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省区中,适宜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
A. B.
C.
D.
2、下图是( )
A.中国节水标志
B.可持续发展标志
C.绿色发展标志
D.世界节水标志
3、“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 )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华北平原 D. 黄土高原
4、黄河的“地上河”景观主要出现在
A.河流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5、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A.亚热带与热带
B.中温带与暖温带
C.中温带与寒温带
D.亚热带与暖温带
6、下列山脉位于两大高原之间的是
A.祁连山脉
B.太行山
C.天山山脉
D.巫山山脉
7、人民币是中国的名片,第四套5元人民币(如下图)上的人物肖像刻画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这两个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分别是( )
A.青海和广西 B.西藏和宁夏 C.新疆和甘肃 D.内蒙古和陕西
8、关于秦岭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②以种植小麦为主
B.雨热同期是①②共同的气候特征
C.山西位于①区域而山东位于②区域
D.传统的交通运输①以船为主②以马为主
9、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不会出现资源危机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却很少
C.我国土地面积,矿产储量,耕地面积均居世界前三位
D.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均超过美国,加拿大,且分布合理,配套利用率较高
10、香港和澳门地处珠江入海口附近,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结合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和澳门都与广东省相邻
B.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C.香港和澳门都以博彩旅游业为经济支柱
D.澳门北邻深圳经济特区
【2】香港和澳门祖国内地的联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港澳为祖国内地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后,“店”指港澳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1、关于各洲分界线的正确叙述是
A.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12、下列省区具有两个简称的是( )
A.上海市 B.湖北省 C.云南省 D.山西省
13、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B. 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省
C. 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D.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14、我国第二级阶梯的平均海拔是( )
A. 500米 B. 1000——2000米 C. 2500米——3000米 D. 3000米以上
15、2017年7月,中国南方多省区连降暴雨,湘江祁阳段超出历史警戒水位,引发洪涝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下列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A. 地震发生时从楼房高层乘电梯逃生
B. 当被洪水围困在室内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
C. 泥石流发生时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撤离
D. 雷雨天气在野外躲在大树下
16、从连云港乘火车到兰州依次穿过的铁路干线是
A.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B.宝成线、京广线、焦柳线、京九线
C.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 D.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京哈线
17、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A.东多西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西北多,东南少
D.南丰北缺
【2】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18、《水浒传》电视剧中唱到“大河向东流”,东流原因是( )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势东高西低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地形复杂多样
19、地震发生后,北京有一批急救药品要送往灾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河道运输
D.航空运输
20、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铁路运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运输方式,根据具体情况人们会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具有机动灵活特点,可满足“门对门”服务需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2】下列所示的铁路枢纽中,表示郑州的是( )
A.
B.
C.
D.
21、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 ____________。
22、我国的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位于 地区。
23、我国位于___半球、___半球,地处亚洲_________,________西岸,我国是一个___________的国家 。
24、我国三大棉花产区分别是:新疆南部、 、 .
25、__________是我国最长、流域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26、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对应的风俗填在横线上.
①那达慕大会 A.朝鲜族
②长鼓舞 B.壮族
③三月三歌节 C.傣族
④泼水节 D.蒙古族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7、全世界共有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发达国家共有 多个,
大部分位于 (南,北半球).所以国际上把它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的商谈称为“ ”。
28、目前,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区,包括____个省、_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以及_____、_____两个特别行政区。
29、地理位置:
30、我国仅有的两大世界性自由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为主,种植纤维作物____;
(2)乙地区农业类型以____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该地区还盛产油料作物是____。
(3)从上海运输2万吨钢材到重庆,应选择____(交通运输方式);图中②铁路是____。
(4)甲乙丙丁中,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区域是____。
(5)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单选)
A.甲华北平原——发展淡水养殖为主
B.乙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丙四川盆地——发展林业为主
D.丁黄土高原——陡坡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6)下列由秦皇岛港运往海口的货物,最不可能是( )。(单选)
A.小麦
B.苹果
C.柑橘
D.煤炭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干流全长6300多千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的途中接纳了数百条支流,____广大;受气候影响,干流____(有/无)结冰期,汛期____。
(2)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旅程长,被称为“____”。
(3)巫山是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上的山脉,西邻____盆地,东接____平原。
(4)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有“____”之称,M处水电站聚集,从地势面解释其原因____。
(5)简述我国地势地形特征。____。
33、海南省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份,也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更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之涯】
几百年前,苏轼来过这里,蜗居于此三年,临走时竟也有些许不舍。这里是他生命的最南端,也是见证他老骥伏枥、豪兴宛在的地方。苏轼用一句诗总结了此次天涯之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1)1988年4月,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行政区划包括海南岛和____(海洋)诸岛,行政中心为____。
(2)下图是海南省旅游景点图,苏轼可能到过的景点有____。
【海之角】
汽笛长鸣,巨轮启航。9月23日,海南自贸港至非洲国际远洋集装箱航线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正式开通运营。至此,海南自贸港已开辟两条洲际集装箱航线。依托“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效应,海南省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历史性跃居全国第二。下图是海南省位置示意图。
(3)描述海南省海陆位置。
(4)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据海南省的地理位置,说出海南省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
34、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2年2月底,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引发国际局势动荡。乌克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有“欧洲粮仓”的美誉。
材料二:俄罗斯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25%的淡水湖泊。
材料三:西伯利亚大铁路又称第一亚欧大陆桥,连接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全长9288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材料四:下方为俄罗斯铁路和矿产分布图。
(1)A是俄罗斯首都____,位于____平原。俄罗斯东北部隔白令海峡和B____(国家)相望。
(2)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的____航运发达,是欧洲第一长河。
(3)乌克兰濒临①____(海域),和俄罗斯相比,该国发展粮食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
(4)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俄罗斯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5)C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试分析该铁路沿南部山地、高原修建,主要是考虑到该地区____。
35、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说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沿________运河北上把水输送到华北地区。
(3)图中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世界著名的“________”。
(4)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5)很多专家认为,跨流域调水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至少写两点,)
①________;②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