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河源初一(上)期末试卷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所描述的地形分别是

A.山地与高原     B.山地与盆地   ( )

C.丘陵与平原     D.山地与平原

2、关于我国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

B.我国北部有北极圈穿过

C.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D.我国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

3、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乙表示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长白山脉

C.巫山

D.秦岭

【2】关于甲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东侧是东北平原

B.西侧是塔里木盆地

C.东侧是华北平原

D.西侧是黄土高原

【3】有关我国三大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平原,黄土广布,多沼泽

B.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也称黄淮海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三大平原都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

4、 下列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5、2007年太湖爆发了严重的蓝藻污染,无锡生活用水严重短缺,这一现象说明( )

A.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非可再生资源禁止利用

C.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D.非可再生资源总量大,任意用

6、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列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少吃少喝,节约资源直接参与生产建设

A.   B.   C.   D.

 

7、黄河被誉为“母亲河”,下列对母亲河的“奉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A.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B.为流经地区提供灌溉水源

C.流经黄土高原,在中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有利于水土保持

D.上游水能丰富,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

A.耕地﹣山地   B.草地﹣高原   C.林地﹣盆地   D.荒漠﹣平原

 

9、我国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约是    

A.5%   B.8%   C.10%   D.15%

 

10、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国政区图

B.齐齐哈尔市政区图

C.黑龙江省政区图

D.龙江六中学校平面图

11、读世界轮廓图及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关状图,图中地点与气候类型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甲——①   乙——⑤   丙——⑦  丁——④

B.甲——②   乙——⑥   丙——③   丁——⑧

C.甲——⑧   乙——③   丙——⑦   丁——④

D.甲——①   乙——③   丙——④   丁——⑥

12、广东某地理兴趣小组对黄河入海口附近进行了考察和走访,读黄河入海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甲处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浪变大,冲刷三角洲

B.风力变大,吹走泥沙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地区全力挖沙建大堤

【2】黄河在山东段的特征是(     

①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②初冬和初春季节可能有凌汛

③流域面积狭小,形成“地上河”   ④泥沙含量急剧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在上游和下游控制凌汛

B.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C.在干流兴建一系列大中型水利枢纽

D.在下游加固河堤,开展引黄淤灌

13、下列关于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区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C.工业历史悠久、科技力量雄厚

D.便于引进外资

14、香港采用“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地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原因是(  

A.建筑水平高

B.人多地狭

C.资金雄厚

D.吸引游客

15、图幅相同,下列比例尺表示范围最大的是

A. 1:300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C. 1/10000   D. 1:5000

16、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终年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7、“地上河”是黄河河段的景观(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18、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石油   B. 铁矿   C. 水资源   D. 煤炭

19、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0、1.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图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太阳能贫乏区最多

B.西北地区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D.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2】大力开发太阳能会(     

A.增加生活负担

B.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降低生活质量

D.加重空气污染程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等国,居世界第______位。

22、(题文)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   水、   水和   水。

23、重庆市的简称是_______,在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重庆属于______级。

24、我国夏季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

 

25、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的________盆地,该盆地生产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___.

26、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27、青藏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8、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流最为稀少的是_____________地区;冰川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地区。

 

29、我国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大的是______

30、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干湿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A与B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__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与C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夏或冬季风,其中是___________填写风向季风,填写风向___季风。

(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32、读图2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图3“中国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复杂多样的气候]

(1)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风向相反,其中图1表示的是____季风,其中①季风的特点是____。图2中的季风如果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灾害性天气。

(2)从我国跨越的经纬度、海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3)图3中B、C、D三地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时间分配具有以下特点:

①三地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____

②雨季长短差异大,B、C、D三地中,雨季最长的是____地。

(4)气候类型会影响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建筑风格:

①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这可能与当地的____有关。

A.气候炎热,特别是夏季炎热B.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C.温差大D.冬季寒冷

②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即南方屋顶坡度较大,北方屋顶坡度较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____

A.降水的多少B.地势的不同C.气温的高低D.植被的不同

33、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共民族的母亲河。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区是____________省。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2)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现象的河段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长江上游宜昌以西建有我国最大的水电站___________工程,中下游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________”。

(4)图中甲城市是_______________,位于长江入海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铁路在此交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34、   库布齐建成我国最大沙漠集中式光伏治沙基地,光伏治沙指光伏发电和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下图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距海远,降水_____,太阳能资源丰富,该资源属于_____(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2)库布齐沙漠光伏治沙模式中太阳能集热板朝向_________(南/北),可获得太阳能更多。该区节水农业发展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光伏治沙模式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

(3)我国冬季盛行__________(风向)季风,使得库布齐沙漠风力强大,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但同时也可以给我们提供的清洁能源是___________

35、读“黄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两个城市分别是内蒙古的____________和河南省的____________

(2)青铜峡至河口镇,黄河径流量明显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该河段沿岸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发达,由此推测该河段流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口镇至陕县,含沙量明显增多,原因是黄河该河段流经____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陕县以下河段含沙量减少,这些泥沙沉积在河底导致下游形成“____________”。

(4)“治黄百难,唯沙为首”。你认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