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称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2、中华民族100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下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 土地改造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这里的“城市”是指( )
A.巴比伦 B.斯巴达 C.罗马 D.雅典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约30吨,占地7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 800只电子管。它诞生于1945年的 (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6、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说:“战后的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这说明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
A.人才的储备
B.美国的扶植
C.进行了民主改革
D.稳定的国际环境
7、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的“文化使者”,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人
①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
②改造了10个数字符号并把它传入欧洲
③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并将其加以传播
④将中国的某些科技、文化传入西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8、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 重视教育
B. 倡导节俭
C. 虚心纳谏
D. 轻徭薄赋
9、有人在谈到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这项政策是( )
A. 《土地法令》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10、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A. 元谋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1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美国人韩丁讲:“1947年新发布的土地法大纲,在1946年至1950年中国内战期间,恰如林肯黑奴解放宣言,在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期间所起的作用。”可见,《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A.推动了中国由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B.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基础
C.使全国范围内的人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D.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13、某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中国梦”的历史图片展,他们从网上找到以下四幅人物图片,你如果给这些图片拟定一个小的主题,最合适的应该是( )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A. 屈辱一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B. 抗争一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C. 复兴一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D. 探索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14、历史课上,一位同学以 “北京人的生活”为题写了一篇想象短文,以下是摘自他的短文的
部分内容。你认为哪一句内容是符合史实的( )
A. 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B. 过着群居的生活 C. 懂得人工取火 D. 使用磨制石器
1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A.德军突袭波兰 B.德军突袭法国 C.德军突袭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16、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17、小明在百度搜索“中国近代工业”词条是会出现张謇的名字。张赛对近代工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有
A. 提出“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
B. 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
C. 提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变法
D. 提出“师夷长技”,兴办洋务运动
18、第二次大战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所以意图称霸世界的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政策表现的是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约组织的建立
④“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恭亲王奕反思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这说明了
A.清政府认识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力远超中国
B.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没有犯错误
C.清政府对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不足
D.清政府打算进行维新变法,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0、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文中的这份文件的“他”是指( )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伯斯庇尔 D. 克伦威尔
21、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________年________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有________个。截至2015年,联合国拥有________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2、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23、宋代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______业兴起,__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杰出历史人物。
(1) 创作《黄河大合唱》鼓舞抗敌斗志。
(2)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政治家 开创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先河。
25、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6、宋代商业: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______,人口多达百万。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7、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 _____________
28、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时代”。
29、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起义;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0、杰出的人物推动和影响着时代的变迁。
(1) 主张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的独立,他被誉为“圣雄”。
(2)凯末尔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艰苦斗争,创立土耳其共和国。1934年被授予 称号。
(3)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代表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1、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不断加深,民主革命进程不不断发展,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1)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2)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路,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是。
(3)在中国,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得益于革命的发生。
(4)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结束了在全国的统治。
32、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 发明的 。
(2)“铁路时代”的到来有何重大影响?
33、 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
(2)这次改革是效仿哪国的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3)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由于当地的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欧洲一些人开始从非洲贩运黑人,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 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到1929年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全球通史》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以马歇尔计划复兴西欧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这虽然使西欧各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尚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联合,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加剧。
(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殖民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哪些?概括他们的行为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促进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欧盟成立的目的各是什么?
(4)综上所述,分析影响美国与西欧各国关系变化的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