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台湾台中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是明朝中后期的一部科技巨著的插图,描绘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从地面上插进矿井深处,这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生产技术。该书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共涉及三十多个生产部门。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2、下图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面文字的含义是: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说明该国信仰的宗教为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新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重返联合国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美建交

⑤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③②①⑤④

D. ①③②⑤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最能体现这一规定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5、列宁在一次报告中强调指出,苏维埃政权必须通过自由贸易周转刺激农业的发展。为此苏俄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6、罗斯福实施新政的主要意图是( )

A. 赢得总统竞选 B. 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C. 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D. 确立国家资本主义的管理模式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 日本明治维新   B. 俄国1861年改革   C. 美国南北战争   D. 俄国十月革命

8、现在,英国仍保留着国王的称号。这一历史现象与哪一部文献确立的政体有关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9、“卬时,江东的田间,一头牛拉着曲辕犁,农民们的劳作开始了;辰时,越州,越窑开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米’;巳时,长安西市,一路上,大食商人、东瀛学生和大月氏的金银器匠人来来往往……”这段大唐十二时辰(节选)充分体现了(     

A.唐朝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B.唐朝对外交流频繁

C.唐朝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D.唐朝经济繁荣景象

1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

A.美苏两极对峙 B.殖民体系的瓦解

C.全球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趋势

11、下面哪一项能反映表格中五个历史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①1924-1929年经济繁荣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⑤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A. ①一②—③一④一⑤

B. ②一④一③一①一⑤

C. ④一②一④一③一⑤

D. ②一④一①一⑧一⑤

12、“在美国,只有在南北故争之后,资产阶级才找到它兴起的道路。”其含义是

A.资本主义制度全面胜利 B.种族歧视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C.欧洲资本开始大量输入 D.欧亚移民涌入补充了劳动力

13、2019年12月20日,澳门人民欢庆澳门回归20周年。20年来,澳门同胞当家做主,澳人治澳,茁壮成长。澳门回归

A.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得益于中英两国的共同努力

C.有利于推动香港和台湾问题解决 D.结束了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的历史

14、下图是一副著名的反法西斯壁画《格尔尼卡》,画中的形象都是用变形重叠的立体主义手法画成,妇女、儿童和战士的尸体,有力的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这幅壁画的作者是 (  )

A. 梵高   B. 拉菲尔   C. 达芬奇   D. 毕加索

 

15、在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是(   )

A军部

B幕府

C内阁

D纳粹党部

 

16、“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和平的方式,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材料中的“创举”是指

A.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C.国家实行赎买政策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8、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发展变幻,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如何重大的变革,当今世界的主题是永远不会变的,它是(  )

A.和平与发展 B.信任与团结 C.经济全球化 D.矛盾与冲突

19、2019年3月2日,江苏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天藏宣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遭到严重污染。这说明(  )

A.不能发展化学工业

B.工业化使贫富差距加剧

C.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D.西方国家发展工业化进程中没有问题

20、文物古迹诉说着历史,图中反应的人类文明成果属于哪一个地区(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A.古代印度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希腊

D.古代埃及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罗斯福新政:内容

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颁布《________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②对工业的________(中心措施):颁布《________》,规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________》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解,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________”:兴建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22、西汉_________主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朝贾思勰的《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3、开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的事件_____

24、苏联模式

(1)标志——新宪法的公布: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________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________”。

(2)特点: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________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________的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________的严重体制障碍。

25、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6、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

(1)戊戌变法期间,中国出现近代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2)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双方共同签署并发表《   》

27、___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8、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是:___________,而让法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称霸欧洲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

 

30、1842年,中英签订《_________》,规定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____年,中国政府收回包括香港岛在内的所有香港地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代化指的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 等各方面的变革。

(1)“让人们将目光转向人而不是仰望神,是欧洲近代精神觉醒和发展的关键”。据此回答,哪一思想文化运动推动了欧洲近代精神的产生?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通过这一改革,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了近代。”请问,材料指的是哪一场改革?这次改革有怎样的局限性?(或者列强这次改革中使“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 近代”的内容?)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通过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初步发展起来。请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2、学习完两单元知识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 “ 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 出现失误”请你结合此线索回答问题。

(1)土地改革的时间是哪一年?

(2)“ 制度确立” 是指什么制度?确立的时间是哪一年?

(3)“ 出现失误” 是指出现的哪些失误?

(4)谈谈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给你什么启示?

33、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有哪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947年3月,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后来,这一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面对美国实行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最终形成战后两极格局。从此,开始了美苏长期的争霸斗争。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战后和平制度”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名称是什么?

(2)为确立“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两次国际会议。请说出1921——1922年召开了什么国际会议?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4)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