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天津高一(下)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人们虽然普遍认为澳门著名的蛋挞是葡萄牙人引进的,但它实际上来源于英国,是英国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甜品师安德鲁·斯托在1989年发明的。

B. 配送员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高负荷的“三高”工作。如何为配送员创造体面又尊严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是京东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C. 政府应与共享单车公司“牵手”,通过共享用户数据、建立单车使用诚信系统等方式共同引导共享单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D. 进入12月,冷空气非常活跃,我国南方地区在频频杀到的强冷空气的影响下,江西、安徽和湖南的中东部地区都将陆续出现大范围的雨雪降温天气。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大范围雾霾笼罩京津冀地区,专家分析,该区域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量聚集和燃煤、燃油集中排放造成的。

B.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防止传播二手烟,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C.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军事天地》推出“深度军情”版块以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复杂军事战略环境。

D. 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阿拉伯学者阿卜•法拉兹的这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启发。

②藏羚羊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对藏羚羊绒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其昂贵的价格让盗猎分子前赴后继,给藏羚羊带来了灭顶之灾。

③关于公司的改革方向,大家议论了好长时间,讳莫如深,最终没有结论。

④法布尔的《昆虫记》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平易近人,受到很多中学生的青睐。

⑤《朗读者》中,无论是专业主持人、表演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朗读技巧都可谓炉火纯青,让听众心潮澎湃,深受震撼。

司空见惯了为利益不择手段,他却始终能够保持初心,淡泊名利。

A. 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⑥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时代的到来,阅读变得越来越方便,数字潮流 ,但改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阅读。数字阅读将促进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文化交融的进一步加速、阅读服务的进一步 ,全场景沉浸式的数字阅读更将带来更加   的精神食粮,使读者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取专业优质的阅读内容。

A.势不可挡   精细 丰富多彩 B.势如破竹   精致 琳琅满目

C.势如破竹   精细 琳琅满目 D.势不可挡   精致 丰富多彩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如果以破坏文物遗址为代价架桥造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就成了空头支票,有关决策人员将愧对历史,愧对子孙。

②王晓峰同学绠短汲深,做语文课代表再合适不过了,他基础知识扎实,文学功底深厚,相信他能协助语文老师把我们班的语文学习搞得更生动活泼。

③处在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青年人不能有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理、而要一步一个脚印,以行远自迩的心态去奋斗。

④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常常食不暇饱,只好饿着肚子上学去。但他的母亲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继续念书。

⑤在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之后,子女更要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使他们能够好好享受生活,拥有美好的桑榆晚景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⑤   D. 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是城市的根本生命力,它决定着城市的价值品质,诠释着城市的特色。习书记一再强调,“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存在于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每一方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片城市空间。保存城市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和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絡,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所以,城市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城市文脉的传承。

城市文脉的传承能让人们记住乡愁。“乡愁”是铭记城市历史记忆的精神标识,它彰显着一个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根本依据与生命之魂。如果说,一座城市的风貌往往蕴藏在一棵古树、一幢老宅之中,那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则是城市的神韵所在。这些风貌神韵记录了市民的生活,演绎着城市悠久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犹如一条丰美的河流滋润过无数市民的心回,成为城市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名片。所以当前的城市建设不应仅仅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它更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满足人们的历史认同感与归属感。相比于保护好历史街巷、文物建筑,传承好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同样重要。事实上,也只有既留形又留神的,既见物又见生活,才能真正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城市文脉的传承也为重塑城市特色提供了新的契机。城市文脉作为城市特色的核心与灵魂,凝练了一个城市的精神与灵魂,引领着城市建设的未来方向。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经历着更新的考验:人们一方面渴望创新和发展,不断拆除或改造那些历史建筑和遗迹,建造越来越多的连镇超市和国际购物中心;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传统文化消逝带来的遗憾,城市陷入“千城一面”的发展僵局。这构成了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的悖论,也是城市更新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城市建设要从历史文化脉络的视野中挖掘出现代城市的特色,将城市文脉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就应以现代设计手法呼应地方特色,就是要贯彻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原则,尊重、把握、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民居、传统街道、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加以保护和发展,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塑造富有地方特色和独特个性的城市特色。目前,有很多城市通过捕捉历史的基因重塑了城市特色:威尼斯园历史文化符号的完整性而打造了文化品牌,西安用古城朔风造就最优雅的城市,南京凭历史文化积淀展现古令交融、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这成为新一轮特色城市建设的时尚引领。

文脉是城市建设的根本与内核,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宝库。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征程中,如何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何重塑城市的文化魅力,实现人类文明的创新性发展,对城市建设而言是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课题。

