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青海黄南州初三(上)期末试卷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生物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绿色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

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肥厚多汁

2、某同学在学习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尝试在铜钱草叶片上“作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作画”前,需将铜钱草放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B.用心形黑纸片将叶片的两面夹紧,置于光下

C.用酒精对叶片脱色,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D.此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淀粉

3、细菌、真菌的个体虽小,但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数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B.部分微生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利用

C.细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的作用

D.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下列对“根尖的结构”的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叶绿体

B.根尖的细胞分裂时,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

C.根尖伸长区有大量根毛,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

D.幼根的生长靠分生区细胞的伸长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

5、某小组设计了实验来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食醋和清水按比例配制溶液,模拟“酸雨”

B.两组实验装置应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

C.多做几次实验求平均值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D.若酸雨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则甲组萌发率高于乙组

6、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子叶中

B.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b胚乳中

C.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c

D.⑥和g都是新植物的幼体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上具,如图中,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②向左下方移动玻片;③调节细准焦螺旋;④转动遮光器换用大光圈;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⑥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②①⑥③

B.②①④③

C.⑤①④③

D.⑤⑥①③

8、小秦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带叶的芹菜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墨水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芹菜的蒸腾作用

B.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C.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D.植物吸收的水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这对植物是一种浪费

9、某校生物活动小组将200粒黄豆均分为两组,一组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一组在光照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结果都能正常萌发,这说明黄豆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不包括(  )

A.充足的阳光

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种子是活的

10、如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代表上表皮的是(  )

A.4

B.3

C.2

D.1

11、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一烫,撕下表皮,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肥厚多汁。仔细观察,里面还有丝丝“筋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番茄果实是一个器官

B.番茄果实是营养器官

C.“筋络”是输导组织

D.番茄植株比人体少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12、培育的杂交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物种的多样性

13、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芽孢是一种休眠体

B.芽孢能抵抗不良的环境

C.芽孢是一种生殖细胞

D.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

14、“根深才能叶茂”,植物的根能不断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B.分生区细胞的伸长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

C.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

D.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15、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结论错误的是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5分钟

不变蓝

2

淀粉糊+胃液

37℃

5分钟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5分钟

变蓝

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16、星头啄木鸟以天牛、甲虫等昆虫为食。星头啄木鸟与天牛之间的生物关系是(       

A.竞争

B.寄生

C.捕食

D.合作

1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主食上更加追求口感更好的精白米。长期食用精白米对我们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因过度加工还会造成营养成分丢失。精白米加工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稻谷由子房发育而来

B.稻谷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稻谷中的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

D.水稻不能进行自花传粉

18、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9、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设计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装置编号

种子数量(粒)

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光照

空气

100

25

潮湿

有光

充足

100

5

潮湿

有光

充足

100

25

干燥

无光

充足

100

25

潮湿

无光

充足

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20、下列关于蝴蝶和玉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玉米主要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组成

C.蝴蝶和玉米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

D.在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睾丸能产生 和分泌   激素,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22、一台显微镜,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分别为5×和15×,物镜分别为10×和40×。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最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如现在观察一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镜为________,物镜为_______。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很高,居世界首位,并且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如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近视患者看不清     处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或后,可以配戴装有   透镜的眼睛加以矫正

2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结构[]的名称是  

3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主要是[   ]      

 

24、在同一时间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测得的数据完全不同,这说明______

 

25、下图是一片草地的食物网,看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3)写出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由该草地构成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生物部分是_____________

26、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7、血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其中血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8、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此时由于血液中含氧量升高,颜色鲜红所以此时的血液叫做

 

29、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用________呼吸;多数种类成体生活在____________,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____中,主要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_辅助呼吸;体温_______

30、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________;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分裂前后________稳定.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组织与其主要分布部位用线连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绿色开花植物根的组成、形态和结构都是相同的。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观察下列概念图,思考“我从哪里来?”及“人类从哪里来?”的相关问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看,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共同的原始祖先是[        ]______,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经过若干万年的进化,先进化成为古人类,再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从而进化成为现代人类。

(2)图中能够产生C的器官是______,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分泌______,来维持男性的特有特征。

(3)图中B是______,它在______中形成,并在此分裂分化形成胚泡,然后移入母体的______中,继续生长和发育。

34、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2016年以来,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广东省信宜市金垌镇环球村的百香果种植从无到有,如今种植规模达300多亩,年亩产量约3000斤,每亩收入近万元。他们还建起了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发展观光农业。

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百香果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其内的种子是由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百香果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传粉和___________的生理过程。

(3)分析曲线图可知,大棚种植百香果时可以采取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__________两项措施来提高产量。

(4)百香果的栽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目的是为百香果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

(5)施肥的同时,还需合理灌溉。百香果的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大部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该过程对百香果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