一目标,新中国(     

A.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三大改造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_____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8、“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12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广东港口多,出口方便

B.计划经济的实行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19、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回归2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指出,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澳门回归后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是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生活方式的变化

C.经济制度的变化

D.主权归属的变化

20、平凡的历史人物,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献身于人民事业的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2、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23、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2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5、“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28、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9、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0、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3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诞生是中国与哪两个国家共同倡导的?

(2)为了平息万隆会议的分歧与争论,我国哪位外交官、提出的什么方针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的三个历史事件。

(4)结合上述所回答的问题,谈谈的你的感悟。

3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七十年来,我国各领域进步巨大,发展迅猛,成就骄人。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透过数据看中国发展。从下表数据你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52年

679

57(农民纯收入)

1978年

3624

171

2018年

900309

28228

 

 

(2)借助图片认识骄人成就。请说明下面组图两项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重大意义?

(3)通过外交大事感受大国骄傲。哪位历史人物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何重大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图1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诞生,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共在图2所示会议上作出了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在图3所示会议上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根据材料二,请你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

材料三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对党的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继承和发展?此次会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那么我国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请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