(摘编自常晶《传承文脉 守护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城市生命力的基础,城市文脉对城市的价值品质和城市的特色有影响。

B.城市悠久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在城市的古树、老屋、文化习俗中被演绎。

C.满足人们的历史认同感与归属感是现代社会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D.如何传承城市文脉,实现人类文明的创新性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闸释了“城市文脉”的概念,并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从城市的风貌和神韵两个方面,论述了传承城市文脉能让人们记住乡愁的观点。

C.三四段用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方式论证了传承城市文脉与重塑城市特色之间的关系。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让人记住乡愁、重塑城市特色两方面论述城市文脉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丽江是云南著名的两座旅游城市,但两座城市的价值品质、城市特色因城市文脉不同而各有魅力。

B.人们必须承受传统文化消逝带来的遗憾,接受城市陷人“千城一面”的状况,成为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的悖论。

C.西安、南京等城市的成功,证明捕捉住历史的基因就能重塑城市特色,成为新一轮特色城市建设的引领。

D.如果能在城市建设时首先做好城市文脉的传承,就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加速推进城市化征程。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兵败。

⑶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8、按要求填空。

(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天朗气清,_______________。”既是景语又是情语。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石钟山记》中,李渤根据敲石头的声音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常常会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后用“_____”和“_____”两句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经金人入侵战火的人们淡忘当年的屈辱岁月、而今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与批判。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饯行,《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此次宴会的盛况。

(3)《阿房宫赋》中极写阿房宫建筑群占地面积之广,海拔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主人公于秋天露水凝霜时,不惧路途艰辛仍执着追寻心上人的情态。

(2)韩愈在《师说》中,不仅以“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赞扬李蟠的学识素养,更以赠序褒奖他“_____________________”,向自己求学的行为。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呼应了开篇苏子与客泛舟夜游赤壁、“举酒属客”的情景。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14-15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②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开创基业的历代君王与其子孙不同情况的对比,指出了建都金陵诸国兴亡盛衰相继的历史现象。

B. 颔联承上议论,表达的意思与欧阳修《伶官传序》冲所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有相同之处。

C. “东府”是东晋时荒淫的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所在,颈联实写虚写相结合,表达对荒淫逸乐以致亡国的无限感慨。

D. 尾联用典,意思是作者对千百年来的兴亡更替无能为力,只得借酒浇态,表现了作者无尽的愤与悲慨。

2后人评价王安石“冷峻严苛,诗如其人”,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古之大立功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

昔赵宣孟之绛,见骫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视。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二,拜受而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与女。”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处二年,晋灵公欲杀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致酒于宣孟。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杀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舆!吾请为君反死。”宣孟曰:“而名为谁?”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孟遂活。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主胡可以不务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博则无所遁矣。

孟尝君于薛,荆人攻之。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为忧,吾无以复侍矣。”淳于髡曰:“敬闻命矣。”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齐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薛,薛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荆亦甚固。”齐王知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故善说者,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岂用强力哉?强力则鄙矣。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选自《吕氏春秋·报更》,有删减)

【注】①骫(wěi):弯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天下之贤者为 徒:类

B. 行乞而憎自取 羞:以……羞

C. 人主胡可以不务士 哀:哀痛

D. 故善说者,其势,言其方 陈:陈述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B. 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C. 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D. 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即使小,只要用钱财对待天下的贤士,国家就会安定,百姓也会免除灾祸。

B. 在去绛的路上,赵宣孟遇到一个饿倒的人,赵宣孟不仅给了他食物充饥,还又给他肉干和钱财。

C. 孟尝君对淳于髡以礼相待,后来在淳于髡的劝说下,齐国出兵保全了薛。

D. 齐国出兵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救薛国,更是为了保护在薛国的齐先王宗庙。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孟遂活。

(2)齐王知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新春,武汉不吵,不堵车,

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热闹像被病毒藏起来了。

疫情从武汉到全国,

支援从全国到武汉。

你看,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每一种爱都刻进武汉的心脏。

他们不顾生命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只有一个目的:

把武汉还给我们,把我们还给武汉。

别怕,再等一等,

等这个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

等地铁里的人多到挤不下这一班,

等去武大看樱花的人比花还多,

等过早抢不到最爱的那碗热干面,

我们可以笑着飚一句“我信了你的邪”。

武汉,我们等你。

也请你们,等等武汉。

经过七十多天的苦战与坚守,4月8日,武汉终于迎来“重启”,迎来新生。受到疫情影响的同学们,此次经历对你未来的成长有何影响?你有何感想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