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工业地区分别是( )
A.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D.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2】长江沟通了沿海与内陆,沿海经济带主要为西部地区提供( )
A.资金、技术
B.天然气
C.廉价劳动力
D.水能
【3】长三角位于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其北、南所临的海洋分别是(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
D.东海、黄海
2、“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形容的是( )
A.京津唐地区.
B.东北地区
C.港澳地区
D.珠江三角洲
3、已知北京市2000年人口数是1382万人,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万平方千米,计算北京市的人口密度为
A. 58平方千米/人 B. 58 人/平方千米
C. 823平方千米/人 D. 823人/平方千米
4、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但青藏高原却很凉爽,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季风因素
D.地形因素
5、读“西北地区图”,西北地区内部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体现在( )
A.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显著
B.南北跨度大,热量差异显著
C.地势起伏大,海拔差异显著
D.平原占比大,气温差异显著
6、我国的土地日是
A.6月1日 B.6月5日 C.6月17日 D.6月25日
7、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同志在他的作品《可爱的中国》里这样描写祖国母亲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魅大、胸宽背阔的妇人…结合资料和下列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四至 | 最东端 | 最西端 | 最南端 | 最北端 |
经(纬)度 | 135°E 附近 | 73°E 附近 | 4°N 附近 | 53°N 附近 |
【1】“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魅大、胸宽背阔的妇人…”下列中国疆域四至点与经纬度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135°E 附近
B.最南端:海南省海南岛—4°N 附近
C.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53°N 附近
D.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附近
【2】“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下列关于我国的地理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B.中国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中国跨中纬度和低纬度没有高纬度
【3】下列地点位于中国境内的是( )
A.120°E,11°S
B.125°W,45°N
C.135°E,69°N
D.110°E, 38°N
【4】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中国正向着海洋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域依次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下列选项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
A.自治区 B.民族乡
C.自治州 D.自治县
9、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结合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 总人口 | 年龄构成(占比%) | |||
数量(万人) | 年增长率(%) | 0~14岁 | 15~59岁 | 60岁及以上 | |
第六次 | 133972 | 0.57 | 16.60 | 70.14 | 13.26 |
第七次 | 141178 | 0.53 | 17.95 | 63.35 | 18.70 |
变化 | +7206 | -0.04 | +1.35 | -6.79 | +5.44 |
| 地区分布(占比%) | 城乡人口(占比%)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东北部 | 城市 | 乡村 | |
第六次 | 37.78 | 26.62 | 26.90 | 8.18 | 49.68 | 50.32 |
第七次 | 39.93 | 25.83 | 27.12 | 6.98 | 63.89 | 36.11 |
变化 | +2.15 | -0.79 | +0.22 | -1.20 | +14.21 | -14.21 |
【1】表格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C.劳动人口持续增加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2】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建养老设施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10、读东北地区某地的统计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 森林覆盖率 /% | 耕地面积 /万亩 | 年降水量 /毫米 | 河流含沙量 /% | 粮食总产量 /亿千克 |
① | 19 | 50 | 420 | 38 | 1.025 |
② | 10 | 65 | 350 | 42 | 0.975 |
③ | 34 | 40 | 500 | 30 | 1.525 |
【1】①→②阶段,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退耕还牧
B.毁林开荒
C.人口增长
D.生产落后
【2】②→③阶段,该地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采取的重要措施可能是( )
A.退耕还林
B.疏通河道
C.开垦沼泽
D.开采山林
11、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读某日珠三角地区PM2.5均值分布图,近年来珠三角空气中PM2.5含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原因包括( )
①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增多 ②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 ③经济发达,工厂增多 ④城市化水平高,森林绿地比重降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下表为广东、辽宁、青海和上海四省(市)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人口数值是指常住(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 人口数值(万) | 0-14岁(%) | 15-64(%) | 65岁及以上(%) |
广东省 | 12601 | 18.85 | 72.57 | 8.58 |
辽宁省 | 4259 | 11.12 | 71.46 | 17.42 |
青海省 | 592 | 20.81 | 70.51 | 8.68 |
上海市 | 2487 | 9.8 | 73.92 | 16.28 |
【1】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是( )
A.广东省
B.辽宁省
C.青海省
D.上海市
【2】针对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持续上升的状况,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促进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衡
B.促进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C.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D.推迟结婚生育年龄
13、下列区域不属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环渤海地区 D. 淮河三角洲
14、煤炭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我国产煤炭最多的省份是( )
A.山西
B.陕西
C.江西
D.内蒙古
15、黑色人种的眼晴为( )
A.褐色
B.黑褐色
C.浅灰色
D.黑色
