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垃圾分类时,易拉罐应投入的收集箱是( )
A.
B.
C.
D.
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
A.在新疆建棉纺织加工厂 B.在湖南建甜菜加工厂
C.在黑龙江建乳制品加工厂 D.在内蒙古建豆制品加工厂
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B.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多
C.耕地比重小,后备耕地充足
D.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4、宜城市位于( )
A.亚热带、湿润区
B.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中温带、干旱区
5、下列加速土地荒漠化进程的人为原因是( )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B.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湖
C.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水土
D.砍伐森林,过度放牧
6、以下避灾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发生地震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处
B.发生泥石流时,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速撤离
C.寒潮天气来临时,要添加衣服御寒
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出海要关注台风
7、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所代表的地名分别是( )
A.漠河、腾冲
B.漠河、西双版纳
C.黑河、腾冲
D.黑河、昆明
【2】图示说明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南多北少
C.北多南少
D.西多东少
8、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B.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
C.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
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棉粮产区
9、关于保护水资源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节约用水
B.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尽量利用南、北极的冰川
D.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10、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 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1、“黄金水道”体现了长江的( )
A.水能丰富
B.灌溉价值
C.航运价值
D.养殖效益
12、下列地形区与其美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聚宝盆
B.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C.长江中下游平原——黑土地
D.东北平原——鱼米之乡
13、三亚“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冬季“育种的天堂”,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被创造,“南繁”基地最大的优势是( )
A.地势低平
B.高新技术发达
C.交通便利
D.热量充足
14、下列地区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的是(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15、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问题。
【1】小陈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苏卫食证字[2020]第201106”字样,于是他判断此矿泉水注册的省份是( )
A.①省区
B.②省区
C.③省区
D.④省区
【2】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我国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此次卫星发射地点位于( )
A.①省区
B.②省区
C.③省区
D.④省区
【3】四省区中地跨热带和北温带的是( )
A.①省区
B.②省区
C.③省区
D.④省区
【4】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A.成都
B.哈尔滨
C.昆明
D.西安
16、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昆明
B.黑河—腾冲
C.漠河—腾冲
D.漠河—南宁
【2】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我国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的问题
【3】图中M自治区聚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藏族
C.回族
D.蒙古族
17、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大河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京杭运河
18、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宁夏
B.新疆、海南
C.广东、澳门
D.上海、香港
19、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森林、水稻、煤 B.耕地、淡水、铁矿石
C.野生动物、草地、噪声 D.石油、闪电、工矿用地
20、我国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额尔齐斯河 B、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 D、珠江
2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 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22、科技强农。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是___________。
23、将下列粮食作物(冬小麦、春小麦、青稞、水稻、谷子)与其主要产地相对应
青藏地区:________东北地区:_______黄河中下游地区: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西北地区:_______。
24、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地区人口多,_________ 地区人口少;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
25、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长沙、______、九江、_____.
26、(题文)人们把________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7、俄罗斯的气候主要以______气候为主,冬季______,夏季______。
28、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 ________。
29、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
30、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______;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______向______递减的特点,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办法主要是______工程。
31、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 A 是____(国家),B 是____(国家),C 是____ (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 (海洋),②是________ (海洋);
(3)图中,甲是_________ (山脉), 乙是________ (山脉);
(4)山脉甲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 ;乙以南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大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是:____ ;海拔最高的是:____;(填字母);
(6)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_____;
(7)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
(8)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合理的是(_______)。(双选)
A.A地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 B.B地种植花卉、蔬菜,方便供应城区
C.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D地发展海水养殖
32、读中国南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位于A____(山脉)-B____(河流)以南、____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2)左图是我国西双版纳的传统民居,充分反映了当地____的气候环境。
(3)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部分地区已成为城市群,图中①②③为南方地区的三大城市群,其中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____(填序号),据图分析三大城市群的分布特点是____。
(4)2020年末,上海市人口已超2488万,是我国的特大城市。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上海市需要解决因人口过多带来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等。
33、小明同学利用假期到祖国的西部旅游,体验生活中的地理,结合“我国部分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的特征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由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______、______到______的变化。
(2)为了保护图中湿地,在______省南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中三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属于甲地区一组的是______,属于乙地区一组的是______。
A.黑土地地上河窑洞
B.哈密瓜坎儿井绿洲农业
C.泼水节赛龙舟鱼米之乡
D.青海湖日光城青稞酒
(4)确定甲乙两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乙区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铁路干线①是__________铁路,东起_________,西到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A是___________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沙漠和最长内流河是_________河。
B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山脉 D_________山脉
34、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读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左图)和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人均水资源分布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资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冰川和部分地下水。
(2)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华北平原属于________带。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华北平原属于人均水资源分布________。
(3)青藏高原地区人均水资源属于非常丰富的省区,是因为当地________(社会经济因素)。
(4)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____季节多,________季节少的特点,对于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最主要的解决措施是________。
35、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__高原。
(2)B为黄土高原,位于地势的第______阶梯,该阶梯以______、______地形为主。
(3)C是太行山脉,D则是__________平原。
(4)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