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新疆乌鲁木齐高二(下)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白居易的《曲江有感》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__________________,若论惆怅事何穷?

A. 年事已多筋力在

B. 自别花来多少事

C. 遇酒逢花还且醉

D. 西南一望云和水

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B.教坊:唐代官办管领武术、军队训练的机关。

C.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D.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和韩愈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C. 秦汉设立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后来人们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汉乐府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很多抒写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绪的作品。

D.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山水和田园诗派,诗歌出语平淡,不事雕琢,风格清新,意境醇美,是情、景、理的统一。后代诗人像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柳宗元、韦应物、苏轼、陆游等人,都受到他精神品格的影响,从他的诗中得到了艺术的养料。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之(通“避”、回避) B.沛公起厕(到,往)

C.妇女无所(宠幸) D.越国以远(远方的国家)

5、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B. 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C.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D. 阴阳: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

2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字、打比方 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4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B.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需要它。

C.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

D.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庸之道》)

(2)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诲人不倦》)

(3)瞻之在前,忽焉在后。__________________,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高山仰止》)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都化用了《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师说》中,韩愈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4)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渔父》)

(5)子曰:“非礼勿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礼勿动。”(《论语》)

10、按要求填空。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2)韩愈作《师说》送给李蟠,是因为李蟠虽然只有十七岁就“能行古道”“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还因为李蟠愿意向韩愈学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鱼鸟欢悦描写洞庭湖春光融融、风景秀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回答前面作者。

(2)《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善解人意,爱得坦荡热烈。她向爱人坦露延期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后以反问句“______________”的发问,并由此引出下文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___   (《诗经·氓》)

(2)顺风而呼,___,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3)___,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西当太白有鸟道,___   (李白《蜀道难》)

(5)___,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   (苏轼《定风波》)

(7)___,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写怀》)

(8)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渔关怀古》)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白居易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

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中,前一句点明时令,后一句形容老境,对仗工整,为下联做了铺垫。

B.“乱雪”和“新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分别比喻春花和白发,二者相互映衬。

C.尾联别出新意:别花有伴,劝酒有莺,疏狂之态,傲岸之气,充溢于字里行间。

D.全诗以叙事语言为主,在貌似平淡的文字里蕴藏着丰富的情蕴,笔意疏放自然。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魏中书令翻之子也。出后叔父跃,七岁遭丧,居处礼度,有若成人。九岁,州辟主簿。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魏太昌中,释褐太保开府西阁祭酒

天保初,除太子庶子。数年,大有声绩,远近称之。八年,兼太府少卿,寻转大司农少卿,又除太常少卿。司徒录事参军卢恩道私贷库钱四十万。聘太原王又女为妻,而王氏已先纳陆孔文礼聘为定,聿修坐为首僚,又是国之司宪,知而不劾。被责免中丞。

天统中,诏与赵郡王叡等议定五礼。出除信州刺使,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既盛署,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疋,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遣,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绸为信。聿修退绸由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选自《北齐书•卷四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B.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C.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D.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祭祀宴飨时,由最年长者举酒以祭于地,故祭酒为尊称。后用为官名,相当于同类官衔中地位最高的人。

B.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C.先秦时御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御史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D.水部属于六部之一,掌航政及水利权。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聿修与世无争,颇有才能。袁丰修出身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任职数年,远近称赞,官至太常少卿。后因他人犯错受牵连,被责免。

B.袁聿修为政清静,深得民心。御史曾到信州周围诸州,检举和揭发官员的不法行为,却根本没有到信州来,足见袁聿修所受到的信任。

C.袁聿修为官亲民。广受爱戴。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人请求为袁聿修立碑,托中书侍郎李德林来撰写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德,朝廷下诏批准。

D.袁聿修为人廉谨,拒收贿赂。邢邵派人给前来巡查的袁聿修送去白绸,聿修将礼品退还,还写信表示领了对方心意,就不加以责备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

(2)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快递小哥在送单途中,因车速太快撞上了停在路边正常停车位上的一辆豪车。面对6万元的维修费,小哥哭了,他认为自己工作辛苦并且收入不高,车主不该让自己赔钱;而车主认为自己规范停车,并无过失,小哥理应承担全部费用;目击者也是议论纷纷,看法不一。对此,相关部门准备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协商解决事宜。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快递小哥、车主、目击者代表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