16、中央经济工作会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提上日程。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们中学生可以做到以下哪点( )
A.多用电动牙刷取代传统牙刷
B.出门尽量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多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
D.夏天将空调温度设置到20°以下
17、有关东西十二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早24小时
B.东西十二区钟点数相同,日期正好相差一天
C.东十二区在西半球,西十二区在东半球
D.东十二区在东半球,西十二区在西半球
18、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什么表示?( )
A.健康指数
B.空气污染指数
C.降水
D.雾
19、以下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B. 我国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C.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地震灾害
D. 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从陆地吹向海洋
20、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A. 黑龙江 B. 黄河 C. 长江 D. 珠江
21、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__________。
22、西藏的那曲,与江苏的南京,纬度相近,但气温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两地的____________不同。
23、___________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______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4、_____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25、我国陆上疆界长 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 千米,陆上邻国 个,隔海相望的邻国有 个,________,__________既是陆上邻国,又隔海相望。
26、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北京的李明和洛杉矶的王朗相约今年暑假乘船去伦敦游玩,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各自的计划,李明说他将提前出发,中途去新加坡和A国游玩;王朗说他也要在B群岛上停留一周时间。他们相约在伦敦街头的某个地理标志处会合。
(1)图中A国是 ;B群岛是 。
(2)李明在A国游览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请你写出其中一处 ; 李明在A国见到的宗教筑以 教的建为最多。
(3)李明在新加坡旅游后继续前行,首先经过著名的 海峡,来到印度洋,他到达A国首都前,轮船从一个运河经过。王朗也同样经过了一个运河,其名字是 。他们此行经过的共同的大洋是 。
(4)王朗在B群岛最大国家参观了农场庄园,他最可能参观的是 。
A.甜菜园 B.枣椰园 C. 香蕉园 D.小麦园
(5)两人约好在伦敦的会面的地点为 。
A.东西半球的界线标志处 B.南北半球的界线标志处
C.东西经度的界线标志处 D.热带与温带的界线标志处
(6)在伦敦时,李明感觉伦敦白天没有北京热,日夜温差比北京小,其原因是 。
27、我国三大棉花产区分别是:新疆南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写出字母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9、(6分)(2015秋•宜兴市校级期末)读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示意图,
填下表(写地形区名称)
30、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 。
31、读“中国政区图“,回答:
(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名称:
① ,②
(2)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
③ ,④
(3)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行政中心的名称:
⑤ ,⑥
(4)⑦⑧⑨中,东西跨经度最多的是 (填序号),不是民族自治区的是 (填序号),被北回归线穿越的是 (写出省区的名称).
(5)⑦省区的简称是 .
32、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省(区) | 江苏 | 山东 | 新疆 | 西藏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740 | 600 | 12 | 2 |
(1)材料一显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____亿,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
A人口增长快 B.人口负增长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我国制定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
(3)材料二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长期以来,长江中上游山区的人们砍伐树木作为燃料和木材,致使长江中上游的森林覆盖率由30%缩减到13%。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地表裸露,土壤易被雨水冲走,使得长江的含沙量增大。
(1)长江穿过___________山脉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B是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该工程的作用有__________。
(2)武汉附近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形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
(3)近年来长江含沙量不断增多,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4、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区域名称:①是_____,②是_____,③是_____,④是_____。
(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煤、铁、石油、海盐资源都十分丰富的是_____;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_____;受海洋影响最大,以水田为主,全国最重要稻米产区是_____;我国最主要的牧业基地是_____。(填代号)
(3)①地区和②地区的分界线A大致通过_____和_____(填山地、河流)一线,此线与冬季一月_____℃等温线和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5、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记录中国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湖北武汉曾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沿阵地,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读下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1)疫情就是命令,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快速支援湖北武汉,在武汉街头,有许多来自祖国各地的满载救灾物资的卡车,下列车辆中,来自邻近省区A的是( )。
A.鄂B2968
B.赣A3796
C.粤F6889
D.湘C5686
(2)一支来自新疆的医疗队,接到支援湖北武汉的命令迅速组队出发,为第一时间赶到目的地,投入抗疫战斗,他们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3)在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湖北各地各部门及时采取复工复产措施。农民们迅速走向田间地头,经过辛勤劳作,农业生产最终取得大丰收。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湖北武汉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有“九省通衢”之称,与各地经济联系密切。图中铁路线B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